3月16日,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应邀来到曾国藩学校作国防教育专题报告,让学生非常震撼,感到深受教育。

史光柱在老山战场先后4次负伤,8处重伤,左眼球被打掉,右眼球飞进两块弹片。但他仍然坚持指挥战斗,并带领全排,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成功占领高地。因他受伤过多,俘虏越军称他为鬼见愁。

他先后获得多项荣誉: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获得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与三等功各两次。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当选“全国十佳卓越人物”、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青年英模代表”、“最美奋斗者”、“最美退役军人”……

他1990年于深圳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人。在国内外发表作品达1300多篇、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有23次之多。

他先后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及母校深圳大学等校为学生做了一场场生动的国防教育报告,英雄的事迹深深地激励了莘莘学子。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1)

史光柱演讲

他是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会长,他身残志坚,被誉为中国的又一个“保尔·柯察金”。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奇存在?他究竟历经了多少艰难困苦?

史光柱1963年出生,系云南曲靖马龙区人,1981年光荣入伍,1984年1月入党。

据1984年新华社报道,越军多次入侵我国,不断向我境内开枪开炮,发射枪弹4万余发,打死打伤我235人,致使我国3万余亩土地难以耕种,50余所学校不能上课,边疆军民强烈要求严惩越南侵略者。

老山在中越边界骑线点,主峰海拔达1422.2米,该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越军侵占老山,并依托地形,修筑了大量掩体、藏兵洞、围起多道铁丝网、同时设置陷阱和防步兵壕。

面向我国大量设置警戒雷场和混合雷场,也配备了多种战斗火器,形成了密集火力配备,越军在整个老山地区形成了能藏、能打、能独立作战、又能长期固守的坚固的防御阵地。

4月28日,我们反击开始,史光柱他们连的任务是攻占57号高地。

史光柱所在的班是二排主攻,在炮火支援下,他们顽强突进,已经到达57号与58号高地中间位置,敌方工事构筑得好,抵抗也相当顽强。

我们加大了炮火支援力度,敌人阵地被撕开口子,而这时代理排长刘朝顺身负重伤,紧急关头,史光柱临危受命,成为代理排长。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2)

对越反击自卫战

在史光柱带领下,二排勇猛地冲锋,但敌军火力很猛,导致我军伤亡增大。

突击中,丛林中打来几梭子弹,史光柱左小腿一麻,他知道自己受伤了。史光柱迅速调转枪口朝丛林中扫射,隐蔽之敌旋即被消灭。我军英勇地攻占了57号高地。

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受到50号高地敌人的炮火轰击。50号高地是敌军连部所在地,在老山主峰东,越军在正面设有堑壕、不规则的雷区和铁丝网。他们以高射机枪、重机枪和无后座力炮形成明暗火力和交叉火力的多重严密防御体系。

史光柱带领战友冒着炮火冲向50号高地,混战中,史光柱右眼与左臂中弹,剧烈疼痛导致他昏迷,苏醒后继续发起冲锋。

我军勇士越过防步兵绝壁、争夺堑壕。史光柱喉部与左膝又中彩。有一个战士不小心踩到地雷,在身边的史光柱脸部雷碎片击中,左眼球被地雷碎片炸出,他忍着剧痛将挂在脸上的眼球塞进眼眶。

史光柱他们突破了敌人的最后一道堑壕,50号高地被我们拿下了,史光柱四次受伤,身负8处重伤。

人云轻伤不下火线,即使身负重伤,史光柱依然冲锋在前,这股狠劲,让被俘得越军俘虏心服口服,说这样的硬汉狠劲,鬼见了都怕,何况是人呢?

因为军功突出,中央军委授予史光柱“一级战斗英雄”。对于荣誉,史光柱说,荣誉属于党和人民、属于集体,属于牺牲了的战友。我们有责任为牺牲的战友树立丰碑,让英雄事迹更好地激励人们。

左眼彻底没有希望了,本来指望右眼可以治好,但是医生尽力了,毕竟右眼飞进两块弹片导致史光柱眼球破碎,所以也没法保得住。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3)

保尔柯察金

史玉柱连续几天没有吭声,陷入苦苦沉思,他想到了保尔·柯察金,想到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想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殷切期望,想到了死去的战友,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坚强。

大家知道,保尔·柯察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生活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展示的钢铁战士形象,他在人生各个方面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冲锋直前;在与可恶的病魔搏斗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从而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有时身卧病榻,还矢志不移,奋力向艺术殿堂攀登,革命战士的钢铁意志最高境界不过如此。

磨难接踵而来,史光柱受伤失明后,父亲突发疾病去世,母亲受不了双重打击精神分裂,年幼的弟弟才刚刚6岁。史光柱的心情达到绝望的顶点,痛定之后他想到自己更加需要振作,需要重新思考首先如何担当家庭重任。

史光柱说,既然要活着,就得有所作为,作为20岁的年轻人,不能够指望国家照顾一辈子。

史光柱不想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就必须多学习几项技能,多掌握几项本领,先从自学盲文开始,一次偶然从收音机中听了文学讲座,他受到了启发,开始尝试写作,1986年他被深圳大学录取,入读中文系。

经过4年勤奋努力,史光柱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1987年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伴侣--北京大学生张晓君。张晓君说愿意当丈夫的拐杖,陪伴他攀上理想的高峰。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4)

史光柱和张晓君

虽然事先已经听史光柱说过家庭的困境,但当这个北京姑娘第一次陪史光柱到他老家时,张晓君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该是怎样穷困的家庭呀!三间低矮的土坯房,里面显得肮脏凌乱,而神情呆滞的史母,因为受了儿子与丈夫事件双重打击,时而清醒时而疯癫,陪着到医院一查竟然身患六种疾病。而小叔子才那么点大!但这个大城市的姑娘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与英雄丈夫共同面对。

为了实践“拐杖诺言”,她放弃了北京的好工作南下深圳,没有工作,于是选择一边打工,一边“陪读”。

还时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将时间留给丈夫,陪他到校园外呼吸芬芳,体验生活。

史光柱从云南偏僻地带入伍从军,没见过飞机轮船模样,张晓君就充分地展开想象力向他描述; 史光柱想感受大海,张晓君就陪他到海边走在沙滩上,倾听大海的声音。

当史光柱因为很久没有改善住房条件,深深觉得对不起家人而内疚时,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助他走出人生的低谷。

一天,张晓君特意做了一桌史光柱喜欢吃的菜,特地买了一瓶进口葡萄酒。她在劝酒时说:“你知道红酒越陈越好的原因吗?因为它经过时间的沉淀,所以能够厚积薄发呀。”夫妻二人紧紧相拥。

为了丈夫有充分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她还经常陪丈夫深入边防、海岛、街头、工厂体验生活,甚至冒着危险陪丈夫到达青藏高原。

1989年,史光柱第一本诗集——《我恋》终于出版,随后又出版了10余部文学著作和音乐专辑,据初步统计,他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文和歌曲1300多篇(首),有的作品还被翻译成俄、法、英等语种,在10多个国家广为传播,鼓舞并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笑对生活。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5)

史光柱

史光柱初试锋芒的诗集《我恋》 荣获广东省“鲁迅文学奖”,大四时出版了诗集《背对你投下黑色的河流》,荣获深圳大鹏文学奖,1994年出版的第四本诗集《眼睛》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云南省的大奖,他还获得了“文明进步奖”、“军队文学奖”,有分量的奖项足有23个之多。

从一个初中毕业生,到成长为革命军人,到成为首个盲人文学学士,再成为文学大家,史光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用笔射出的子弹”,史光柱认为,瞄准了,一样可以击中目标。

史光柱说,自己就是一个战士,不过在不同战场间转移,开始是钢枪,之后是以笔代枪,在属于自己新的阵地上焕发光彩,这就是战士的使命。

“光柱的诗是血写的诗。”文学大师乐黛云感慨地说,光柱的诗是心灵的真诚的记录,真实的表达。她说,这样的诗既震撼人心,又卓绝独立,所以会永垂不朽!

在史光柱诗歌集《阳光一点》的封底,我国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隆重推介,史光柱的诗歌语言短促有力,象起床号、如跑步声,让人体会到震动感,有一种铿锵的节奏,一种音乐的力量,能尽显军人的本色。

对于史光柱散文里的思想,当代散文家王宗仁用暴闪来形容,说这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光明的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正能量的力量!

他自学音乐知识,努力写词、作曲、出音乐专辑,不断地讴歌着祖国、英雄的主题。据说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小䓍》就是史光柱作词,歌曲一经播出,就红遍大家南北,并在社会上迅速走红。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6)

左一史光柱

但史光柱却说歌词不是他作的,要体现出对原作者的尊重。殊不知在生活艰难的日子里,为了谋生,他创作了不少作品,当时并不计较要留名。

如今的史光柱已经是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会长。

史光柱对自己的苦难生活及曾经的苦闷,甚至一度想自杀的经历很少提及,史光柱说,现在他依然留有战争后遗症,当年受伤的部位还时常出现问题。

也因为常年辛劳,身体免疫力逐渐下降,经常正在工作,病痛这个不速之客随时会到来。

即便这样,他依然顽强地将更多的精力慈善公益之中。身体虽是如此,但他已经坚持公益三十多年,重点扶持智力障障人员与精神残疾人员;为脑瘫孩子寻找专家指导机能恢复等。

此外,他更加关注烈士的家属生活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注重对烈士子女进行就业培训,同时也大力推荐就业。

史光柱介绍,自己搞公益慈善,在还没成家的时候就开始了。但当时还没有能力去协调政府解决多数资助对象的困难。所以就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起初最多时寄出过5000元。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那些为国流血牺牲的战伤人员和烈士家属,有不少人家生活水平不增反降,有的家庭陷入贫困。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7)

史光柱去校园参观

史光柱挂念并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及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也以自己的榜样力量鼓励他们,动员那些陷入困境的战友及其家属,自救互救、自助互助。达到了思想扶贫与物质扶贫共存、自救互救与社会救助并举的效果。

2014年,他与妻子商议,拿出自己辛勤数年积攒的几万元稿费,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了北京助残爱心 公益促进会,同时他召集并大力发动身边的富有爱心的人努力扶残助残,并明确了宗旨:一、助残扶残,二、帮扶英烈,三、关爱弱势群体。

8旬老人雷学庆,北京大兴人,1960年代当过兵。老伴身体不利索,两个儿子先天残疾,常年卧病在床需要照顾,

2016年,史光柱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人捐钱捐物,自己也抽出时间拎着水果专程上门看望。

其实早先雷学庆就知道英雄史光柱的英勇事迹,“他两只眼睛啥都看不到,不躺功劳簿上接受帮助,已经不容易。还这么热心做公益去帮助人”雷学庆感慨地说。

这样的人是真英雄。是呀,当年在战场上是铮铮铁骨的真英雄,如今在人生下半场还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史光柱却说,只不过自己就是做了一名军人该做的事。虽然当时史光柱已经退役,但不忘初心,牢记退伍不褪色。

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成立后,其核心团队成员与志愿者的辛勤汗水挥洒在慈善公益道路上,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对越自卫反击战参加战斗人员最多的省份,促进会开展帮扶烈属、看望战残人员及困难老兵等救助活动;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8)

贫困山区

在云南大山深处小山村的慰问路上,在贵州革命老区的村落间,在四川崎岖蜿蜒的蜀道旁,到处是他们忙碌地助残身影,他们在北京的职康站与温馨家园进行培训,培训讲课的声音、文艺活动的欢歌笑语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到谋生技能;

“大爱万里行”健康讲座让残疾朋友在家门口就学习了保健防病的知识,通过文化助残、给予特困扶持、进行职业培训、加强国防教育、利用精准助残、拓宽扶贫渠道等方式开展了许多公益活动,从社会反响和实际效果看都是挺好的。

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了解到北京大兴区有一个温馨家园,家园里有一些智力缺陷与精神残疾患者,于是主动为他们寻找业务、拓展销路。

得知某北京怀柔某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站缺少编织机器设备,于是组织捐赠。

当北京某大龄实习就业基地发来求助信息时,积极帮助该基地阳光家园疏通夹核桃的销售渠道,帮助拓宽销售市场;向北京怀柔某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脑瘫儿童发起捐赠,同时组织结对帮扶还积极联系相关专家,对病患儿童进行辅助性的康复训练。

2016年11月24日,有一位曾经被病魔逼到死亡线的叫冯剑的患者通过家人将求助信息发到促进会的邮箱,该名患者再次手术时脑梗换血,需要几万元医疗费,家里已经拿不出来,从亲戚好友处只筹到1万余元,家人的求助电话打到会长史光柱那儿。

史光柱虽然很忙,但一边询问冯剑的病情,同时也叮嘱冯剑的家属:生命重要,希望继续想想办法筹款,促进会这边也会帮着再想想办法。刚挂断电话,还在外出差的史光柱立马通过电话联系公益促进会秘书长,安排对该名患者的救助事宜。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9)

史光柱参加公益

秘书长接到史光柱电话立即着手布置,救助绿色通道仅仅三个小时就完成了拨款手续,冯剑家属及时收到促进会救命款1万元,手术如期顺利进行。

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直接帮扶1.9万余需要帮助的人,仅史光柱个人救助过的人员就多达2000余人,网上参与的及实际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数超过了14万。

史光柱本人还利用自己的稿费收入帮助400多名盲人,为他们购置设备,教他们学习盲文,给他们讲自己的励志故事,帮助和鼓励他们走出人生黑夜。

30多年来,史光柱一面搞创作,做公益,也多次深入学校、机关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演讲。

演讲中,史光柱结合自身和战友们的战斗经历、根据自己成长经过和不断丰富的成才实践,生动诠释了老山战斗精神和新一代革命青年的价值观。

他的英勇顽强的战斗故事和同时代传奇经历激起了观众强烈共鸣。

他说,在战场上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半步生。宁可死在山顶,也不死在山脚。”他还用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告诉青年学子和革命军人,世上无难事,真正做起来就不难; 只怕有心人,有心人有攻坚克难的本领。

史光柱回忆起 “老山精神”的由来。1984年6月中,有记者到病房对英雄进行采访,当时史光柱经过总结提炼,说出了以爱国奉献作为核心,以不怕苦,不怕死,不怕吃亏作为支柱的“老山精神”。

七一前夕,“老山精神”被整理成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胸怀祖国勇于担当、艰苦奋战无私奉献。

本来做准备作为即将召开的庆功会上的原昆明军区老山与者阴山两山轮战的工作总结。但个别领导认为小小老山怎么可以同神圣的井冈山和革命圣地延安相比,弄出个“老山精神”是多此一举,是好大喜功。

但“老山精神”已经传扬开,前线部队与地方政府也响应热烈,于是“老山精神”就传开了。到10月份总政、中宣部正式认可。

史光柱的演讲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当年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战友们的英勇顽强,让“老山精神”充分展现。一是自己在和平年代克服重重困难,自强不息,服务社会。一是激励时代青年筑梦中华,争当时代先锋。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生活的战场上一样要做英雄。其实这样的平凡英雄比战场英雄又要艰难许多。史光柱用行动践行使命,用演讲弘扬正气。

战斗英雄史光柱个人简历(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10)

老山精神

诚如他喜欢的《小草》,史光柱说,“如果命运不安排你做花,那你就踏踏实实做草”,这是史光柱内心世界,也是他用实践不断践行的。

史光柱说,在经历了那场战斗后,自己生命每一天都是赚的,每个人活着做出来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要活出自己的价值。

※一路走来,

※我始终认为,

※一个人生命阳光,

※才会给人阳光;

※心明亮,

※才会给人光明。

是呀,他用生命的阳光点亮了无数人的阳光生命,他用自己的明亮的心带给数不尽的人以光明。

这是史光柱用生命诠释的光辉诗篇,也是他的昂扬向上的生活哲学,更是他日益丰富的实践。史光柱常说,不幸各有不同,关键在于态度,

光着脚丫也能踩出一条路来。只要能积极进取,能够从容面对。如果眼里只有伤口,(这样的人)生活只会充满悲哀。

诗人史光柱连生活也能活成诗歌的样子。

针对有些英雄原有的一些文化渐渐脱离或适应不了社会发展,史光柱结合自身感受,提出了“英雄后文化”。

史光柱说:英雄后文化要求是放下荣誉整装再出发,要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为国家、同时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同时实现自己更大人生价值。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史光柱婚姻美满,夫妇相濡以沫,如今他们的儿子已经硕士毕业,相信英雄的后代会更好传承发扬英雄醇厚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