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在叙述一些事情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好像有部分记忆缺失了。

其实想想挺可怕,以前关系很要好的朋友,同学,战友,猛然想起来的时候,你发现你忘了他的名字,半天想不起来。

你跟他/她的故事,慢慢回忆不起来了。有时候脑子里只剩下一个画面,其他的怎么回忆也记不得了。

曾经在一起的回忆丢了,曾经的美好也丢了,丢了。

经常怀念回不去的曾经(突然发现很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1)

其实当时我意识到的时候挺伤感,突然就很伤感。以前那么好的关系,随着时间慢慢的淡忘,遗忘了。有老师,同学,同事,也有很多给予过我帮助的人。

我本意是不想忘记,但是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记忆空间是固定的。

我们把它形容的立体些,假设每个人的记忆存储固定都是1平方。那么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存储,要我们自己把握。

1平方,你随便放个椅子就放不下了,也可以把把椅子换成几把折叠椅,放上几本书,放上几十本,甚至你放了好多硬盘。这就是你个人存储能力。

这里都代表着你曾经的回忆,椅子是回忆,书里记得也是回忆,硬盘里更是放了几个T的故事。

经常怀念回不去的曾经(突然发现很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2)

这就是为什么说有的人记性好,有的人没记性。每个人对记忆的打理方式不同,有人时常整理记忆,想办法再多放一些,有人就是直接删除扔了。我不认为天生就有人过目不忘,只是他把他的1平方利用到了极致。

比如说很多事情,其实你完全忘记了。但是别人给你起一个头,只占据故事0.1%的头,你突然就记起了全部。

你忘记了这件事吗?其实你完全忘记了。如果没有别人给你提起的这个“头”,你一点也想不起来。本质上你忘光了,这个记忆其实不在你的1平方内了。

1平方可能只能存储50个故事,就占满了内存。再多就要删内存才行了,所以时间越近的记得越清楚,以前的记忆存储都被你删了,有很多都有可能是误删。

所谓的记性好的人。他们可能每个故事,只记住了一个“开头”,记住了一个点。当想要找这段记忆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回忆起这个“开头”,那么其他的就都记起来了。

假设一个故事,代表100个记忆点,你的记忆存储是50个故事,他是5000个记忆点,也就是5000个故事。

都是这1个平方。这就是你们的区别。

经常怀念回不去的曾经(突然发现很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3)

比如今天你老婆跟你发生矛盾了,你跟你第一个朋友描述老婆是如何如何惹你生气,时长用了30分钟,你甚至没喝一口水。

另外一个朋友知道你跟老婆闹矛盾了,来安慰你。你又说了一遍,这次时常只用了20分钟,中间你跟朋友还吃了顿饭

晚上你妈妈问你,怎么跟老婆又吵架了?你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概括了。

第二天,你就忘记了昨天因为啥跟老婆生气?只记得生气了,具体啥事可能都忘了,这时候如果再让你按照30分钟叙述这件事,你试试,你都佩服昨天已经第一次怎么跟朋友讲了30分钟。

感觉熟悉不?有没有似曾相识?

经常怀念回不去的曾经(突然发现很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4)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想忘记一件事,就多跟人倾诉,因为倾诉一次,记忆就忘掉一些。

为什么很多人遇到不开心,跟人倾诉一次后会感觉到情绪好点,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你潜意识里不想要一段让你难受的记忆,你潜意识里就在忘记。反之如果你背稿子做演讲,你想记住它,讲的次数越多记得越清楚。跟你内心潜意识也有关系。

随着时间推移,过去了十年。你可能只记得婚后哪一年的矛盾比较多,其余的你啥都不记得了。你就记着那几年你们总吵架,也就只记得这几个字。

昨天看新闻说刘强东美国性侵案和解了,也给妻他子章泽天道歉了,章泽天接受了道歉,回应了一句话:时间永远向前

是啊,时间永远向前,过去了就过去了,美好的,不美好的。

但是我对于某些记忆还是特别不舍,我不想忘记,但是随着时间终将忘记,很无奈。

经常怀念回不去的曾经(突然发现很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5)

比如父母描述你的童年,如数家珍,随便都能说几个小时。就像背演讲稿,越说记得越牢。现在让你描述你的父母,你能想起多少,描述多久,再过几年又能记起多少?这确实有点尴尬

所以我选择记录,把美好的回忆,记录下来,发到网络。有些东西我不想忘记。

网络是有记忆的,若干年后我如果想不起来了,我就可以翻看我的记忆。

有时间的时候,有能力的情况下,整理下记忆,要不然有些东西丢了就真丢了。

时间它永远向前,向前。

经常怀念回不去的曾经(突然发现很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