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坚守山村四十年(身兼六职的完小校长)(1)

【人物档案】

肖佑萍:醴陵官庄镇潭塘完全小学校长,2019年被授予醴陵市首届乡村教师奉献奖,2020年荣获株洲市乡村教育奉献奖。

身兼六职的“全能选手”

官庄镇潭塘完小是一所位于醴陵偏远山区的学校,从学前班到5年级一共才58名学生。“袖珍班”是这里的普遍现象,人数最少的5年级竟然只有3个学生。

57岁的肖佑萍是这所学校的“灵魂”,也是这所学校的“全能选手”。既是校长、班主任、科任老师,也是学校的保安、后勤兼食堂大师傅。在学校所有的课程中,除了英语,他门门都教得有声有色。

1980年,17岁出头的肖佑萍高中毕业,成为醴陵官庄镇最偏远的赵公山单级小学教师。这是一所隔年招生的学校,全校4个年级,只有他一个老师。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他在同一个课堂上将语、数、美等搭配进行交叉教学,即一个班上语文,一个班上数学,一个班上美术。45分钟结束后,留下一个班继续上课,其它年级休息或是做作业。他自己则是连轴转,只有课间10分钟可以喘一口气。

肖佑萍坦言,当时的单级小学条件非常艰苦,校舍是摇摇欲坠的土木结构,课堂摆放的是破破烂烂的课桌椅,基本的教学设施都不齐备,自己也因此有过彷徨、失落,甚至想过放弃。“可一想到越是这样偏僻的地方,孩子们就越需要拥有知识和文化,才能从山沟沟里走出来,我心里的那点私心杂念就都没了。”

40年来,肖佑萍的三尺讲台,一直在醴陵最北端的赵公山、纱帽尖、瓦子坪、潭塘等乡村小学的教室里轮转。他在承担正常教学之余,还在上世纪80—90年代,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办起了农民夜校,帮助上千名当地近乎文盲的当地村民,掌握与现代生活对接的基本知识和生活技能,逐步走出山村去打工或是创业。

四十载的坚守只因热爱

官庄镇只要有人的角落,村民们无不感念肖校长的好,有的一家两代都是他的学生。曾经的学生钟嫣,更是放弃城里就业的机会,追随他的脚步成为潭塘完小学前班的一名教师。

“不管这条路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只要看到孩子们成才,我心里就觉得快乐。”正是因为这份缘于热爱的朴实信念,肖佑萍40年如一日,把整颗心都放在学生身上。

乡村学校离家远,学生们普遍中午带饭吃,到了冬季和初春季节,饭菜就变得冰凉。早在赵公山单级小学,肖佑萍就自己掏钱买来铁锅和蒸笼,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上山拾柴火,连续17年坚持为学生热饭菜。

到了潭塘小学后,他发现校内有一块空地,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它开垦出来,种上各种蔬菜,让学生吃上新鲜放心的绿色时令蔬菜,这一干又是23年未曾间断。

为了守护好这群学生,他晚上和寄宿生一起住在学校。在学生寝室的一角,他特意准备了一桶石头砖块,目的只为驱赶夜里在校园附近叫唤的野猫,让学生安心睡个好觉。

肖佑萍和学校7位老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的精心栽培和呵护,收获的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显著成效。在2018年醴陵5年级教学质量抽评中,潭塘完小获得优秀奖;在全镇多学科质量检测中,该校多次名列前茅,去年下学期5个科目都排名第一;在官庄中学每年中考拔尖的优秀学生中,有不少来自潭塘完全小学。

校长坚守山村四十年(身兼六职的完小校长)(2)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侯德怀 通讯员/王亚 温艳娟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校长坚守山村四十年(身兼六职的完小校长)(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