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救了萧殷一命的佗中校友张海浪

陈家基

研究萧殷,张海浪是一个必然会碰到的名字。

在笔者以前的几篇文章中,曾经几次提到过张海浪。

1958年,时任大外科主任的蔡纪辕教授牵头成立了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这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之一。当时以颅脑外伤的急诊救治作为工作重点。在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海浪医生成为了这个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

1967年7月,一天午睡前,为了有精神应付第二天学生造反派的批斗,蕭殷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结果昏死过去,呼吸停止,瞳孔放大,只剩下心跳……家属去中山醫學院看他,醫生都在搖頭……这时萧殷的龙川同乡張海浪在醫院當腦外科主任,他坚持抢救了一个星期,硬生生地把萧殷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张海浪在文革中,还曾经一度帮助萧殷保管萧殷那些珍贵的照片与底片。

在以前的几篇涉及张海浪的文章中,笔者都把他当做是萧殷在龙川佗中读书时的同学。实际上这是误解。经查证,张海浪实际上比萧殷小了十多岁。根据张海浪自述,1942年他才进入龙川一中(即佗中,萧殷的母校)读初中,1948年高中毕业。1951年9月,张海浪考取了湖南省长市国立湘雅医学院(现改名湖南科大学),1956年9月,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在中山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改革开放后,申请去香港,后来到了澳门,进入澳门镜湖医院就业,他擅长于脑部开颅手术,成为澳门名医。

中大萧殷简介(曾经救了萧殷一命的佗中校友张海浪)(1)

张海浪医生在澳门行医使用的名片

张海浪对于教过自己的老师李永川,一直关怀备至。这在《李永川诗集》中有所体现。李永川曾经跌伤,在当地医疗站住院医治。出院后因医疗站条件与水平有限,导致注射链霉素中毒引起双脚无法行走。无奈之下,李永川写信给在广州中山医学院的昔日弟子张海浪,寻求在佗城无法得到的“康特灵”。接到信的当晚,张海浪立即复信,“信中周祥亲切,邀我即来广州医院就医。如不能来,可到老隆县人民医院找张富江、李伟荣等医师检查”。李永川特作诗一首记录此事:

乞药不辞千里程,江天遥瞩寄深情。倏传星空飞鸿返,处处关怀到鲰生。(李永川《李永川诗集》之《羌头村养疴杂诗》)。

后来,李永川到医院见到张富江医师时,张即说:“你老是佗城李老师吗?前周接我老师张海浪医师的信,说你是他的老师,日内会来体检,叫我等伺候。”(同上) 过后当李永川按照张海浪的要求把病历寄去给他看后,张海浪还“精审处方,兼谈养生之道作复。”这些,李永川均有作诗记录。

我们不知道萧殷是如何与张海浪相识与交往的,但从张海浪是如何对待出于逆境的昔日的老师李永川先生的事例,我们不难想象,他对待出于生死关头的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学长萧殷同样是鼎力相助,硬是把萧殷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中大萧殷简介(曾经救了萧殷一命的佗中校友张海浪)(2)

1977年长沙的湘雅医学院同学欢迎张海浪等三位同学时合照,前左7为张海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