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字子厚,生于唐代中期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终年47岁。我国唐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他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1)

把荒凉留给自己,把美丽献给人间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千千座山层层叠叠,没有一只鸟,万万条路曲曲弯弯,没有一个人。我独自一人穿着蓑衣,坐在雪茫茫、水滔滔的江面上的一叶小舟上,钓一江寒雪来洗涤我满满冷透了的冰晶心。

柳宗元将一派清凉、冰莹纯洁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超然独立,没有声音,没有踪影,寒冷的画卷里,只有孤独的小舟和寂寞的渔翁,幽旷宁静又无限凄美。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2)

写这首诗的时候,柳宗元刚刚被贬官来到永州。他本是黄土高原人,青年得志于长安。从前他眼中的风景除了黄土高原的景象,就是长安城繁华的气派。望着这茫茫大雪,稀无人烟景象,心中不免地升起了一阵茫然与惆怅。

中国古代诗人就是这么美。他把彻骨的寒凉孤独与寂寞留给了自己,却把美丽送给了读者,留给了后世。当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首先为我们传递出的是一种特别美的意境,这雪景太美了。而诗人要抒发的则是自己冰清玉洁,不与污浊凡世同流合污的精神。

因此当我们细细品味时,又情不自禁地会产生出一种悲凉而又凄美的感觉。因为在这首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悲剧,和极度绝望的心情。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3)

为什么会有凄美感觉?背后到底隐藏着的又是怎样巨大的绝望?

一、出身名门望族

柳宗元出身于河东(今山西运城)名门望族柳姓家庭。河东柳氏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之际,几百年间,柳氏宗族里屡出大将军、大都督,在唐朝是一个大姓。不过到了柳宗元出生时,这个家的家境已经逐渐败落。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只是刺史。

这样的家世无疑让柳宗元从青少年时期就骄傲无比,他为祖上的“德风”和“功业”而骄傲。同时他一直梦想着登入仕途,重振家业。

二、少有大志

柳宗元还在少年时代就说:

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

意思是说:我从小就没打算把事情做小。我的目标是敬仰那些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大人物,我要做他们那样的大人物。

公元785年,“泾师兵变”后,接着发动军事叛乱的藩将李怀光,在河中府被平叛杀死。崔中丞邀请柳宗元为他代为皇帝写一篇《贺平李怀光表》,那年他13岁。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4)

三、仕途大起大落

柳宗元21岁中进士,25岁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28岁任蓝田县尉。30岁任监察御史。32岁任礼部员外郎。正六品。

但是,短暂的仕途巅峰过后,因为他参加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被贬永州,十年后又再次被贬到柳州。

四、艰苦中磨砺

柳宗元突然被贬到永州这荒蛮之地,到了永州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住在一个破庙里。因水土不服,加上永州荒蛮缺医少药,他的母亲到永州半年就染病身亡。

王叔文被处死之后,柳宗元终日惶惶不安,担心自己也会遭到杀身之祸。亲人的离世,生活的艰苦,政治上的威胁。使得柳宗元身心遭到严重损害。《江雪》就是在这种心境里写出来的。他钓的不是鱼,他在钓不屈服。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5)

“欸乃一声青山绿”惊为天人

《渔翁》 唐.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烛。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经历了十年的寒凉艰难苦的修炼,柳宗元终于成道成仙,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淡听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闲看云卷云舒。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再写诗,就有点去儒从道的味道了。

就让这首《渔翁》,带着我们走一段诗人的心路历程。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6)

日落月升,黑夜将至,渔翁在江边选块大石就睡上了。天将破晓时分,渔翁则伸手取下山上的竹子,弯腰汲取湘水开始点燃晨曦做饭了。这一酣一饮,一伸手一弯腰之间是如此的和谐,天人合一。此时,若放飞思想想想,睡的是江边的石头上,点燃的是竹叶火,吃的是竹筒做的饭,汲的是脚下的湘水,这是一幅多么自然的一幅画卷,这饭真的很香。

晨曦终于被渔翁的炊火点亮了,饭也做好吃完了,炊烟也慢慢地飘散了,这时我们最想要看的是渔翁的真实面目。可是,一眨眼,渔翁不见了。

就在大家努力寻思渔翁时,天边传来了天籁之音“欸乃一声”。这一声可真够神奇的,这“欸乃一声”的大手,一下子就把清晨的大幕拉开了,让我们眼前一亮。

一幅青山绿水的美景就亮在了我们的眼前。读到这里,错觉中仿佛像是遇到了神仙。不是错觉,这是柳宗元已经开始悟“禅”退仕入道了。

十年的磨砺,柳宗元已经从儒家的入仕转变成了道家的退仕,这时的柳宗元让我们看到的是神仙般的意境。而柳宗元诗的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其复杂的经历和他苦难生活的磨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遭贬后愿望的覆灭,这些极大的打击使柳宗元的心情忧郁悲伤,使其诗歌呈现出了凄怆忧郁的气质。

因为柳宗元熟悉佛理,他开始向佛理求助,以摆脱内心忧苦之境。所以柳宗元后期的诗歌,更多吐露出的是“禅”味。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7)

“独钓寒江雪”、“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特别喜欢在夜深的时候读柳宗元的这两首诗。《江雪》二十个字,明白如话地表达出柳宗元因为被贬的痛苦。他用一种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寒江独钓图。大雪茫茫渺无人烟迹,有力地衬托出渔翁的孤独和坚强,抒发了他高怀傲物的情怀。

漂泊的渔翁,清澈的江水,袅袅的炊烟,初升的红日,流动的白云,呈现出了一幅闲适恬静的景象。柳宗元不着一句抒情与议论,但渔翁遗世独立的形象,宛然再现。《江雪》、《渔翁》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动静之间表达了他追求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同时也使读者感受到柳宗元超然物外,清高孤傲外表下难以忘怀的世事和遭遇被贬的怨愤情怀。

简炼的笔调蕴含了柳宗元深沉的情感,长期的贬谪,使他对田园生活产生了向往之情,他在贬谪其间,创作出了大量作品,终成文坛大家。

柳宗元一生留下了600多篇诗文,其中有300多篇作于永州,他生命最沉寂的十年,却是他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杂文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大放光芒的十年。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8)

819年,朝廷实行大赦,柳宗元也在大赦名单中,但还没等皇帝的诏书抵达柳州市,郁闷半生的柳宗元已经病逝他乡,他没有等到峰回路转的那一刻,带着遗憾离开了他曾经深爱过的世界。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

使了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不自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了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辣之者。

韩愈认为是长期的贬谪而不用,激发了柳宗元的创作欲望,使他创作出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穷而后工”、“穷愁著书”、“不平则鸣”。贬谪生涯在给柳宗元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的同时,也成就了他成为一代文学大家,从而彪炳史册,流芳百世。当然,柳宗元创作的成就与他的复杂阅历,和思想成熟有着很大的关系。

柳宗元为啥写江雪(柳宗元从独钩寒江雪)(9)

柳宗元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及启发

长期的贬谪生涯,对柳宗元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刚刚被贬时,柳诗中表现出强烈的悲愤、无奈、绝望与挣扎。柳宗元为了解脱精神苦闷,他开始接近道家,并寻求到了解脱的方法。而这种方式对后世的文人影响很大,并为后世提文人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为柳宗元的遭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一边装着儒家思想关心政治民生,同时还有道家思想关心自己。所以对后世起到了启发作用。因此就有了百多年后,当柳宗元遇到了苏轼,他教会了苏轼宠辱不惊,坦然面对成败。苏轼不仅在柳宗元那学到了他作诗的风格与禅意,更学到了如何用禅来排解心中的忧伤,摆脱烦恼超然物外,从而使他自己的人生更丰富精彩,更有意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柳宗元和苏轼有着相同的遭遇和情感,苏轼在被贬后,身边常带有柳宗元和陶渊明诗集。他们的诗集教会了苏轼如何摆脱被贬后的精神痛苦,点燃了苏轼努力过好生活的心灯。

我们常说与天人对话很难,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与古诗词对话,那就是在和天人们对话,和天人们一起去经历一段心酸的心路历程,从而领悟人生的艰难困苦,悟懂了人生的意义,就是修行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