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哲学的“物质、意识”面前,老子《道德经》的这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谓是具有了物质的属性吧。

意识的能动性包括什么(东方的意识能动性)(1)

卅辐同一毂,当其亡有,车之用也,撚埴为器,当其亡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是道家文始道版本《道德经》第十一章节的内容。

“当其亡有”是它与其他版本的最大区别,从中亦能读出东方文化哲学的味道。

不同于“形而上曰学”的单纯意识;不同于“形而下曰器”的单纯物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则是一种以物质为基础的意识能动性。体现的是东方文化的逻辑思维智慧!

这也就是东方文化有别于,西方外放性文化的特征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