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哈佛女孩刘亦婷去哪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哈佛女孩刘亦婷去哪了(哈佛女孩刘亦婷)

哈佛女孩刘亦婷去哪了

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和现在的熊孩子们相比,我上学那会应该算是“熊”得不那么厉害的。

至少,作业自觉写,上课不愣神。考试虽然进不了年级排名,但是在重点班里“混”个中上等还是问题不大的。

所以在刚开始,和别的同学不太一样,我尊敬的母亲大人很少因为学习的事情训我。

不过我的日子也不算好过,她不训我学习,但总得训点别的。

只要是别人的妈不会训的,她都训,俨然是带娃界的一股“清流”。

当然了,时间久了之后我也找到了应对方法,只要她训我,我就以学习为借口快速“脱战”。

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一度让我感觉我已经找到了长期应付母亲的好办法。

这种“好日子”一直持续到她了看一本书叫作《哈佛女孩刘亦婷》…

从那之后,我居然也开始因为学习的问题长期挨训了。

那时我才发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真的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刘亦婷是谁,她又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什么样的“梦魇”?

这事还得从1999年开始说起。

那一年的4月份,《成都商报》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地刊登了一篇叫《我要到哈佛学经济》的文章。

这篇报道的主人公就是刘亦婷。

那一年,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4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了18岁的刘亦婷。而且,她还拿到了校方的全额奖学金。

这个消息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可能不亚于如今的才女武亦姝。

全国的多家权威媒体都为此发了通稿,让刘亦婷顷刻间红遍了全国。如果那个时候互联网要是普及了,她差不多也该算得上是第一代网红。

《成都商报》曾专程为此开通了4条热线,仅仅半天的时间就接到了上千个咨询电话。

在那时,刘亦婷就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心中的“明灯”。

刘亦婷的母亲在事后的宣讲中曾提到,女儿登上飞机前叮嘱她:

“我去了之后,你们就有时间写书了。快把你们培养我的过程写出来,帮助那些渴望得到指点的父母吧!”

我虽然绝对相信她说这个话的时候是纯粹的好意,不过听起来还是感觉多少有点别扭。

之后,便有了那本至少刊印了至少260万册,火遍了大江南北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本书当时我是没看,不过出于好奇,时隔多年之后,我还是去查了查这本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我总得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我妈变得突然苛刻了起来的吧。

书中提到,刘亦婷从仅有15天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语言。6岁时做智商测试,结果105项指标中有将近100项远超平均水平。

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在姥姥来帮忙带孩子的时候,还让姥姥先自学了一本《早期教育与天才》的书。就连下楼遛个弯,跟邻居聊天也得算是“让友善之情印入婷儿的神经网络”。

为了改正算数时的粗心,刘卫华罚她抄写成都市电话号码簿。

为了不让天生丽质的刘亦婷产生骄傲情绪,刘卫华把“红颜薄命”的几大原因贴在了梳妆镜上。

为了锻炼意志力,让刘亦婷把比1号电池还大的冰攥在手里保持15分钟。

平心而论,我感觉这本书写得多少有些夸张,自吹自擂的成分比较多。迎面扑来的,都是一股“喜提和谐号”的气息。

就和“幸存者偏差”是一个道理,反正从结果往前推,哪一个过程都是对的。

刘亦婷学业上的优秀是客观事实,但是过于苛刻的家庭教育,让她似乎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宽于待人”。

她会像老师一样斥责同学,遇到矛盾会去扇同学嘴巴。

不过,在“哈佛光环”的笼罩下,这一切都成了素质教育的典范。

如今,出国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在了解了这方面的信息之后,我突然发现这本书里回避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刘亦婷当年只考了托福,没考SAT。

SAT就是美国的高考,正常情况下这两项是出国留学的硬门槛。

那么是什么让她不用参加高考就能被录取的呢?

是一封重量级的推荐信。

常春藤名校除了考试择优录取之外,还有另外其他办法可以入校,比如捐赠,或者推荐信。

而为刘亦婷写这封推荐信的人,就是拥有前美国司法部总检察长助理等一串头衔的拉瑞·席慕思。

在一次赴美夏令营时,他与刘亦婷结识。由于非常欣赏刘亦婷的谈吐,他主动提出了为她写推荐信。

虽然刘亦婷的父母在受到质疑时辩称“没有任何人可以在哈佛招生中享有特权”,但是刘亦婷既没有艺术特长,也没有重要赛事的名次,课外活动更是不多,这些都不符合常春藤名校的招生标准。

在西方不透明的高校录取办法里,这种辩解显得十分苍白。

过硬的人脉,加上想在成都打响国际班品牌、急需“造神”的德瑞教育集团的资金支持。刘亦婷的哈佛路,其实和一些西方上层人士的名校之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否认刘亦婷本身的优秀。

她在小时候的日记里就曾写过“愿意将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而且在给哈佛的申请函里也提到过自己“关心穷人,希望学成归国后,可以为改变中国的贫困而努力终生。”

孩子,确实是个好孩子。

但是留洋多年之后,她却加入了美国籍。

先后创办的两家公司接连失败,现在是一个叫秦岭资本的合伙人,就是为国内高净值机构和个人推销美国房产、基金投资的中介服务。

刘亦婷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初的志向,如今看来也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以她为原型的这本书,却“洗脑”了一代父母,让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初衷变得“苦大仇深”,让不少80后和90后的童年苦不堪言。

学习苦,这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那种近乎于折磨的学习方式,不见得可取。

当然了,事情也得一分为二的看。

虽然刘亦婷的现状与当初我们对她的期待有些差距,但是她也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留学热。

不少人在国外学成归国后,为我们的建设发展做了出巨大的贡献,做出了刘亦婷没能做出的成就。这一点,多少还是值得肯定的。


『诚言呈语』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