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疾病的,而且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在各种确定,如果是不想吃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中医按摩的方式,那么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穴位也并不是那么了解,那么到底什么是穴位呢?
穴位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叫法,在《黄帝内经》里它应该叫做“气穴”、“气府”,也叫“骨空”、“结会”。现在的教科书中一般把它称为“腧穴”,其中“腧”是运输的意思,它跟运输的“输”是相通的,这是一个通假字,因为加上肉月旁,代表是人体上的。
“穴”本身有空间的概念。“气穴”、“气府”是指气所居住的一个空间。以前有“穴居”这个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穴的含义,在《易经》里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的记载。所以“穴”古时是指居住的房屋。另外墓穴、洞穴也有空间的概念。
那么穴位应该如何寻找呢?《黄帝内经》里说得很清楚,在《素问·离合真邪论》里对穴位的寻找方法是这样说的:“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弩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大概意思就是说,在针刺、点穴或者灸疗之前,要用手去寻找穴位,只有这样才能找得准确。
为什么要这样找呢?寻找穴位,好比合谷穴、曲池穴,寻找的是这个部位,并不是在身体上找一个坐标,找一个点。正所谓“陷者中”,或者叫“陷者之中”。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找曲池穴,将手臂弯曲,找到肘横纹的尽头,用手一按,能感到有一个凹陷,在这个凹陷中间就是穴位。
我们说穴位是有范围的,大家用手去找,找到以后手下会有感觉。一般正常的腧穴按着感觉是有弹性而且柔和的,而病变的时候,那个地方会变得很僵紧,甚至内部有筋结。这些有经验的大夫就会感觉到,所以经常可以听到“穴位满了”这种话。
什么叫“满了”?穴位本来是凹陷,是有空间的,是能够融入的,而紧张以后,经筋就出现异常,穴位就满了,这说明有邪气侵袭。病人自己也会有感觉,《灵枢·五邪》里这样描述:“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就是说用手用力按某个位置,病人会感觉到很舒服,那么就可以在这里扎针或者按摩了。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腧穴是有范围的,我们要先找到一个凹陷,然后在这个凹陷里面去找,此时我们手下会有感觉,病人也会有相应的感觉,有的会觉得舒服,也有的会产生疼痛的感觉,或者两种情况皆有。
当我们把穴位的大概位置找到以后,然后在这个范围之内去找具体的腧穴,这就需要用手去摸,问病人的感觉或者靠自己感觉,最终找到准确的穴。只有这样,当我们点穴、针刺或者做灸疗时效果才能好。
“以痛为输”,输与腧是通假字,实际上是腧穴的含义,就是说针扎的部位是以病人所述疼痛的地方作为腧穴,也就是在痛处取穴。
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古人认为,尽管十二经筋有各种不同的病变表现,治疗原则却是基本一样的。它不像常规的那种治疗方法去找经络、找经穴那么麻烦,而是相对简单方便得多,只要找到病人痛的地方扎火针,扎到有针感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老百姓日常的保健按摩完全可以用以指代针,效果可能会差一点,但是很安全,很方便自我操作。
这种治疗经筋病的取穴方法,我们一般叫做“阿是之法”。“阿是”为唐代的吴语,今天江苏人仍在使用,就是“是吗?”的意思。当你按病人某个部位他觉得很舒服或者疼痛,然后你会问他“是吗?是吗?”病人回答说“对,就在这里”,这是“阿是”的真正含义。有人把“阿是”解释为将病人按得“啊啊”直叫,然后答“是!”,这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
阿是之法“不问孔穴”,所取的穴位叫做“阿是穴”,这些穴位有可能会和十四经穴重叠。比如说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他的阳陵泉穴位会痛,在阳陵泉下面的一个阿是穴也叫胆囊穴也会痛。阑尾炎患者,你在他的足三里穴,还有足三里穴的下边找阿是穴,又叫阑尾穴,也都会有敏感的敏感点。
说了这么多,看似好像没有什么用,其实对大家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对腧穴正常的理解,我们就明白了:噢,原来穴位是一个范围,一个空间。所以按揉的时候,我们的手指实际上就可以覆盖整个的穴位,不需要去慢慢仔细考究具体在哪个点。
了解了“阿是之法”和“阿是穴”后,大家取穴就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并不需要太多很复杂的理论,当经筋出现病变的时候,找到身体相应的阿是穴按揉或是艾灸,也就是按上去很舒服,或者按上去有些疼痛的地方,如此操作就可以了。
穴位的起源推自古人用砭石疗疾的经验,逐渐扩展到“以痛为输”,也就是在病痛相应部位刺灸,此后,又在内脏或深部组织有病痛时体表出现的压痛点上进行刺灸。从早期阿是穴逐渐演变到有定位、定名、归经的系统状态,在长期针灸治疗的实践中形成了穴位的基本概念。
古人认为穴位是人体经脉脏腑之气输注会聚之处。现代研究则显示穴位具有表皮薄、神经末梢丰富、感受器密集、血管和淋巴丰富等组织学特征。与非穴区相比,每个穴位都是血管、神经束、神经支和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神经感受器的集中区。针刺不同的穴位,因刺激组织内的不同感受器而兴奋不同类别的传入纤维,可引起不同性质或不同程度的功能变化。
我们在这里选取一个穴位来说一说
阳池穴让你身体暖起来
最近冷空气又来啦,相信很多人跟小编一样,为飘忽不定的天气而感到懊恼,一到这种湿冷的天气下,手脚就开始冰冷,怎么都捂不热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的手脚冰冷?
手脚冰凉是中医阳虚临床症状之一
是指四肢冷至腕、踝,冷的程度较轻者称为“手足不温”,程度较重者称为“四肢厥逆”,手脚冰凉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阳池穴
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寻找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处上按压,在中心处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即是此穴了
阳池穴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暖和身体刺激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用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还用不着别人帮忙,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穴位的功效还与该穴位的特殊属性有关,具体治疗时还需要辨证论治,不能一概而论:如足三里穴虽能治疗头晕耳鸣,但对于肝火上扰、痰热蒙窍的头晕却没有效果;孔最穴对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所诱发的急性咳血疗效较好,而对于肺结核引起的慢性咳血则疗效甚微。总之,针灸穴位的功效主治,绝非简单的“哪疼扎哪”,但也是泛泛的“一穴治百病”。
其实穴位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通俗的一种叫法,而且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一些作用的,所以如果是我们的身体有了疾病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按摩的方式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因为身体上面的一些穴位也是非常神奇的,所以如果是找对穴位,经常按摩可以改善身体的一些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