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大剧里面,天龙八部大概是翻拍频率最低的了。并不是故事不够精彩,而是因为线索错综复杂,导演驾驭起来难度较高,一般人还真胜任不了。编剧当然可以修改剧情,但段誉和妹妹们的爱情故事,乔峰的身世之谜,虚竹从小和尚变成一群女人们的掌门人这三大段落是必须存在的,这也是天龙的核心看点所在。光是段落之间的衔接就很考验导演的调度水平,而且故事里还设置了三位男主角,互相抢戏份的事也在所难免。

正因为存在种种限制和困难,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拍成烂尾剧。譬如八年前的钟汉良版,翻车就特别严重,还没等网友刷完剧情,虚竹都没出场,就掉线了。算是翻拍片中失败案例中的一个最佳典型。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1)

著名演员于荣光偏偏不信这个邪,这次化身导演,亲自操盘,制作了一版新天龙八部,要圆圆自己的江湖豪侠梦。片子马上就要上映了,今天发布了一小段预告片花,视觉效果看起来还算不错。但在看过了经典的黄日华版和胡军版之后,我对新版并不抱太大希望。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2)

为什么说黄日华版是最经典的天龙呢?从阵容就可以看出来。最优秀的TVB演员黄日华、陈浩民、李国麟,最出色的导演李添胜,最神奇的主题曲难念的经,这样一群人凑到一起做出的作品想不成为经典也难。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3)

其实,天龙能否成功,看一下由谁来演马夫人的角色就可以了。马夫人戏份不多,但她却是造成主人公乔峰悲剧命运的重要推手,她还和多情的段王爷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密切关系,这就和另外一位主人公段誉也连接在了一起。正因为马夫人的顾影自怜、因爱生恨、凉薄残忍,才有了后面跌宕起伏的故事。这样一位点睛人物正需要一位功力深厚的老演员来才行,TVB选择的是雪梨。雪梨显然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角色。说起雪梨,她也挺会挑选剧本的,演的李莫愁成了经典,演的雅夫人也成了经典。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4)

2003年,由大胡子张纪中制片的天龙开播了,有珠玉在前,居然也收获了一片好评,还是挺有水平的。个人认为这部作品和TVB版各有千秋,有些方面还更胜一筹。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5)

首先主人公挑选得非常到位。胡军扮演的乔峰高大威猛,不怒自威,配上一头飘逸的头发,显得特别有范,尤其是他极富磁性的嗓音,洪亮深沉,显示出了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给人物加分不少。不老男神林志颖演的段誉俊美潇洒,不输陈浩民。高虎的虚竹,哭哭啼啼的,把小人物身上的那种卑微软弱傻里傻气演得入木三分。万人迷陈好扮演的阿紫也是颇有特色,相比于刘玉翠版阿紫的狠毒,陈好的阿紫显得更娇俏可人、招人喜欢,她一声声的姐夫叫不绝口,电视机前的男观众有时候都有了当乔峰的感觉。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6)

其次,特效上相当给力。不同于TVB版剧中武林高手发功时五颜六色的光谱,这版天龙追求一种朴素的气劲。譬如六脉神剑、一阳指就好像真从指尖发出的一样,降龙十八掌配合着周围背景中的树叶、沙尘卷起一道龙形气墙,加上一声响亮的龙吟,更显得威风凛凛、真实可感。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7)

最后,主题曲也是非常的出色,不输难念的经。由赵季平作曲、林夕填词、天后王菲演唱的宽恕,唱出了天龙八部中包涵的命运弄人,唱出了英雄豪杰们的儿女情长,可谓是和剧情水乳交融。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8)

这里可以顺带提一下TVB早年的一部天龙八部,也是由黄日华主演的。不过他演的不是丐帮帮主乔峰,而是小和尚虚竹。这版总体而言,和TVB在九十年代翻拍的神作没法比,不过在金庸小说还未普及的年代,在影视资源颇为匮乏的时代,当时看起来还是津津有味的,算得上颇有特色。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9)

这版天龙八部分成了上下两部,上部讲得是六脉神剑,下部则是虚竹传奇,偏偏漏掉了最重要的乔帮主。这大概也是乔峰在天龙里面存在感最低的一部改编剧了。乔峰的扮演者是梁家仁,浓眉大眼,下颚淡淡的胡渣,看上去颇有沧桑感,和两位当红小生无线二虎比起来确实是要逊色三分。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10)

那时看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汤镇业扮演的段誉,俊眼修眉、玉树临风,堪称翩翩佳公子。他施展六脉神剑时的分身化影,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于荣光为什么不拍电影了(著名演员于荣光化身导演)(11)

值得一提的是这版的结局,和所有版本的天龙都大不相同。本来乔峰以一死换来宋辽之间的和平,可以算作本剧的最大高潮,剧情到此也可悄然而止,但这版偏偏还要继续下去。和当时所有的武侠剧一样,故事到了最后总要来个正邪对决。正派的一方是虚竹和段誉,邪恶的一方则由乔峰之父萧远山来扮演。萧远山在藏经阁里日夜苦练,终于武功大进,杀死了扫地僧,转眼就要血洗武林。主角团在见识了萧远山的武功后,一致觉得要牺牲一人才能挽救这场武林浩劫。他们本来想找段延庆,但段在中途被杀了,幸好有武功更好的慕容博来帮忙。他们决定以抽签的方式决定由谁来当炮灰。看到段誉和王语嫣、虚竹和西夏公主甜甜蜜蜜的样子,最后慕容博舍身赴死,与萧远山同归于尽。就这样在大团圆的氛围中迎来了美好的结局。

很明显,金庸小说中那种家国情怀被大大地弱化了。故事陷入了恩怨情仇的老套。但在当时,却很能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赢得了一阵好评。

到了今天,再要翻拍金庸的经典武侠影视剧,其实是越发困难了。不断扑街的新笑傲江湖、新鹿鼎记似乎预示着金庸武侠翻拍剧已经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大家对金庸武侠故事的情节太熟悉了,改编尺度大了会惹怒金庸迷,也不容易改得自圆其说,没有改编则显得平平无奇。

其实,武侠写得好的并不仅仅只有金庸,当年和金庸齐名的梁羽生先生其实还有很多佳作没有搬上荧屏,譬如其晚年的代表作剑网尘丝、幻剑灵旗,就大可供编剧导演们发挥施展。在金庸武侠翻拍剧这条难以走通的时候,另辟蹊径,挖掘新的资源,才有可能出奇制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