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有次和朋友闲聊,他说周末和家人去了某个商城买鞋,并且极力推荐地方不错,价钱也不贵,买了两双鞋才600多元钱。
那个时刻的我除了调侃一句,不知道究竟如何平复内心所起的波澜。对于那时候很是窘迫的自己而言,600元基本上可以满足两个月的生活费用。
在更早以前也能够明白个人生活层次的不同,不过在那一刻赤裸而鲜明的对比更加让人记忆深刻。
更清晰的认识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过得富足而自在,但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活的很辛苦。
多年以后,当时的那份冲动与渴望还依然会被记起,却已经能够淡然对待。
如今谈及当时的价格已经没有了心跳的感觉,似乎也没有了那种蠢蠢欲动的渴望。穿着几十元的短袖也没有以前卑微的心理,只是自己开心就好。
一个人在最窘迫的时候对物质的欲望往往也会达到最大值,当过了那个阶段之后,就不会再有那种极端的渴望。
这是阶段性成长的过程,因为时间,也与自身在随后的经历有关。
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便可以实现完整的心理建设。
02
周末在家看了一期非诚勿扰,一个话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二十岁与三十岁的时候,你对另一半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男嘉宾的回答大致意思是:二十岁的时候我可能在乎的是她能和我一起疯一起闹,只要两个人玩的开心,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三十岁的时候我在意的也许更多的是对方自身的能力与性格,以及对日后生活的规划。
这个话题对于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样的,二十岁与三十岁其实我们的观念是不同的。
也许有人会说无论自身年纪多大,都喜欢十八岁的对方,其实这不过是一句戏言而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在感情层面所关注的点也是会变化的。
情窦初开的年龄,打球时帅气的侧颜亦或是回头时一抹浅笑都可能让自己心潮澎湃、念念不忘,然而到了三十岁左右的时候,除了喜欢之外,你也许会叠加性格、家庭、资本、习惯以及规划等很多因素在里面,因为你渴望的不再是一个恋爱的对象,而是结婚的对象。
当一个人真正准备迈入婚姻之中,他考虑的不会只是可以玩闹的对象,因为在他的观念之中,很多因素是潜移默化的被植入的。
当两人世界开始考虑柴米油盐、孩子教育的时候,单纯的喜欢对一些人而言往往会退居次要的地位。
婚姻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很多因素,责任、互相的扶持以及耐性,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会慢慢理解以及接受,将观念的成长作为自我成长的一个环节。
03
于自己而言,在有段时间里沉醉在仙侠的网络小说中,甚至会熬夜去看完那些在当时引人入胜的情节。也许与当时自身的处境有关,希望能够通过小说中层层叠进的力量来满足自身的空虚。
我不排除其中关于正义、勇气、坚持以及侠肝义胆的精神品质给过我很大的支撑,也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这些词汇所代表的意义,从而在内心深处构架出一个值得学习的精神形象。
不过在如今来看,那些虚构的情节在满足短暂的刺激之外,能够真正让人记住的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
所以在一部小说看到一半的时候,厌倦了同质化的模式与情节,断然放弃了最后的追更,在此以后也没有再去翻看诸如此类的文字章节。
如今更加渴望读到的是那些细化的真实、深度的思考,愿意去思考那些文字背后的故事与批判,这或许也是阶段性的渴望,不过明白这个阶段应该会持续的比较长久。
这是在阅读以及理解层面的成长,在每一个阶段也都是会有所改变的。
04
认知到理解,理解到释然,再开始新一个层面的循环,这是生活中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让我们从少不更事成长为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每一个阶段都是必须的,不会出现一个断层期。
在阶梯上升的层面其实可以发现新的渴望,情绪也可以达到更大阈值,而认知与追逐的过程或许可以找到所预期的幸运。
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完成这一过程,你所遇到与理解的也是最特别的体验,尝试新鲜,补偿缺失,用饱满的状态接纳最好的自己。
36.5°的我,想给你100°的沸点。
文章首发过招(jianghuguozhao),我在那里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