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百家谈!

话说董卓进京后,要实行废长立幼,此举除了能树立自董卓的权威,还颇有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味。因董卓是带着他的西凉兵马进京的,虽然朝野上下都反对董卓,但皆都敢怒而不敢言,除了此两人,敢当面出来反对董卓。

此两位英雄一位叫丁原,一位叫袁绍。丁原之所以敢反对董卓,是因为他身边站着一位叫吕布的保镖,吕布怒目圆睁,就连能在马背上左右开弓的董卓见了,也大为惊叹,不敢靠前。袁绍之所以不怕董卓,是因为他死去的老祖宗们保护他,袁绍祖上是四世三公,在朝野中威望极高,董卓也不敢贸然杀他。

董卓和吕布的结局(董卓死后吕布结局如何)(1)

可是最后为何袁绍要夹着尾巴逃离京城呢?因为他基本上拿董卓没辙。董卓不能杀他,他也杀不掉董卓,况且时间一长,董卓在朝野中的威望变高了,袁绍四世三公的祖上,也保不了他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袁绍只有逃离京城,出去招兵买马,联合诸侯,尚有一线生机。

为何丁原敢与董卓死杠到底呢?因为他手里有一件武器——吕布。丁原一旦利用吕布发动一场斩首行动,董卓一切都玩完。

所以,吕布一出场,就是丁原手中的一张王牌,一颗棋子。

最后结局大家都知道,董卓利用吕布杀了丁原,王允又利用吕布杀董卓。

董卓和吕布的结局(董卓死后吕布结局如何)(2)

董卓死后,吕布统领了丁原手里的并州兵马,获得了自由,应该不用再当别人的棋子了吧?结局很残酷,董卓虽死,吕布的棋局人生未完。我们来看看,董卓死后,吕布这颗棋子几经谁手?

第一,张杨

当年丁原手里的大将,出了吕布之外,还有吕布的老乡张杨。吕布率着部分并州兵投靠了董卓,而张杨则带着另一部分并州兵,与董卓西凉兵对峙。张杨被西凉兵追着跑,几度迫不得已,张杨还和当年的敌人匈奴单于联合。董卓死后,西凉兵马被李傕郭汜统领,李傕郭汜给出两个条件,要借张杨之手杀了吕布,虽然李傕郭汜同意和解和兼并吕布兵马的两个条件极其诱人,但是张杨还是很清楚他与吕布是唇亡齿寒的共生关系。

董卓和吕布的结局(董卓死后吕布结局如何)(3)

张杨不但没有杀吕布,还以老乡兼战友的关系,与吕布频繁联系。攀关系是假,张杨实际是利用吕布这颗棋子,来当挡箭牌。

第二,李傕郭汜

李傕和郭汜见利用张杨不成,干脆与张杨争夺吕布,反过来拉拢吕布,任吕布为颍川太守,实际上是在收买吕布,给座城池和当年董卓给只赤兔马,一个道理的。

第三,陈宫

陈宫此人极其腹黑,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三国演义》为了突出曹操阴险,反而将陈宫美化了。陈宫除了是曹操的谋士,也是兖州的豪族,陈宫趁着曹操进攻徐州陶谦时,勾结兖州反对曹操的一批人,发起叛变,将曹操赶出兖州。陈宫一个人是守不住兖州的,于是他开始拉拢吕布来共治兖州。

董卓和吕布的结局(董卓死后吕布结局如何)(4)

陈宫实际上对吕布是十分轻视的,他之所以利用吕布,是看重吕布的“善战无前”,在他人面前直接称吕布为“壮士”,三国时期,壮士一词是颇为侮辱人的,因为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韵味在。

曹操的谋士程昱早就看透了陈宫,认为陈宫对待吕布,就是“以势合之,不能相君”,说白了陈宫就当吕布是颗棋子罢了。

第四,陈登

吕布夺到徐州后,徐州当地的豪族们表面上迎奉吕布,背地里却轻视吕布,其中最看不起吕布的便是陈珪陈登父子,陈登为了能当上广陵太守,一方面取得吕布的信任,一方面前往曹营,与曹操合谋,制定了里应外合的计划,杀了吕布。

董卓和吕布的结局(董卓死后吕布结局如何)(5)

纵观吕布的“棋局人生”,对吕布最好的便是刘备了,吕布曾经被利用导致兵败后投靠徐州,依附刘备,刘备不但对吕布以礼相待,还真心实意给了吕布一座城池安生立命。

最后吕布反咬一口,攻破刘备兵马,夺取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