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侧关注,影视圈小毒舌,每天都有最新深度八卦,等你来约!

一、

徐克,生于1950的越南西贡市。他很小便对影视创作展露出浓厚的兴趣,十几岁那年,徐克靠偷家里的钱,他先与朋友租赁摄影机拍摄魔术短片,后投身于八米厘实验电影的探索。

1966年,徐克举家搬移香港,三年后身为医生的父亲把他送到美国留学,专业是医学,就是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没想到徐克一点也不喜欢当医生,大二那年,自己换了专业,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修读电视与电影课程,开启了他的影视求学之路。

1977年,徐克回到家中。看到儿子毕业证书上修的专业,做父亲的差点没气死:他怎么会有这么“怪”的一个儿子!放着前途灿烂的医生不做,偏偏要去趟电影的浑水。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

徐克小时候

那时的香港影视行业,算不得太好,但好在各路创作者正处于井喷阶段,又对电影方面的专业人才格外重视,这才使得留美过来的使徐克得以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他以电视编导作为起点,加入 TVB 电视台从事导演和监制等工作。

同时担任TVB等多家影视公司制作人的施南生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即使在电影圈混迹多年的她,也从未碰到这么“怪”的人,她好奇徐克满脑子的天马行空哪来的。

施南生是谁?彼时的香港电影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自幼在国外长大的施南生正是因为香港创作的大风潮回国。她人美,气质佳。

亦舒的小说里曾这样描写她:

他(徐克)的女人(施南生)给我一种艳光四射的感觉,一身最摩登的七彩针织米觉尼衣裙,大动作,谈笑风生,吸引整个场子的目光。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2)

徐克和施南生

后来的事我们也知道了,徐克娶了施南生做老婆,两人感情的开始十分有戏剧性。

一日施南生和闺蜜张培薇在尖沙咀的日料店吃饭,张培薇作为徐克的好友,正和施南生夸赞徐克多才多艺,却发现徐克竟然从旁边走过,施南生回忆说:

那是我们首次见面,旁人说是一见钟情。

那时的徐克还是个热血有余办法不多的青年,满脑子的想法快要把他逼疯,但真正怎么操作电影,发行经营宣传一无所知。

也许正是这样,命运巧妙安排下来——

心怀梦想的毛头小子徐克,凭借他的“怪”征服了电影圈大姐大施南生。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3)

徐克

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也就是徐克回国找工作那会儿,香港影视行业武侠日渐式微。受众早已厌倦于以邵氏影业为首的动作堆砌式武打片,特别是在超级巨星李小龙陨落后,失去明星支撑的香港影坛一度落寞。

巧的是,徐克最喜欢的就是武侠江湖,他的天马行空和奇异怪诞注定为香港武侠带去新希望。

为了更好的生存,徐克跳槽去了佳艺,开始创作武侠题材的电视剧《金刀情侠》。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虽是武侠题材,却没有武术指导,一招一式都全是徐克的脑洞。

为啥不请武术指导呢,没钱吗?没专业人才吗?都不是——

徐克虽懂电影,却从没实际操作过,在拍摄时带着一大队人马去了韩国,摄影啊灯光啊化妆啊演员啊都就位了,好,开机了,摄影灯光演员一切就位,演员越拍越郁闷,终于憋不住问徐克:导演,我要怎么打?请问咱们的武术指导是谁?

徐克反问:啥?武术指导是啥?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4)

不知道武术指导的徐克,哈哈

拍摄虽然曲折,《金刀情侠》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作为“香港电影教父”的吴思远尤其欣赏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

1979年,在吴思远的大力支持下,徐克拍摄了电影处女作《碟变》。影片如同片名设置一般,从故事核心到武打场面设计,都是彻底的另类。

故事内容围绕一起神秘的蝴蝶杀人案展开,各路武林高手应堡主沈青之约汇集沈家堡,没想到却因为内讧而同归于尽。反而唯一不会武功的书生方红叶顺利抽身,并记载下了这一切。

谁能想到,一部武侠片能被徐克拍出西方希区柯克式惊悚片的感觉?

“怪诞”徐克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武侠的认知,在《蝶变》中,他竟然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武林绝学,比如刀枪不入其实是穿了铁衣,威力巨大的爆炸其实是火药的效果......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5)

徐克《蝶变》镜头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6)

希区柯克《群鸟》镜头

《蝶变》十分惊艳,徐克一出手,就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香港新浪潮。为当时一蹶不振的香港电影注入了热血。

但那时的观众却并不接受这样风格如此鲜明的影视作品,所以《蝶变》的票房并不理想。

制片人吴思远虽没有怪罪之意,在他心中《蝶变》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徐克却是心中不安。他开始思考,怎么在实现艺术造诣的同时,让观众也为之买单。

这种问题如果让现在的导演去想,估计会想破脑子,结果也只能在艺术片和商业片中二选一,而徐克满脑子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他能想到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7)

“怪才”徐克

三、

就在这时,徐克遇见了吴宇森,两人年轻人都极其热爱电影,不谋而合。事业刚刚起步的两个穷小子坐在喜来登酒店楼顶,抽着烟喝红酒(红酒更便宜),敞开了心扉聊天,从电影聊到社会大环境,从社会大环境聊到人生无常。

1981年,在吴宇森引荐下,徐克开始尝试彻底为市场服务的电影,这就有了他第一部喜剧片《鬼马智多星》。

徐克在这部电影中采用了好莱坞制作手法,美式喜剧编剧套路,却又创新性地将西方动漫风的夸张表现力和现实题材融合,彻底呈现出一种“疯”的状态,让观众笑掉大牙。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8)

徐克《鬼马智多星》镜头

影片一经问世便狂扫百万港币,徐克还拿下了当年金马奖的最佳导演。怎么样,艺术造诣和观众口味这不就都兼顾好了吗。随后徐克又一鼓作气完成了续集作品,拿下一千四百万港币的票房。

有了商业资本的徐克,并没有选择继续为商业服务。他的初心是要将自己的“怪”,用到了心心念念的武侠之中,打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林江湖。

1983年,徐克获得一千七百余万元的投资,拍摄《蜀山:新蜀山剑侠》。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徐克将五百万字的原著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当时特效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全靠想象力,竟然用仅有的特效,还原了原著怪力乱神的世界。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9)

徐克电影《蜀山:新蜀山剑侠》镜头

谁曾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能运用一千六百多个特技镜头为观众提供神魔乱斗情节,惊掉人们的下巴;谁曾想,那时的江湖就有导演创新出御剑飞行,运“气”打斗等武林套路,一直到现在导演们都只能跟在后面模仿。

《新蜀山剑侠》大卖,有多卖呢?那时候一般电影上一周就下线了,卖相最好的也不过就是20天,《新蜀山剑侠》整整上映了28天,创造了奇迹。

徐克这个“大怪才”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电影的吧!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0)

四、

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坛对电影里“特效”的成见颇深。老派导演认特效即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新生导演则碍于难度不敢尝试。

徐克才不屑于跟他们争论,他只要自己创造出更多突破性的电影,让观众有更多拍手叫好的机会。

因为小有名气,徐克有了更多拍片机会,他的脑洞可以尽情爆炸了!

1987年徐克监制的武侠片《倩女幽魂》系列上映,为香港电影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在葡萄牙,法国等国际影展中大放异彩。其中光怪陆离的特效,更是看得毫无破绽。

还记得堪称童年阴影的兰若寺内的干尸吗?徐克用超强的毅力将每一个干尸的细节部分都运用特效雕刻的十分逼真。

还有反派姥姥的长舌,除去使用电脑特效制作外,还搭配了模型摄影。徐克将海绵染色后拼接缝合,拍摄时再让剧务上下拉扯。

《倩女幽魂》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1)

堪称绝代风华的两个主演:王祖贤,张国荣

徐克于1989年开始筹拍另一部武侠片《笑傲江湖》。徐克本想将影片的指导权交给胡金铨,却又发现自身的创作风格执念愈发凌厉。后来直接跟胡金铨闹翻脸了。

不仅如此,徐克选中了当时还是琼瑶剧美人的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这把金庸给气的,差点跟徐克绝交。

敢于将温婉柔软的林青霞塑打造得这么男性化,还能跟王祖贤谈恋爱的,也只有徐克这个“怪才”了。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2)

林青霞饰演东方不败

你以为徐克就这么点本事吗?当然不!

拍摄《黄飞鸿》时,徐克嫌弃原本规定的佛山无影脚竟然只有一脚,无视地心引力和牛顿定律,又加了6脚上去。

黄飞鸿的正统传人刘家良十分不满说:

这会让三千洪拳弟子笑掉大牙。

徐克不管,改的这7脚,给观众呈现出了热血的顶级视觉体验,《黄飞鸿》系列名垂影史。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3)

李连杰饰演黄飞鸿

1993年徐克拍摄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又拿来一顿改造,结果,原本在观众印象中是清新唯美的故事,借着李碧华的感伤,变成了一个关于男女情欲的故事。

王祖贤,张曼玉,两个顶级女神纠缠在一起,哪里还有男人的份。

徐克真是敢想,敢拍!

抛开故事本身,唯美的画质,对演员的调教,再加上服化道上的昆曲元素,足以吊打现在多少的大导演。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4)

王祖贤,张曼玉《青蛇》

1994年,徐克又看上了古代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用现代都市喜剧爱情的手法拍摄《梁祝》,那缓缓流水,丝竹缭绕,还有一个教书先生的书舍,成了多少人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最后祝英台在梁山伯墓前哭花红妆,素面朝天的一场戏,也是徐克的独具匠心,多少人的眼泪就这样被“骗走”了。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5)

电影《梁祝》截图

五、

到了9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1995年,徐克拍摄了低成本电影《刀》,渴望像当年那样重振香港武侠电影雄风。然而天不随人愿,票房大失利,徐克遭受重创。随后几年,他放弃极具东方美学意味的武侠电影,将目光投转好莱坞市场。然而再次受挫。

千禧年之后,徐克回归东方武侠影片视角,创作了《蜀山:新蜀山剑侠》的姊妹篇:《蜀山传》。运用了一千五百多个特效镜头,群星云集,其本想创作一部带有自己标签的魔幻武侠大片作为“回归之作”,不料却适得其反,影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恶意批评。

随后,徐克又于2005年创作了武侠题材影片《七剑》,渴望借助自己所擅长的武侠题材奋力一搏。遗憾的是再次失败。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6)

张柏芝一人分饰两角

此后几年,徐克苦心钻研新作品狄仁杰系列,2010年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第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上映,观众惊呼自己所熟悉的“武侠怪才”徐克又回来了。那时,徐克已经一头白发。

如今,70岁的徐克还坚守在电影第一线,他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的电影了,更想将自己更多的想象力用在电影中。

徐克还是那么怪,现在大家都叫他“老怪”。

在片场,他永远是最活泼的那一个,武功招式信手拈来;他不在乎穿着,袜子随便穿,以为裤子盖住别人就看不见,直到剧组的人发现,后来他索性袜子全买黑色。

为了拍戏,他可以几天几夜不吃饭、不睡觉,拍完一场戏,演员们都扛不住了,纷纷喊苦,可一看拍出来的效果,惊奇得眼泪都往下掉。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7)

活跃在片场的徐老怪

关于徐克,“怪谈”也很多。

徐克当年拍《笑傲江湖》,请黄沾创作《沧海一声笑》,黄沾写了很多首曲子都被徐克否了,理由是没有写出他理想的江湖侠气。

黄沾很是气愤,当晚喝了酒,大笔一挥,用最简单的古代宫商角徵羽写了一首,大半夜给徐克传真过去,还附言:再不行,别来找我!谁知徐克却大爱这一版本。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8)

徐克、黄沾等合影

早在2000年,李安《卧虎藏龙》大受欢迎,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此后导演们纷纷效仿,徐克却毫无兴趣。

即使后来票房惨拍,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快意恩仇、江湖夜雨。

为什么呢,或许他早已经曾借电影之口告诉了我们——

宏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间一场醉。

你喜欢赤诚的徐克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徐克和他的武侠江湖 和他背后的江湖(19)

怪才徐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