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回国,来到了延安。

毛主席自从1927年与杨开慧母子分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如今快20年过去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依然没有变,当看到毛岸英的那一刻,毛主席非常高兴。

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1)

毛岸英回国后,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毛主席就安排他去乡下体验生活。

毛岸英在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就问父亲认不认识一个叫赤英的人。

毛主席听后,脸色顿时凝重起来,点了点头,说认识,并问毛岸英怎么问起这个人来。

毛岸英道出了实情,不过,他还是先问了父亲,这位赤英到底是谁?

毛主席告诉他说,赤英就是朱老总的女儿朱敏,这个名字是朱老总给她起的小名,后来被送到了苏联学习,可惜失联了,朱老总一直在寻找她,但是如大海捞针一样,一点消息都没有,这回终于有消息了,毛主席也非常高兴。

那么,毛岸英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赤英这个人呢?两人有什么关系?

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2)

1945年6月的一天,毛岸英来到莫斯科红十字协会,准备办理回国手续。为他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与他相识,二人就聊了起来。

无意间,毛岸英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封信,是写给共产国际的,但是当时共产国际已经解散了,估计是写信的人还不知道。

毛岸英就问这位工作人员,这封信是谁写的?工作人员正为这封信而发愁,就对毛岸英说,因为共产国际解散了,这封信就转到我们这里了。

毛岸英听后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工作人员突然抬起头,对毛岸英说,这封信是寄给共产国际的,可是共产国际已经解散了,我们怕有什么急事,就拆开看了,这是一名叫赤英的女孩子,寻找她的中国父亲的,你是中国人,你看看认识这个人吗?

毛岸英拿起了信,信封用工整的俄文书写,是从波兰邮寄过来的。在征得同意后,毛岸英打开信看了一遍,信的落款是赤英,和工作人员说的一样,寻找她的中国父亲。

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3)

不过,这个赤英在信中只写了自己是中国人,在国际儿童院就读过,却没有写父亲的名字,这就很难找了。

毛岸英曾经在国际儿童医院住过,对那里非常熟悉,可是,他反复想了好几遍,也没有想出这个人是谁。他断定,这个人应该是用了化名。

她既然在国际儿童院呆过,那肯定是中国革命者的后代,而且能把信寄到共产国际,那一定不简单,于是,毛岸英就记住了这个名字,并对工作人员说,自己回国之后帮忙打听一下。

毛岸英回到延安后,向父亲说起了这件事,这才知道,原来赤英就是朱老总一直在寻找的女儿朱敏!

毛主席还告诉毛岸英说,五年前,赤英是和李敏还有罗亦农的儿子、烈士王一飞的儿子,一起去的苏联。

后来,毛主席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老总,朱老总也非常激动,就委托毛岸英用俄文给苏联写一封信,请求苏联帮忙寻找朱敏。

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4)

苏联方面收到信后,也非常重视,立即着手相关工作,不久后,这件事便有了着落,找到了朱老总的女儿朱敏。

原来,朱敏到苏联后的第二天,纳粹德国便向苏联发起了进攻,国际儿童院也未能幸免,朱敏不幸被关进了集中营。后来,苏联红军解放了那个集中营,一位接管的红军政委得知她是朱德的女儿,便开始帮她寻找朱德。

那个时候,集中营刚刚解放,还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因此,这位政委在写信的时候很小心,没有写朱敏的真名,也没有写她的父亲是朱德。

后来,这位政委觉得事关重大,在写完这封信的同时,又层层上报,最后上报到了斯大林那里。斯大林得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女儿找到了,也非常高兴,就派人把她从波兰接回了莫斯科,被重新安置在国际儿童院。

就这样,在多方努力下,朱敏终于联系上了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5)

不过,朱敏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选择留在苏联继续学习,朱老总也很支持她,说将来建立新中国,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希望她能在苏联继续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1950年,朱敏回国探亲,毛岸英去找她聊天,朱敏这才知道,她能找到父亲,都是因为毛岸英在无意中看到了她写的那封信,因此,她对毛岸英非常感激。

直到1953年,朱敏在苏联完成了大学学业后,回到了祖国,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后来还创办了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现北京军地专修学院),担任名誉校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俄罗斯政府向朱敏颁发了一枚纪念奖章,表彰她当年在集中营中的英勇表现。

2009年4月13日,朱敏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参考资料:《我的父亲朱德》《我的爷爷朱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