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华大地,记录传奇人文。

大家好,这里是大人文。

笔者是中国九零后作家联谊会副主席,蒋开放先生。

韩寒可以说是中国八零后作家的代表人物,年少出名,轻狂不羁,文风犀利,为数不多有独立思想也能表述清晰出来的八零后作家。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1)

当时许多人把韩寒和郭敬明做成比较,二人都是新概念走出来的。

可惜,现在来看。文学的小径花园郭敬明已经迷失了自己,韩寒还在前进。

2010年7月6日第一版《独唱团》由山西出版社出版,当时分成了限量版与普通版,平装全本128页,定价16元人民币。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2)

第一天面世后,当当网近24小时畅销榜:图书排名第一(数据截至2010年7月8日)

卓越网销售排行榜:图书商品里排第1名 (数据截至2010年7月8日)

而如今郭敬明的《最小说》已然失去了太多读者,据传将近倒闭。郭敬明依靠自己的《最小说》举办了多次“文学之新大奖赛”想复制新概念作文大奖赛,推出一些新人。可惜出现的作家都被郭敬明的最世文化所签约,而后就在上海郭敬明的公司,慢慢,慢慢变成了普通人。我想这其中自然有郭敬明应该反思的东西。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3)

不是我们不喜欢文学了,而是我们的青春死了。或者郭敬明笔下的青春,早已经不属于我们。金钱糖衣、资本横流之下的人性已经在他的笔下扭曲发芽,文学不比分为大众或者小众,可惜郭敬明已经形成了自己文学的闭环,想要打破已经过不去自己这关了。

韩寒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我采访过许多九零后的文青朋友们,有人觉得韩寒思想的独立,有人佩服文风犀利的戏谑,有人感叹韩寒本是就是一本好故事。

但是韩寒的作品,基准都是尊重生活。一如贾樟柯先生的电影作品,人性太深,但是他们的作品都不隐藏人性。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4)

当年韩寒崭露头角,在文坛大展拳脚的时候,京圈的文学老炮组团和韩寒在博客打了起嘴仗,韩寒为落下风。最后京圈找来了高晓松。

韩寒只回复了高晓松一句话,二人随后就成了朋友,且高晓松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句话就是:“历史早有定论,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何必再起舞弄清影呢。

到高晓松拍摄《大武生》结束之后,即将上映,不巧高晓松因酒驾而进去了,当时高晓松的上海《大武生》的首映礼,请了许多上海文化界的朋友,只有韩寒一人来到现在支援,当时流行了一句话:搞文学的,靠谱的不多。

回到这本绝版文集《独唱团》上来,本来后续还要发第二期、第三期等,可惜第一期后《独唱团》就再也没有发布新书,据传第二期已经印制了出来,因为出版问题,只能全部打成纸浆,回炉销毁。

而第一期《独唱团》却成为许多人收藏的物品。

闲鱼之上16元定价的《独唱团》二手书,已经高达了一百多元,而限量版的已经绝迹,很难再买到了。

郭敬明最世文学的文学期刊《最小说》网络上一元一本,比比皆是。

《最小说》设计精美、图文并茂、许多都是用日本的原生木浆纸张制作,可惜却如此廉价,不由得感叹:廉价的不是书籍,而是思想。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5)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6)

《独唱团》中罗永浩先生也发表了文章,而恰好书中有一锤子形态,也许文青都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关于稿费:

韩寒认为,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没有独立文格。而中国供稿者的稿费普遍异常的低,是中国产生大量文化垃圾的原因,因此给出高于一般杂志稿费标准数十倍的稿费,希望能真正求得好文章把杂志办成功。以下是韩寒承诺的具体的稿费标准:

封面推荐的原创文章:2000元/1000字。

普通稿件:1000元/1000字。

已发表过的或摘录的文章:500元/1000字。

最差观点和文笔的文章:250元/1000字。

还设有最差观点和文笔的文章两篇到三篇,表示杂志完全不认同作者的观点,杂志认为作者脑残,反人类反常识反正义反自由,杂志也会发表此类并且示众,为了表示和这些人的形象的吻合,所以这类文章的稿费标准是250元/1000字,也是非常高的标准,250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250的诞生也是有成本的。

普通内插照片:1000元/张。

封面或者重要照片:2000-5000元/张。

我们接着来看一下目录:

【文字】

周云蓬:绿皮火车

罗永浩:秋菊男的故事

林少华:为了破碎的鸡蛋

蔡康永:脏话到底脏在哪儿

梁朝辉:摩托日记

兔:给你一些不给一些

欧阳应霁:贴地快感

石康:看哪这人

咪蒙:好疼的金圣叹

王子乔:风在算钱

北山:你们去卅城

火蜥:幸福村

负二:电击敌不过催眠

老王子:合唱

拖把:人人都是谬误家

沈纹:这个夏天你去不了

彭浩翔:耐克来兮(连载)

今淇:一如玫红色的蔷薇之于夏日(连载)

韩寒: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连载)

【摄影】

汤庭:缓梦

日越:流浪者与五星红旗

宁舟浩:单位、干部和机关

韩承烨:米粒般大小的时间点

刘丽杰:另一种片段

艾未未:我脑

严明:我的码头

村里人:乐园

【乐园】

凌小童:EMOTION AND PERSPECTIVE

双麒:臆先生

擦主席:奶溪漫画

爻木木:RED ZEBRA

张慧俊:所有人问所有人插图

谢鹏:THE DARKNESS OUTSIDE NIGHT

【专题】

所有人问所有人:黄健翔;梁文道;余秋雨的助手;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顾世敏;赵忠祥等(后面的不宜展示,发出来估计此文就发不出来了。)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7)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8)

2010年12月27日上午,《独唱团》视觉总监周云哲向凤凰网独家证实了该消息。凤凰网随后联系韩寒助理金女士,其短信回复亦证实了——韩寒《独唱团》操作团队正式解散,第二期中止。

2010年9月1日,《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刊登了一篇名为《Han Han's magazine lacks publisher》的文章,文章中透露,由韩寒创办的杂志《独唱团》第二辑因没有得到审批而被迫推迟上市。据猜测,出版商的规避是致使杂志“难产”的原因。

2010年10月8日,韩寒在表示,《独唱团》第二辑至今没有上市,《独唱团》编辑部的兄弟们都在等着,大家还是在工作,在准备后面第三期、第四期的内容,“我们正在准备明年开始的正式期刊,希望以后可以每月一期地准时出刊,像个大家印象中习惯的那种杂志周期。”

2010年12月26日晚12点,《独唱团》主编马一木在新浪微博正式宣布,《独唱团》第二期中止,团队解散。他说:“岁月长,衣衫薄,同学们,就此别过,我爱你们。”此外,他还表示了歉意:“那些久久等待支持我们的读者,谢谢你们,对不起。那些给我们撰稿的投稿的作者,也谢谢你们,对不起。”

韩寒个人邮箱(韩寒绝版文集独唱团九年后的今天)(9)

笔者不想谈论其中的文章内容,留给没有阅读过的朋友们思考的空间。我不鼓励各位去网下下载该书的内容,应该给这样的书籍文化的尊重,去看实物,去感受笔墨之间的力量。

伟大的时代,最难的是:勇敢的为梦想发声。

你在风中独唱,总要忍受白眼或者接受讥讽。但是独唱者成团,本身就成了伪命题。很难很难,请记住有这么一本只有一期的期刊《独唱团》。

我是九零后写作者蒋开放。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原创作品,转载感谢,摘抄请写出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