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歌咏的是西周时期,江汉一带贵族女子出嫁前,祭祀祖先的一种风俗。

诗经蒌蒿(闲读诗经采蘋贵族女子出嫁前采蘋藻祭祀祖先的诗歌)(1)

这实际上相当于女子成人礼。中国古代,人们是很注重仪式的,认为这是人和神明、和祖先沟通交流的方式。女孩子长大了,要出嫁了,就要到宗庙里,祭祀祖先,也算是给祖先做一个汇报,做一个告别。因为嫁到夫家,就成夫家的人了,和自己娘家成为亲戚了。因此,这个仪式是非常隆重庄严的。

那时候毕竟社会物质财富不很丰富,祭祀的祭品也很简单,就是用从水边采来的水浮萍和藻草,经过烹饪,做成祭品。可见那时物质财富的匮乏。

采集蘋藻的过程也是辛苦的劳动,贵族少女估计不会亲自去采,大多是女奴们去采。即使贵族女子亲自去采,也可能是带着女奴,自己只是做些象征性的辅助劳动。

最后的祭祀的主角,肯定就是贵族女子了,这些采集蘋藻的女奴们是没资格参与的。

因此,这首诗很可能就是女奴们在采蘋藻的时候唱的歌。她们的女主人就要出嫁了,她们为女主人出嫁前祭祀祖宗做准备,也是很开心。我们可以想象到她们一边干活,一边唱歌的欢快情景。

诗经蒌蒿(闲读诗经采蘋贵族女子出嫁前采蘋藻祭祀祖先的诗歌)(2)

原诗: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注释:

蘋〔pín〕:亦称大萍、田字草,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茎横卧在浅水泥中,全草可入药。藻:水藻,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海水和淡水里都有。行潦〔xíng lǎo〕:沟中的流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筥〔jǔ〕:盛物的圆形竹筐。湘:烹煮。锜〔qí〕:古代一种三足的釜。釜〔fǔ〕:古炊器,圆底无足,用以烹煮。尸:执掌,主持。亦指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齐〔zhāi〕:同“斋”,恭敬,庄重。季:少,小,排行最后的。

译文:

去哪里采摘白苹?在南边山涧的溪水边。

去哪里采摘水藻?在那沟渠中的流水边。

用什么盛装它们?用方形的筐和圆形的筥。

用什么烹煮它们?用三足的锜和无足的釜。

在哪里陈设祭品?在宗庙的窗户之下。

谁主持这次祭祀?有位庄重恭敬的少女。

诗经蒌蒿(闲读诗经采蘋贵族女子出嫁前采蘋藻祭祀祖先的诗歌)(3)

这首诗也是采取“赋”的手法,直接对歌咏的内容进行铺陈叙述。叙述的时候,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陈述了采集蘋藻的地点,盛放蘋藻所使用的的工具,烹制蘋藻所使用的的炊具,最后点明谁是这次祭祀的主角。

故事的主角虽然出场最晚,但整个故事都是围绕她展开的。因为女子长大了,要出嫁,所以要祭祀,要告别先人;祭祀需要准备祭品,因此才有采蘋采藻的劳作;采来的蘋藻需要盛放,需要烹制,这是祭祀的准备过程。最后点名祭祀的地点,祭祀的主角。

这首诗完全符合现代影视蒙太奇的手法,就是不停地给读者呈现画面。

第一个画面,一群女孩子在“南涧之滨”采集浮萍的画面,女孩子们青春洋溢的面容和水边绿油油的浮萍相映生辉。

第二个画面,这群女孩子转战那流水潺潺的水沟边,采集水藻,女孩子的欢声笑语,弥漫到乡野天空,融入那漂浮的白云。

第三个画面,镜头切换,院子里那方形的筐子里,圆形的竹篮子里,都盛着鲜嫩的水浮萍和水藻。那是年轻的女奴们劳动的成果。

第四个画面,镜头切换到烹制祭品的过程,三足的“錡”和无足的“釜”,分别烹制着这些水浮萍和水藻。

第五个画面,宗庙的窗户之下,陈设着这些祭祀用的祭品。表明祭祀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做好。

第六个镜头,那个容颜姣好、身材曼妙、神情庄重、心怀恭敬的待嫁女子出现了,她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她要向祖宗汇报,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要嫁为人妇了,感谢祖宗在天之灵的护佑。

这首诗就是用设问的修辞方式,通过一个个画面的呈现,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了。

诗经蒌蒿(闲读诗经采蘋贵族女子出嫁前采蘋藻祭祀祖先的诗歌)(4)

这首诗不同于其它诗歌那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通过复沓重叠强化主题,而是采取故事层层推进、层层展开的方式,按照故事发展逻辑,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节奏舒缓,气氛欢快。读着这首诗,我们的心情也会受到感染,女孩子出嫁前的成人礼,原来如此轻松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