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冬天很冷,大雪一场接一场地下,屋檐上时常挂着长长的冰棱。我钻在屋子里听到邻居家的憨妮站在大门口喊我名字,便跑出去跟她玩。憨妮比我大两岁,她经常用木棍敲打屋檐下的冰棱,我俩站在雪地里一人一根“咯嘣咯嘣”地吃,等听到憨妮奶奶颤着小脚走路的声音,我俩再飞跑到大门外,躲在角落里继续吃“冰棍”。有时冷不丁被憨妮奶奶逮住,“哎呦,我的小祖宗,牙不想要了吗?”然后一只手牵着一个,把我俩拽进屋内,拉到火炉边烤火,再把我们半湿的棉鞋脱下,挂在火炉旁烟囱上烤。“不许再出去挨冻了,一会儿我给你们烤地瓜吃。”这是我们最盼望的事儿。只见憨妮奶奶取出铁架子架在炉火上,将地瓜切片摊在铁架子上的箅子上慢慢烤。馋嘴的孩子想吃到烤熟的地瓜可得耐心地等,等地瓜烤熟了,趁热吃,烫嘴的烤地瓜才香味儿最浓,所以谁也不敢离开,巴巴坐在炉子旁等着。有时憨妮奶奶还会给我们烤黑粉皮儿,直接把黑粉皮儿放在炉火上,等黑粉皮儿“兹拉兹拉”烤出花儿来了,再烤一下反面,薄薄的一张粉皮儿转眼就烤得鼓鼓的,咬在嘴里酥脆酥脆,别提多香了。

繁星春水里的傍晚(繁星炉火上的冬天)(1)

图片来自CFP

小时候的炉火真是馋孩子的魔法师,煎饼、馒头都可以放在火上烤。母亲还经常在火上烤小鱼干儿,烤鱼的香味儿能飘出半条街。一家人吃完饭闲聊时,随便丢几颗花生在炉盖上,边烤边吃。

那时的冬天总有黄河岸边的农民来这里讨饭,他们通常站在大门口高喊:“大娘,给口饭吃吧。”憨妮飞快地跑进屋告诉奶奶,有人来讨饭了。憨妮奶奶便打发憨妮送出一个馒头或几个煎饼。一天,下着大雪,来了个讨饭的,憨妮送给她干粮后,又拉着她的衣角说:“进屋来烤烤火暖和一下吧。”讨饭的人忙推辞:“不用,不用,给口吃的就不错了。”憨妮奶奶见状也邀讨饭的进屋暖和一下,把讨饭者让到火炉旁,唠一会儿家常,无非说家在哪里,今年受灾了地里没有收成之类的话,等讨饭者烤暖和了,起身告辞,憨妮将她送到大门口,还不忘说一句:“可要再来呀。”哪有让一个讨饭的人再来的道理,憨妮这句傻话儿被笑传了半个村庄。

憨妮的那句傻话还真就应验了。几年后,讨饭的又来了,一家人赶着驴车,拉着一车农特产来憨妮家,还是围着当年的炉火,谈的话题却不同了,这几年丰收了,日子越过越好……憨妮家的屋子里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乡邻,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小火炉。

作者:马海霞 来源: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