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20世纪初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一部跨越半百的渭河底层人民的血泪史,《白鹿原》以上帝视角俯瞰这一切,悲壮而决绝。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

何启治曾说:

《白鹿原》整个的艺术基调是凝重、悲壮的,读来让人深深感叹人生的变幻莫测和历史的沧桑无情。

历史的厚重、人民的苦辣辛酸在白鹿原上一一展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辽阔的渭河平原上一一上演;欲望的抑制与反抗,权利的争夺和破灭也同样悲鸣,《白鹿原》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种真实到可怕的历史写照。

今天,从《白鹿原》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田小娥出发,通过她的三段感情经历,揭露那个时代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2)

欲望的抑制,人性的贪婪

田小娥出身农民,而在那个年代,农民既是悲苦,也因此田小娥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蒙上了晦涩的阴影,注定摆脱不了被卖身的宿命。

终于,在一个女孩子最好的年纪,田小娥被父亲卖给了当地的郭财东当小妾,此时她的人生已然发生了变化,她不再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是被当做物品进行讨价还价,贪婪的父亲得到了一大笔钱财,而可怜的田小娥却从此坠入了“人间炼狱”。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3)

田小娥是不幸的。

如果郭举人能够一视同仁,那么对于田小娥来说,尚且还能接受,可是软弱的郭举人被大女人操控,俨然活成了一个行尸走肉,就连何时行房和如何行房都被一一监控:

“大老婆给举人定下严格的法纪,每月逢一进入小女人的厢房去逍遥一回,事完之后必须回到窑洞......”

如花似玉、正值青春年少的田小娥并没有受到郭举人的过分宠爱,荷尔蒙的爆发则让其煎熬难耐,然而就在欲望得到遏制的同时,封建迷信残留下的恶瘤也同样折磨着田小娥。

为了能够品尝所谓的人间美味“泡枣”,他将田小娥再一次当成了工具;为了能够所谓的延年益寿,他们将罪恶之手伸向一个被卖身的悲苦女人:

“每天晚上给女人的那个地方塞进去三个干枣,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掏出来淘洗干净,送给郭举人空腹吃下”

田小娥被当成了制药器、泄欲的工具,内心的欲望一再被压制,而郭举人和其大女人却丝毫不会放过这个用金钱买回的女人,人性的贪婪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田小娥也迫于生存的压力,安稳求生,作为女人的原始欲望和尊严被无限践踏。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4)

恩格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种权衡利害的婚姻,在两种场合都往往变为最粗鄙的MY,有时是双方的,而以妻子为最通常妻子和普通的CJ不同之处,只在于她不是像雇佣女工做计件工作那样出租自己的身体,而是把身体一次永远出卖为奴隶所以,傅立叶的一句话,可适用于一切权衡利害的婚姻,他说正如在文法上两个否定构成一个肯定一样,在婚姻道德上两个MY则算作一个美德。

一语道破田小娥悲惨的人生第一次爱情,然而她并没有失去希望。

在被郭财东纳为小妾、沦为工具的那段时间,田小娥虽然在精神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抑制,但是她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对爱情的敬畏,作为20世纪初女性人物的代表,她满眼泪水却依旧相信明天。

田小娥的爱情观在那个时候可见一斑,相信爱情甜美如初的少女在经历“渣男”的折磨后依旧相信爱情,原始欲望的抑制和累积让她在高深院府之中渴望一个坚实的臂膀,即使被封建、被人性、被丑恶伤害的体无完肤,也依旧仰望星空。

人性的美好和丑恶在她身上互相交织,本能的渴望和无情的抑制在她身上多次反复,在人生的第一段感情经历中,她将美好的情感初寄给财主,可是得到却是百般羞辱,所以这一阶段,田小娥是痛苦的。

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田小娥进入常人无法进入的高深府苑,本身来说是一种福气,只是这种福气夹杂着悲悯,让涉世未深的田小娥进入矛盾、纠缠、悲鸣的甜美陷阱。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5)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6)

欲望的迸发,悲情的开始

终于,田小娥等来了黑娃。

健壮如牛的黑娃满足了田小娥对于男人几乎所有的欲望,坚实的胸膛、健硕的肌肉以及满心的热血都让原始欲望被囚禁良久的田小娥眼前一亮:

“小女人转身回到厨房又端来了小米稀饭,黑娃看见她省去了条盘,双手托着走来了,黑娃连忙站起来去接,四只手交叉在一只黄色大碗上,黑娃的手指触到了钩在碗底的小女人的手指......”

对于这一次接触,田小娥蓄谋已久,而对于黑娃来说却突如其来,但是那种内心的躁动、欲望的迸发却一发不可收拾,而也正如书中所说:黑娃和这个女人的全部有幸和不幸,就是从递饭时破例废掉条盘开始的。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7)

而从那次亲密接触之后,黑娃深深迷上了眼前的这个婀娜的女人,温热的胸脯、香甜的舌尖、迷人的身段都让他魂牵梦绕,而田小娥在黑娃接受自己的指引后,之前所抑制的欲望也一再迸发出来,那个时候,她想到的只是甜美的爱情,而不曾想这竟然成为她此后悲情一生的缩影。

田小娥在与黑娃结合之前,她委屈却并不放荡,所以她不是一个生性放荡之人,她在黑娃面前的一切放肆,都不过是过往岁月压抑的反扑,和一丁点的一见钟情,而也就在这个时候,田小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正面的反抗:

大女人每天晚上来看着她把三只干枣塞进下体才走,她后来想出了报复的办法,把干枣再掏出来扔到尿盆里,“他吃的枣就是我用尿泡下的”

如果说之前的所有种种都是小心翼翼的试探,那么这一次就是田小娥内心的觉醒,封建礼制下她猪狗不如,而在遇到黑娃、尝到爱情的甜蜜的时候终于萌生了要反抗的念头,人性之光在这一刻闪闪发光。

而后两人双双被发现,黑娃逃脱躲过一劫,而田小娥则被“游街示众”,被休之后送回了老家,好在因缘巧合两人再一次相遇,黑娃巧施计策,带着田小娥回到了白鹿原。

虽然两人重逢,但是也让我们深深的知道那个时代反抗的代价之大,揽活的黑娃可以一走了之,可是对于男权社会下的女人来说,毫无疑问的成为最合适的牺牲品,欲望的爆发换来的并不是幸福的生活,而是悲情的开始。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8)

田小娥瞬间从一个封建财主家的小妾变成了一个自由恋爱的大女人,身份的转变让人欣喜,可是本质的毫未改变则让人叹惋,封建思想的道德伦理已经深入其骨髓,想要摆脱又何其之难?

田小娥是幸运的,黑娃带她逃离苦海,但是她同样也是不幸的,黑娃带她回到了白鹿原。

族人的流言蜚语、族长的顽固不化、鹿三的痛骂让这一对刚脱离苦海的苦命鸳鸯再一次遭受到了打击,鹿三以断绝父子关系来威胁黑娃放弃田小娥,白嘉轩也更是不让其进祠堂表明态度。

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黑娃也开始了自己的反抗,而这一次他反抗的不仅仅是白嘉轩和自己的亲爸鹿三,而是整个封建世俗,欲望的迸发让其充满了斗志,而心爱女人的爱抚和反抗则更加加深了黑娃要闹出一番天地的决心。

“黑娃从“农讲所”培训回来,在白鹿原上掀起了一场风暴,那些议论黑娃三纲五常的白嘉轩鹿子霖田福贤以及一切或穷或富的庄稼人,全部对他刮目相看......”

黑娃的所作所为田小娥看在眼里,她欣慰自己的男人是个有能耐的人,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黑娃起事失败后,她成了最大的替罪羊。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9)

“田小娥惨叫一声就再也叫不出,披头散发吊在空中,一直小巧的尖头上绣着一朵小花的鞋子掉落下来......”

从此在白鹿原,她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荡妇,是黑娃从那不堪的地方捞回来的浪女,也就从此预示着她此后的所有反抗和呐喊只能是徒劳无功,命运的悲剧、封建的压迫、吃人的乡约将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活生生逼迫成为了一个怨妇、荡妇、浪妇。

田小娥第二段感情经历,也就是和黑娃在一起的时间里,她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脱离苦海、自由恋爱、在破旧的砖窑终于过上了自己的日子,可是不幸却也如约而至,黑娃逃离、自己受辱、诬陷嘲讽。

欲望的迸发点燃了小娥的心,给了她生的希望,而悲情一生的开端——走上白鹿原那个封建礼教浓重到无法呼吸的地方,就注定了此生不能安稳,以至于后来被残忍杀死。

封建世俗是吃人的恶魔,那里容不下她的希望和自由,人性之中盲从、贪婪、自私自利的丑陋在白鹿原的各色人等身上尽数表现。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0)

正如东野圭吾所说: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深以为然,太阳会刺伤眼睛,而人心则会杀人,很不幸田小娥成为了那个时候对于女性歧视、看贱的牺牲品,而也是从那之后,田小娥觉得此生无望,才真正成为了大家口中所认知正确的荡妇、淫妇。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1)

欲望的幻灭、人性的澎张

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情感经历中,田小娥遇到了两个男人——白孝文和鹿子霖。

因为黑娃农协失败慌忙逃窜,为了救下自己在白鹿原上活下去唯一的希望,田小娥走投无路,最终找到了鹿子霖帮忙,然而“人面兽心”的鹿子霖表面应承的背后,则盘算着一场大阴谋。

为了让原上混乱夺取族长之位,他引导瞎子去骚扰田小娥;为了让白嘉轩颜面尽失,他将田小娥压上祠堂:

这就是你白嘉轩所信任的黑娃带回来的“骚货”,简直丢脸。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2)

而随后则钻进了田小娥的窑洞,百般抚慰下,又不容反抗地压在了田小娥身上,迷迷糊糊间就成了她的第三个男人。

苦情的田小娥也许永远也不会想到,那个爬进她窑洞、占有她的鹿子霖,就是白天在祠堂义正言辞的鹿乡约,她所以为的救命稻草,到头来不过是推她下水的恶魔。

如果鹿子霖只是把田小娥当成他欲望发泄的工具,那他只能是混账和可耻,却还未到恶毒的份上,然而,鹿子霖想得到的并非只是田小娥的身子,在鹿子霖的心中,得到田小娥固然重要,但是终极目标白嘉轩才是他心中的最大执念。

于是一场河边洗衣的偶遇,一个欲望被抑制的白孝文鬼使神差地走近了田小娥的生活,一个是被白嘉轩恨铁不成钢懦弱的男人,一个是白嘉轩瞧不起的浪荡女人,两个人走到一起既是偶然,也是鹿子霖万般设计下的必然。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3)

而这段不清不白的关系对于田小娥来说,是同病相怜的疾苦下促就的一段孽缘,而对于白孝文来说,他舍弃光明的前途,与田小娥坠入深渊,在他人眼里看来,这是深渊,而在他眼里,是独有的一方乐土,他们彼此被救赎。

然而白鹿村并容不下他们,尤其当白嘉轩知道自己的儿子与这种货色纠缠在一起的时候,田小娥的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一次她的欲望已经破灭,也没有了反抗的勇气,而白孝文他所反抗的不过是父权,并无意义。

封建世俗的礼教、白孝文生死边缘的“宁死不屈”、黑娃一去不再回的失落、白嘉轩恨之入骨的恶意、鹿三最后的那一刀都是杀死田小娥的凶手,或者说每一个人都是凶手。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4)

以至于后来,田小娥附身鹿三,发出来悲鸣而决绝的呐喊:

我到白鹿村惹了谁了?我没偷掏旁人一朵棉花,没偷扯旁人一把麦秸柴禾,我没骂过一个长辈人,也没搡戳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

族长不准俺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着还不容让俺呢?大呀,俺进你屋你不认,俺出你屋没拿一把米也没分一根蒿子棒棒儿,你咋么着还要拿梭镖刃子捅俺一刀?大呀,你好狠心…

田小娥的死是悲剧,也是一场封建礼制下妇女抗争的惨剧,“风流半生”最后被人挫骨扬灰,灵魂被镇在六层塔下,被当做妖孽。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如果说前者是快刀子杀人,一剑封喉,那么最后在窑洞中流干血液的时刻,那种心如死灰的感觉就是钝刀子杀人,无声无息,内心的荒凉却不足为外人道也。

田小娥最后的一段情感经历,多半是早已失去了爱的希望,而性变成了她唯一的武器,她用身体换来慰藉,却并没有换来解脱,被众人辱骂、被多人蹂躏的她早已成为行尸走肉。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5)

欲望和生存、斗争与安稳,在那个激荡的年代,变成了一种常态,于是死亡反而变成了一种解脱,在这样千年传承的男权社会里,女性毫无话语权,她们是沉默的那一群,她们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无意识群体。或许她们中有人反抗过、有人呐喊过,又有更多人只能低在泥土里呻吟,但终归她们都是被忘却的那些,她们的话语,几乎从来没有被人听见。

爱情成为了一种奢望,但是讽刺的是,白鹿原的开头竟然这样写到: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6)

最真实的命运,最残酷的人性

细数田小娥一生的三段情感经历,其实也已经将整部小说看完品尽,而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郭举人的变相买卖是田小娥的情窦初开,却晦涩和苦闷;黑娃的坚实胸膛是田小娥情欲的开端,刺激却悲情;鹿子霖和白孝文则是田小娥爱情欲望的高潮,不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悲壮而邪恶。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7)

在这不长的一生里,田小娥的爱情观也是始终在变化,从满怀希望到渴望安稳,从对爱情绝望到沦为荡妇,她一生所经历的四个男人,也许只有白孝文和黑娃才是真正的爱她,只是黑娃属于原始欲望抑制下的突破口,而白孝文则是悲惨岁月里的相互取暖。

正如人们所说:

白鹿原上的二代们,前仆后继去为了他们所认识的“自由”和“新世界”而打破一切,可谁有又知道奋斗和疯狂的界限在哪里?白嘉轩努力一辈子去维持他所认同的“秩序”,却并不知这样的秩序合不合理,而女性人物悲惨命运的缩影,恰恰就藏在所谓的“秩序”中。

从田小娥悲情的一生看出一个时代的世态炎凉,从她的三段情感经历,可以听见一个旧社会女性的撕扯和呐喊,《白鹿原》的冷酷之处就在于,他一点一点、似滴着血地让你看,田小娥是怎样剥离、被剥离了一切,怎样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鬼。

人性的贪婪、无知、愚昧可见一斑。

白鹿原田小娥的性格特点(白鹿原田小娥悲情一生)(18)

参考资料:

《白鹿原》、《田小娥:性与血的反抗》、《恶之花——浅析《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