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重要吗?VUCA时代,还需要战略吗?

是不是有点像辩论赛题目?一提到“战略”,自然就会分野成正反两方,先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1)

在这场辩论赛中,您持怎样的观点?赞同哪一方呢?您可能也着急听我的观点,结论放最后再说。我们先一起对这道题,进行逻辑拆解:

1.什么是VUCA?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有多大?

2.什么是战略?在经营中扮演怎样的作用?

3.VUCA时代,应该如何更好的制定战略?

以上三个问题,学术界均已有大量的研究,本文“述而不作”,综述一下相关大咖教授们的观点。

什么是VUCA?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有多大?

VUCA的溯源与正解

相信很多读这篇文章的同学对VUCA并不陌生,对溯源与正解,我引用MBA智库百科中的文字,不做过多赘述,同学可以阅读如下:

VUCA是四个单词的缩写,代表了四种状态,它们分别是:Volatile 不稳定、Uncertain 不确定、Complex 复杂、和Ambiguous 模糊。

VUCA这一概念最早在1991年由美军提出,用以描述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呈现的不稳定、不确定、复杂且形式模糊的状态。但直到2001年911事件后这一缩写才真正被确定,也是此时VUCA走进了公众视野。与此同时,VUCA也被一些商业领袖借鉴,用来指导集团的战略方向制定,以便集团能够跟上,且适应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模糊的未来商业环境。

三届Pulitzer Prizes 获奖者(现终身评委),前 the New York Times 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Tomas Loren Friedman 在The World is Flat一书中提到当今企业面临的挑战无法回避,甚至无法被预测。如若企业缺乏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则会被变化所超越,从而落入败局。

思想家、N.E.W.S. 创始人 Aviad Goz 也曾提出,VUCA时代的多变表现出具有跳跃性和震荡性的特点。诸如我们现今所见的信息爆炸,突发事件频发,资源紧缺等都反映了这些特点。作为组织领导者,需要让企业未雨绸缪,具备灵活调整方向的能力,以积极应对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

——摘自MBA智库百科

也可以仔细辨析一下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2)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3)

重新定义VUCA

相比VUCA的原意和正解,我倒是更喜欢北京大学路江涌教授在《共演战略,2018》对VUCA的重新定义,他采用了战略分析常用的“2×2矩阵”并结合了东方哲思词汇,可谓中西合璧,深入浅出。他提出,VUCA并不仅仅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映射。这种动态视角下的分类方式,对我们思考企业战略制定,非常有帮助。

他将企业发展分为“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两个维度,“2×2矩阵”用的非常精彩的四个词,很好理解,拍案叫绝。简单解释如下: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4)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5)

以上四种状态,如果再演化一层——技术、企业等,从动态发展的视角,都可以在矩阵找到相应的位置。例如:商业角度下,“比特币”属于那个象限?“大起大落” “生死未卜”——混沌;自动驾驶技术呢?目前已是“方向明朗”但“一波三折”——动荡;而电力、水利这样稳定成熟的产业,则是一种相对恒常的状态。因此可以推断,不同行业由于成熟度不同,VUCA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看企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是不同的。创业型企业混沌未开,快速增长行业的发展型企业存在各种可能性和动荡,在成熟行业中龙头企业相对稳定。这样,同学们忽然发现,和1959年马森·海尔瑞(Mason·Haire,1959)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完美实现对接。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6)

综上所述,在静态视角下,互联网时代,外部环境难以预测,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用户要求越来越苛刻,这是外部环境VUCA下的最好诠释。但换成动态视角,每个行业、每个企业、企业发展阶段,面临的变化性和挑战性也是千壤之别。因此我们所听到战略无用了、快速试错论,多是发生在企业初创阶段(创业公司)、或是快速成长行业(互联网行业)。当这些行业近期稳定发展期、当这些企业长大了,又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发出不同的声音。

什么是战略?在经营中扮演怎样的作用?

什么是战略?迈克·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系列最有影响力的文章中都讨论过这个问题。其中,以1996年11月发表的《什么是战略》影响力最大,这篇论文是迈克•波特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部曲后,对“战略”的总结性论述,也是一篇针对战略能力学派观点批驳的檄文,是《哈佛商业评论》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最重要的文章,被学术界公评为“管理史上的经典之作”。

论文核心观点:运营效益和战略是企业取得卓越绩效的两大关键因素。人们未能分清两者的区别,真正战略应是创造竞争优势,并使竞争优势得以长久维系的普遍原则。应是以竞争定位为核心,对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建立企业活动独特的配称(Fit)。

文中,他提出了优秀企业战略的5个条件:(1)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2)特定的价值链(3)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取舍抉择(4)价值链的协调性(5)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文中波特也指出了一个卓越领导者的战略责任,引用原文如下:

制定或重组一个清晰的战略是一项挑战,它对由人构成的组织挑战很大,因此要仰赖组织的领导者。因为组织中有很多力量反对选择取舍,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睿智的框架去指导战略。除此以外,愿意做出选择的强有力的领导者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高管理层不仅仅是各个职能部门的总管家,其核心任务是战略:界定并传播企业的独特定位,做出取舍,在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起配称。……改善运营效益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运营效益涉及的是在任何不存在取舍的活动中的持续改进。

……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发生了很大的结构性变化,那么它就可能必须改变自己的战略。实际上,新的战略定位常常是因为行业的变化而出现的,而那些没有历史束缚的新进入者往往更容易占据新的战略定位。然而,企业选择新的定位后,就应该寻找新的取舍,建立一套新的互补性的活动系统,进而获得可持续优势。

跨出经济学领域,战略思想家也是类似的见解。引用一段美国战略思想家勒特韦克(Edward N. Luttwak)的观点:

……实际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系统或者远见的思想家。(问题解决者) 是把复杂的现象加以简化,把个别问题孤立起来,然后再来寻求解决方法。

但战略所要求的方法恰好与此相反,战略要求把许多个别问题纳入一个系统之中,并拟定长期计划以解决整个问题。战略思维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全体性。

综上所诉,战略解决的是方向性和系统性问题,而非运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洞察机遇、确定方向,大胆取舍,而后在前行中“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和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再不断总结、反思,回顾和优化战略,建立一整套环环相扣、相得益彰的活动配称(Fit),建立对模仿者的壁垒,从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

VUCA时代,如何更好的制定战略?

由上文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1)不同生命周期行业、企业面临的VUCA程度是不同的;(2)越是行业经历巨变,企业经营者约需要进行方向性、系统性的思考。

VUCA时代,如何更有效的制定企业战略呢?是该想起楚再行动,还是应广泛探索、小心求证,先跑通一个MVP,再放大复制呢?对于以上问题,大咖们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在此,给大家介绍波士顿咨询的“战略方程式”模型。这个模型又被称为“新BCG矩阵”。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7)

对大名鼎鼎的“波士顿矩阵(BCG矩阵)”,大家应该不陌生,“明星/金牛/问题/瘦狗”你的业务在哪个象限?这个模型是波士顿咨询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1915~1992)上世纪60年代伟大创造。

时隔半个多世纪,波士顿咨询又推出了新BCG矩阵,打破沉寂已久的战略理论界。2016年,BCG资深合伙人马丁·里维斯(Martin Reeves)等,出版了《战略的本质》一书(书名的翻译不够贴切,原书英文名更加体现其精髓——Your Strategy Needs A Strategy(直译为:你的战略需要战略)创造了一种建立在诸多战略理论之上的理论体系,背后应用层仍然是经典战略理论。

下图是60多年来,战略理论和流派的增长图,真可谓汗牛充栋,流派错综复杂。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8)

《战略的本质》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分类方式,对2014年之前的战略理论,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归纳成5种模式:经典型战略、适应性战略、愿景型战略、塑造型战略、重塑型战略,然后用一个“2×2矩阵”作为场景框架,这个矩阵命名为“战略调色板”,可以说调和、融汇了战略理论60年来诸多学派的理论和战略设计方法,并整合在企业环境场景的框架下。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9)

“战略调色板”提出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可以进行如下2个步骤:

STEP1: 环境感知

首先企业问自己两个问题:(1)纵轴:企业所在的行业商业环境的变化是否具备“可预测性”?(2)横轴:您的企业能否通过独立/合作重塑所在行业的商业环境?通过如上的两个问题,看看您归属在四象限哪个象限?

STEP2: 选择战略

根据您所在的位置,从如下四种战略中进行选择

1.经典型战略 |做大:按照经典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规划—执行”;

2.适应型战略|求快:按照《精益创业》,快速试错,跑通MVP,然后推广放大;

3.愿景型战略|抢先:“识别机会—建立愿景—草拟规划—推广愿景”;

4.塑造型战略|跨越式和谐发展阶段

当然还有第五种处境,企业面对的环境非常严苛,内忧外患,这时选择第5种。

5.重塑型战略|求存:“应对危机—收缩节约—变革增长”

书中对以上5种战略的“适用情境、行业特征、战略分析步骤、典型案例”都有非常深入的论述,在此,我不做一一的详细介绍。有感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原著。

下图:以“经典型战略”为例,书中的详细介绍总结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10)

综上所述,在企业面对外部环境的严苛性不同,所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战略规划方式。

企业初创期,往往面对非常严苛的外部环境,生死未卜,这时经常会采用“适应型/愿景型”战略,即我们常说的快速试错、敏捷迭代,为实现梦想,死磕到底;

★ 快速发展期,可以采用“经典型/塑造型”战略,通过分析、规划、执行,或创建平台和生态迅速实现扩展和发展;

★ 衰退涅槃期,需采用“重塑型/愿景型”战略,通过节约紧缩,推动变革,推动企业的涅槃重生。

结论

VUCA时代,还需要战略吗?

经由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战略是企业的方向性选择,和建立系统性构建配称;

企业不能言必称战略,“营销战略/数字化战略/人才战略……”把这些经营中运营视角下的各种问题解决,大多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战略。真正的企业战略,是企业方向性的选择,以及为建立企业竞争壁垒,所建立的企业价值链上的一系列连贯性活动的配称。

2.当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企业需要对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越是外部环境变化,或是因颠覆性技术导致行业结构巨变,企业则越是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战略,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运用系统思考,找到致胜的策略方针,以及构建基于战略一套企业运作系统

3.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诚然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链接方式,因此企业经营环节的复杂性、变化性陡然增加;但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笼统的说世界都VUCA了,需要保持动态的、相对的角度看待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差异性。

4.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时,需要基于“所处环境/情境,企业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选择

战略理论研究,也是成长的过程,在60年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涌现了各种理论。互联网创业企业所推崇的“快速试错、敏捷迭代”的方式,本身也是战略规划理论长河的一个分支——适应性战略。因此,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时,需要基于“所处环境/情境,企业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1.《战略的本质 : 复杂商业环境中的最优战略》[美] 马丁·里维斯[挪] 纳特·汉拿斯[印] 詹美贾亚·辛哈/ 中信出版社

2.《共演战略 : 重新定义企业生命周期》路江涌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8-4-2

3.《战略研究入门》纽先钟/文汇出版社/2018-9

4.《竞争战略论》琼·玛格丽塔著 蒋宗强译/中信出版社2012.11

5.《什么是战略》迈克·波特/哈佛商业评论1996.11-12月号


本文作者:王佐元老师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11)

★竞越课程设计中心总经理

★资深学习设计、课程设计专家

★资深管理/领导力领域专家

★竞越自主版权课程设计者

★100 企业定制化课程/学习项目经验

相关课程推荐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12)

咨询报名,扫码了解更多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13)

vuca时代的新晋管理者(深度好文VUCA时代)(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