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1)

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 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卿大夫奏《采蘋,士奏《采蘩》。掌鼙鼓、缦乐。 笙师,掌教龠竽、笙、埙、籥、箫、篪、笛、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及丧,奉而藏之。大旅,则陈之。

【译】磬师掌管教授敲击编磬、编钟,教授配合缦乐、燕乐演奏的钟磬。凡举行祭祀,演奏缦乐。钟师掌管敲击钟镩。凡演奏音乐,击钟鼓演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诫夏》、《骜夏》。凡举行祭祀、飨礼或食礼,就演奏燕乐。凡举行射礼,王射时奏《驺虞》,诸侯射时奏《狸首》,卿大夫射时奏《采蓣》,士射时奏《采蘩》。掌管敲击应鼙,磬师演奏缦乐时就敲击应鼙以相和。笙师掌管教授吹奏竽、笙、埙、籥、箫、篪、篷、管,撞击牍、应、雅,以教授配合演奏《陔夏》之乐的节奏。凡举行祭祀、飨礼或食礼,供给所需的与钟声相应和的笙乐。演奏燕乐时也这样做。有大丧时,陈设所掌管而用以随葬的乐器,到下葬的时候奉送这些乐器到墓穴而藏入椁中。举行大旅祭时,就陈设所掌管的乐器。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2)

鏄师掌金奏之鼓。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飨食、宾射,亦如之。军大献,则鼓其恺乐。凡军之夜三鼜,皆鼓之。守鼜,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凡祭祀、宾客,舞其燕乐。籥师掌教国子舞羽、龠籥。祭祀则鼓羽龠之舞。宾客飨食,则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 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昼,击土鼓,龠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龠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龠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译】鏄师掌管演奏钟铸时敲击晋鼓。凡举行祭祀,击晋鼓配合钟铸演奏。举行飨礼、食礼和宾射礼也这样做。出征凯旋而大献战功时,击鼓配合演奏凯旋之乐。凡军营中巡夜,三次譬鼓都由铸师负责敲击,王宫日常守备的譬鼓也负责敲击。有大丧时,陈设所掌管而用以随葬的乐器,并奉送到墓地而藏入椁中。韎师掌管教授东夷舞乐,祭祀时就率领属下跳东夷舞。举行大飨礼时也这样。旄人掌管教授从民间选拔出来的善于舞乐的人,教授四夷舞乐。凡从四方选出从事舞乐的人都隶属于旄人。凡举行祭祀或招待宾客,在演奏燕乐时使所统领的四方从事舞蹈者表演四夷舞乐。籥师掌管教国子持羽吹籥而舞。举行祭祀时就击鼓作为舞羽籥之舞的节奏。招待宾客举行飨礼或食礼时也这样做。有大丧时,陈设所掌管而用以随葬的乐器,并奉送到墓地而藏入椁中。籥章掌管击土鼓和吹豳籥。春二月,白天敲击土鼓,吹奏豳诗,以迎接暑气的到来。秋八月,夜间迎接寒气的到来也这样做。凡国中向田祖祈求丰年,就吹奏豳雅,敲击土鼓,以使田畯快乐。国中举行蜡祭,就吹奏豳颂,敲击土鼓,以祈使老而疲劳的万物得到休息。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3)

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龠而歌之。燕,亦如之。典庸器掌藏乐器庸器。及祭祀,帅其属而设荀虡,陈庸器。飨食、宾射,亦如之。大丧,廞荀虡。 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宾飨,亦如之。大丧,廞舞器。及葬,奉而藏之。

【译】鞮鞻氏掌管四夷的舞乐及其歌唱,举行祭祀时就吹管、籥伴奏歌唱,举行燕礼时也这样做。典庸器掌管收藏乐器和庸器。到祭祀的时候,率领属吏陈设笱虞,陈列庸器。举行飨礼、食礼和宾射礼时也这样做。有大丧时,陈设用以随葬的笋虞。司干掌管授予和收藏舞蹈器具。举行祭祀时,舞蹈者排列好之后,就授予他们舞器,舞蹈完毕后再接受舞器而收藏。招待宾客举行大飨礼时也这样做。有大丧时,陈列用以随葬的舞器,到下葬时奉送到墓地并藏入椁中。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4)

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日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廖。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眡高作龟。大祭祀,则眡高命龟。凡小事,莅卜。国大迁、大师,则贞龟。凡旅,陈龟。凡丧事,命龟。

【译】大卜掌管对于三类兆象的占卜法:一是玉兆,二是瓦兆,三是原兆。它们基本的兆象之体,都有一百二十种,它们的繇辞都有一千二百条。掌管三种《易》书的占筮法:一是《连山》,二是《归藏》,三是《周易》。它们的经卦都有八卦,它们的重卦都有六十四卦。掌管三种梦书的占梦法:一是《致梦》,二是《觭梦》三是《咸陟》。它们[所记载的]基本占法有十种,又变化出九十种占法。根据国家大事制作八个方面的命龟辞:一是有关征伐,二是有关天象,三是有关赐予,四是有关谋议,五是有关事情果能成功与否,六是有关到达与否,七是有关下雨与否,八是有关病好与否。借用这八个方面的命辞,帮助三类兆象、三种《易》书和三种梦书之占,以观察国家的吉凶,如果不吉就香诉王采取挽救国政的措施。凡国家有大事要贞问,如占卜立新君,占卜大分封,就指示龟甲高起的部位给大宗伯看并在此处凿眼以便灼烤。举行大祭祀,就指示龟甲高起的部位给大宗伯看并发布命龟辞。凡占问小事,就代大宗伯临视卜事。国都大迁移,或进行大征伐,就端正地把龟甲放置在卜位上。凡占卜举行旅祭,就把龟甲陈放出来。凡占卜丧事,就发布命龟辞。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5)

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光。凡卜事,眡高,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祭祀先卜。若有祭事,则奉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译】卜师掌管占卜时拿出龟卜的四篇兆书:一是《方兆》,二是《功兆》,三是《义兆》,四是《弓兆》。凡占卜就指示龟甲高起的部位给临视卜事的官员看,举火灼烤龟甲,直到出现兆纹。凡占卜,辨别龟的仰头、低头、左斜、右斜、后长、前长,以授给发布命龟辞的人,并告教和协助发布命龟辞。龟人掌管六类龟,各有各的名称与特征:行走低头的天龟之类叫做灵属,行走仰头的地龟之类叫做绎属,前甲稍长的东龟之类叫做果属,龟甲左侧稍斜的西龟之类叫做雷属,后甲稍长的南龟之类叫做猎属,龟甲右侧稍斜的北龟之类叫做若属,各依照这些龟的方色及其龟体特征来辨别它们。凡捕龟用秋季,治龟甲用春季,各依照它们的名称种类,收入藏龟室。春正月用牲血涂龟,祭祀卜筮的发明者。如果有祭祀,就捧龟而往。举行旅祭也这样。有丧事也这样。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6)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凡卜,以明火热燋,遂龠其焌契,以授卜师,遂役之。占人掌占龟。以八筮占八颂,以八卦占筮之八故,以眡吉凶。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上春。相筮。凡国事,共筮。

【译】菙氏掌管供给燃和契,以待占卜用。凡占卜,先用明火点燃憔,接着吹燃火点燃契,以授给卜师,然后听从卜师的吩咐以协助卜师。占人掌管用龟甲占卜和用蓍草占筮。占卜之前先据筮辞占筮八事,如果只筮而不卜,就依八卦占筮的八事,来观察吉凶。凡卜筮,君观察兆象,大夫观察兆气,史官观察兆的粗纹,卜人观察兆的细纹。凡卜筮完毕,就把进献神的帛和记录下来的命辞及兆系在一起收藏起来。年终,就总计全年卜筮的结果应验或未应验的各有多少。筮人掌管三种《易》书,以辨别九筮的名称:一是《连山》,二是《归藏》,三是《周易》;九筮的名称,一是筮更,二是筮成,三是筮式,四是筮目,五是筮易,六是筮比,七是筮祠,八是筮参,九是筮环:以辨别吉凶。凡国家大事,先占筮而后占卜。春正月选择蓍草。凡占筮国事负责供给蓄草。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7)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恶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而受之,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暗,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掌安宅叙降。正岁,则行事;岁终,则弊其事。

【译】占梦掌管每年四季观察日月的交会,辨别阴阳之气。依据得梦时日月运行的度数和交会的位置来占测六类梦的吉凶:一是正梦,二是噩梦,三是思梦,四是寤梦,五是喜梦,六是惧梦。冬十二月,问王所梦以占来年吉凶,将全年所占王的吉梦献给王,王先拜而后接受。于是用菜祭四方,以送走恶梦,接着令方相氏开始驱逐疫鬼。视祲掌管观察十种日旁气晕之法,以观察善恶,辨别吉凶:一是稷,二是象,三是锖,四是监,五是暗,六是瞢,七是弥,八是叙,九是防,十是想。掌管安定居宅、依次占测凶祸所降之地而进行攘除或迁移。正月开始进行安定居宅的事,年终总计全年安定居宅的情况。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8)

大祝掌六祸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禜,五曰攻,六曰说。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辨六号,一曰神号,二曰鬼号,三曰示号,四曰牲号,五曰齍号,六曰币号。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绝祭,八曰缭祭,九曰共祭。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日肃拜,以享右、祭祀。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则执明火、水而号祝。隋衅,逆牲,逆尸,令钟鼓;右,亦如之。来瞽,令皋舞;相尸礼。既祭,令彻。大丧始崩,以肆鬯渳尸,相饭,赞敛。彻奠,言甸人读祷,付练祥。掌国事,国有大故、天灾,弥祀社稷,祷祠。大师,宜于社,造于祖。设军社,类上帝。国将有事于四望,及军归献于社,则前祝。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行,舍奠。建邦国,先告后土用牲币,禁督逆祀命者,颁祭号于邦国都鄙。

【译】大祝掌握六种祝告辞,用于祭祀人鬼、天神和地神,祈求福祥,祈求永得正命而无邪:一是顺祝,二是年祝,三是吉祝,四是化祝,五是瑞祝,六是策祝。掌握六种祭祀祈祷法以使人鬼、天神和地神和协一致:一是类祭,二是造祭,三是桧祭,四是萘祭,五是攻祭,六是说祭。撰作六类文辞,以沟通上下、亲疏、远近的人:一是朝聘往来交接之辞,二是外交辞令,三是上对下的训诫、劝励之辞,四是会同盟誓之辞,五是祝福庆贺之辞,六是对死者的诔辞。辨别六种[祭祀时所用的尊美的]称号:一是神的美号,二是祖先的美号,三是地神的美号,四是牺牲的美号,五是谷物的美号,六是玉帛的美号。辨别九种食前祭礼:一是命祭,二是衍祭,三是包祭,四是周祭,五是振祭,六是搞祭,七是绝祭,八是缭祭,九是供祭。辨别九种拜礼:一是稽首,二是顿首,三是空首,四是振动,五是吉拜,六是凶拜,七是奇拜,八是褒拜,九是肃拜,用于祭祀时向尸献酒和劝侑尸吃饭。凡用大袒祀祭祀天神、剔解牲体祭祀宗庙、祭祀地神,就拿着明水和明火而告教各种祭祀的名号并发布祝辞。向祖先进献牲血、迎取祭祀用牲、迎接尸的时候,就命令演奏钟鼓。劝侑尸吃饭时也命令演奏钟鼓。呼瞽者进来歌唱奏乐,并命令呼舞者进来表演舞蹈,相赞尸行礼。祭祀完毕,命令彻除祭器。大丧,王始死,为陈尸设郁鬯并用以浴尸,协助行饭含礼,协助大敛、小敛,负责彻除奠祭物;撰作并告诉甸师读代王受灾祸的]祷辞;在举行衬祭、小祥祭和大祥祭时,掌管供给祭物和相赞礼仪等国事。国家有大的变故或天灾,就遍祀社稷,并向诸神祈祷消灾,举行祭祀以报答诸神。王亲征,用宜祭祭祀社神,用造祭祭祀祖先,在军中设立军社,并用类祭祭祀上帝,国家的军将们还要祭祀四方名山大川。到军队出征回来向社神献捷时,就在前先致祝告辞。有大会同,就用造祭祭祀宗庙,用宜祭祭祀社神。前往会同途中经过大山川,就对它们进行祭祀。返回后就在宗庙行释奠礼。封建诸侯国,就先告祭后土,用牲和玉帛做祭品。禁止和督察诸侯是否有违背有关祭祀命令的。颁布有关祭祀的各种名号给各诸侯国和王畿各采邑。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9)

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皋疾。大祭祀,逆齍盛,送逆尸,沃尸盥,赞隋,赞彻,赞奠。凡事,佐大祝。大丧,赞渳,设熬,置铭。及葬,设道赍之奠,分祷五祀。大师,掌衅祈号祝。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社。凡外内小祭祀、小丧纪、小会同、小军旅、掌事焉。丧祝掌大丧劝防之事。及辟,令启;及朝,御,乃奠;及祖,饰棺,乃载,遂御。及葬,御,出宫,乃代。及圹,说载,除饰。小丧,亦如之,掌丧祭祝号。王吊,则与巫前,掌胜国邑之社稷之祝号,以祭祀祷祠焉。凡卿大夫之丧,掌事,而敛,饰棺焉。

【译】小祝负责在举行小祭祀时,为之撰作侯祭、禳祭、祈祷和报福之祭的祝辞及有关的名号,以祈求福祥,祝祷风调雨顺年成丰收,迎接时雨,宁息风旱,消弭灾兵,远离罪咎和疾病。举行大祭祀时,负责迎取盛在祭器中的谷物,迎送尸,浇水为尸盥手,协助尸行食前祭礼,协助彻除祭器,协助酌酒放置在尸席前。凡事协助大祝。有大丧,协助沐浴尸体,放置炒熟的谷物,设置铭旌。到将出葬时置遣奠,并分出牲体祭祀五祀。王亲征,掌管衅鼓、祈祷、祭祀的各种名号和祝告辞。有寇贼或外敌入侵的事,就负责祭祀和守护国郊诸祀坛及社坛。凡外内小祭祀、小丧祭、小会同、小征伐,掌管有关祈祷祝号的事。丧祝掌管大丧时指挥拉柩车者和执披者以防护柩车的事。到需要除去殡棺的涂封物时,下令开启棺殡。到行朝庙礼时,指挥运载棺柩前往祖庙’,于是设置朝庙奠。到设祖奠时,装饰棺柩,载上柩车,接着指挥柩车调头。到出葬时,指挥拉柩车出庙,于是由另一丧祝接替。到达墓穴处,把棺柩从柩车上卸下,除去棺饰。遇有小丧也这样做。负责有关丧祭的祝告辞和各种名号。王外出吊唁臣丧,就与男巫走在王前为王驱除凶邪之气。掌管对被灭之国的社稷的祝告和各种名号,以对它进行祭祀、祈祷和事后的报祭。凡卿大夫的丧事,掌管有关的事项并负责尸体入殓和装饰棺柩。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10)

甸祝掌四时之田表貉之祝号。舍奠于祖庙,弥亦如之。师甸,致禽于虞中,乃属禽。及郊,馌兽,舍奠于祖弥,乃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 诅祝掌盟、诅、类、造、攻、说、禬、禜之祝号。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

【译】甸祝掌管四季田猎在立表处举行貉祭时的祝声辞和各种名号,在祖庙和祢庙行释奠礼时也这样做。举行大田猎,当把猎物集中到树有虞旗的田猎处的中央时,便给猎物分类。返回时到达国郊,就用所猎获的禽兽馈祭国郊四方群神,回到国都又用所猎获的兽在祖庙和祢庙行舍奠礼,然后挑选三十头禽牲缴纳给腊人。用稠祭祭所猎获的禽牲,用禂祭祭马,都负责祝告辞和各种名号。诅祝负责盟、诅、类、遣、攻、说。毪、荣的迥声辞和各种名号。撰作盟、诅的誓辞而记载于策,以申叙王国的信用、以成就诸侯国券书的信用。

孔子对周礼的讲解(国学经典之周礼第十七讲)(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