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乃《风》之始也,也是《经》之篇首也。孔子评价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现在我们先闭上眼睛,像小时候在课堂里一样摇晃着脑袋,细细评味一下这曾经吟诵过的经典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女之间最值得拥有的相处方式(男女之间如何做到)(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男女之间最值得拥有的相处方式(男女之间如何做到)(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男女之间最值得拥有的相处方式(男女之间如何做到)(3)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男女之间最值得拥有的相处方式(男女之间如何做到)(4)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译文: 在那荇菜葱郁、河水缓缓的小沙洲上,有一个我心仪的姑娘。我每日都站在远处凝望着那里,只为等待她的出现。我很想走近她,又害怕走近她。日子久了,怕是水鸟也明白了我的情意,那一对雎鸠鸟便每日在那沙洲上相互啼鸣,一唱一和。婉约清扬的女子,是我倾慕已久的佳人。浅浅的河水缓缓流淌,轻轻的冲撞着荇菜的茎秆,原本静柔的荇菜变得随波摇摆,参差不齐。让少女也不得不忽左忽右地采摘,她小心的撩拨着衣袖,却还是沾湿了衣裳,那随意激起的水波清澈透明,一直延伸到我的心里。美丽娴静的女子,你早已在我的心中住下,心悦君兮君不知,这绵绵不尽的思念,让我整夜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我们始终不曾相见,但你好像感受到了我对你的思念,每日都会来到沙洲采摘荇菜。终于有一天,我鼓足了勇气,弹着琴瑟来亲近你。你一下便听出了曲中的爱意,羞涩的脸颊泛起了少女的红晕,挽着还未采满的竹篮跑开了。我害怕你不再来了,便又回到了不远处的小山,鸣钟击鼓来取悦你。

赏析: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第一章写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美丽娴静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妙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雎鸠声鸣引起全诗的基调,又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表明文章主旨。第二章的“参差荇菜”也是“在河之洲”的自然景物,紧乘“关关雎鸠”,即景生情。文中的“流”“采”“芼”都是择取,采摘之意。第二章结尾以“求”字映射全诗。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写求之不得的忧思、苦闷,辗转反侧。这一章是全诗的核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生动逼真而且情真意切,完美的反映了小伙子心中的忧思之情。第四、五章,笔锋一转,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小伙子得到之后,只是想击鼓弹琴给她听,并没有过分的想法,快乐又不显侈靡,即所谓“乐而不淫”。

小伙子对姑娘的感情真是单纯,两个人都暗生情愫,但却知礼知节,仅仅是心灵相许。在没有正式结婚前,不做过分的事情,便是那个年代的礼节。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便是"于情理之中而发生,因道德礼仪而终止" ,但又不是真的终止感情,而是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情爱之观,要爱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才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