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历年设计专业考题(北京印刷学院设计类考研分析)(1)

北京印刷学院简介

北京印刷学院是以印刷出版和创意设计为办学特色,工、文、艺、管等相结合的多科性北京市属高校,是国内唯一专门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前身是 1958 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1961 年文化学院撤销,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北京印刷学院,隶属于原国家新闻出版署。2000 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06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签署协议,共建北京印刷学院。改革开放 40 年,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招生计划预计招收550名左右。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确定各学科(类别)、各专业(领域)的招生人数。其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北京印刷学院美术与设计简专业介绍

设计学(一级学科)

视觉传达艺术

初试科目:艺术设计(135108)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艺术基础理论

④设计实践

一、考试要点与相关能力要求

1.考查考生运用设计理论、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等基本理论分析艺术设计作品、艺术设计现象、艺术设计本质和艺术设计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2.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知识信息综合运用水平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推荐书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第三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 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三、考试题型

本门课程考试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

考试题型分析:

一、名词解释(在以下 6题中选答4题每题5分,多答无效,总分20分)

二、简答(在以下3题中选答2题,每题30分,多答无效,总分60分)

三、论述(在以下2题中选答1题,多答无效,总分70分)

名词解释为基础,学生只需要总结、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即可。主要考察考生对书本基础知识与细节知识掌握的情况。

简答题多注意"美术史"上的知识点,遇到"关系"问题加标题是关键,论点与论据相结合,回答问题要全面,就会使得到较高的分数。

论述题相对来说是能够拉开分值的题型,两道论述题,其中一道会考的偏课本知识,要熟练掌握有关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回答问题时要清晰全面;另一道考的会脱离课本知识一些,遇到这类题,要结合实际案例,再加上自己对此问题的理解,才会使文章更有深度以及更有可看性。

考试内容:

(1) 要求掌握美史、设计概论基础知识,能系统应用各个画派、著名艺术家、艺术思想、艺术思潮,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理论水平;

(2) 要求掌握中外美术史、设计概论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主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历史影响等,具备理解与分析能力。

· 2020真题解析

1、六法论内涵

1.答题思路

①六法论出处

②六法论的内涵

③六法论的影响

2.参考答案

六法论是由南齐前后画家在《画品》或曰《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理论。《画品》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理论家,以时装人物和肖像画为题材进行创作,但主要贡献在绘画理论方面。

他的《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十分准确地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理论主张。

①气韵生动: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②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③应物象形:是指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是应对描绘对象的外形再现形象。

④随类赋彩:是指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色,是依据不同的对象色彩类别表现色彩。

⑤经营位置:是指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构图,是构思和构图的谋篇布局。

⑥传移模写:临摹和复制,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向古代优秀艺术遗产学习

(2)谢赫的"六法"是在总结前人及当时的绘画创作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将之前散乱、模糊的思想系统化、明确化,确定了批评的准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画品专著。

(3)"六法"本是人物画的品评和创作准则,由于这些准则的包容性、概括性,后来成为所有题材绘画的普遍指导原则,也成为整个中国画的品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