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启: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从我做起,美化环境,一起行动,让郁郁葱葱的树木,成为人类的绿色银行。
多一片绿叶,多一片温馨。读一首古诗,多一点气质。
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宋词,在与树木有关的古诗词里,呼吸新鲜空气,体验清新绿意,感受人间美好。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我国古代素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的说法,也有折柳送别的寓意。
柳树木材的经济价值不高,因而柳树主要用来观赏。
柳树,我们在古诗词里经常可以看到,不过往往以“杨柳”的形象出现。比如《诗经》里的“今我来思,杨柳依依”,比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比如一代伟人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但要说描写柳树最为精彩的诗歌,要算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了。
在《咏柳》这首七言绝句中,贺知章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开句,柳叶被比做“碧玉”,让朴素无华的柳叶瞬间高洁华美。
紧接着第二句,柳枝被比做“绿丝绦”。丝绦,是古代编织的精美丝带,十分柔软,随风飘摇。这样的比喻让人浮想联翩,具有动画的美感。
在第三句诗人设置一个疑问之后,最末一句又以一个巧妙的比喻,自问自答。把二月春风比做剪刀,十分生动形象,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
饶有意思的是,除了诗题以外,全诗不见一个“柳”字,却无一字不是描写柳树。
小学课堂上,我们就已将《咏柳》倒背如流。如今再次重读,就如同在一边欣赏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一边思忖一首独具慧眼的谜语诗。
李世民: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咏桃(唐)李世民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如果说《全唐诗》第一首选用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其一),多少有些帝王为尊的因素,那么再读过李世民的《咏桃》,你会觉得李世民写诗,虽然不及南唐后主李煜才华横溢,但也绝非附庸风雅。
李世民的这首五言律诗《咏桃》,主要是吟咏桃花,字里行间洋溢的都是对桃花的赞美。特别是“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桃花的鲜艳写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崔护名诗《题都城南庄》,里面的“桃花依旧笑春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笔者认为其诗眼“笑”字,貌似还是借用李世民的,毕竟李世民生活年代在前,创作《咏桃》诗也肯定在先。
桃树种植非常广泛。李世民的《咏桃》,说明帝王庭院可以种植桃树。
诗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面在山上可以种植桃树。
诗圣杜甫的《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里的“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证明江边可以种桃树。
湖南省桃江县的桃花江畔,桃树成行,每年阳春三月,桃花灼灼盛开,红如霞,灿若锦,十分赏心悦目,让人感慨桃花江名副其实,美不胜收。
桃树结果甜如蜜,甘若泉,非常生津养肺,养颜美容。桃与李、杏、梨、枣合称我国“五果”,还傲居首位,可见中国人对桃子的喜爱。
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咏松 (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松树树干挺拔,树形美观,而且四季常青,病害少,寿命长,因而有刚正不阿、健康长寿的寓意,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在中国山水画里,松树的表现占了重要的位置,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题材。
而给松树写诗的诗人也是甚多,白居易甚至反复写过多首与松树有关的诗。
宋朝吴芾的《咏松》,则独辟蹊径,他没有描绘松树的外形与特性,强调栽种松树对后世的重要影响,与“前人植树后人乘凉”有异曲同工之妙。
松与梅、竹并称“岁寒三友”,其实它斗雪凌霜是非常值得称诵的。
文武双全的陈毅元帅,就写过一首著名的《青松》,立意青松耐寒的特性,明显与吴芾的《咏松》高出一个境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松不怕雪压,革命者不畏艰难险阻,陈毅元帅的《青松》诗,讴歌了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值得国人代代相传。
小结:
柳树主要是用来观赏,美化环境;桃树花繁果硕,益处多多;松树既可以观赏,又能提供优质的木材。
这些树木在古诗词里,各自散发各自的魅力。
当然还有更多树木的品种,可以让我们诗意地栖居,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朗读与树木有关的古诗词,让我们更加明白树木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爱惜树木,封山育林,更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春天里,让我们都行动起来,都来种植一棵树,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都来朗读一首与树木有关的诗,让自己变得更有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