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虹膜翻译组出品。希望加入虹膜翻译组请发信至whitevivi@qq。

作者:Steven Mears

翻译:Firefly

校对:飞起来的圆圈

《乱世佳人》里的媚兰妮·汉密尔顿,按她嫂子郝思嘉的话来说,也许是个「脸色苍白,嘴唇紧闭的傻瓜」,但她也是个生命力顽强的人。

而将这个角色传神演绎的奥利维亚·德·哈维兰同样如此,与她合作过的42位演员中除了一位目前都已逝世, 在七月一日,她庆祝了她的百岁寿辰。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1)

奥利维亚·德·哈维兰

因为几乎总是出演被动顺从、饱受苦难的女主角, 哈维兰掌控了自己的演艺道路 ;凭借《风流种子》《女继承人》哈维兰 获得奥斯卡奖,这两个角色也见证了她对苦难的探索,苦难可以让人高贵也可以让人堕落。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2)

《风流种子》

哈维兰生于东京,在加利福尼亚和妹妹琼(后来艺名为琼·芳登)一起长大。尚在少女时期她便完成了荧幕首秀,在马克思·莱恩哈德(Max Reinhardt)如梦似幻的1935年版《仲夏夜之梦》中饰演纯洁的赫米娅, 之前在莱恩哈德的好莱坞露天剧场中哈维兰就已演过这个角色 。

门德尔松的配乐、芭蕾舞表演 还有饰演迫克的青春期的米基·鲁尼(Mickey Rooney) 使这部电影成为最不像华纳兄弟的电影之一,华纳兄弟被认为是大电影公司中最具硬汉气质的公司 。虽然电影赢利不多,但哈维兰因此得到好评和片酬丰厚的一纸合约。

接下来的角色发挥了她贤淑美丽、亲切可人的特点,包括八次和埃罗尔·弗林饰演情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侠盗罗宾汉》中楚楚动人的淑女 玛丽安和传奇的绿林英雄 。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3)

《侠盗罗宾汉》

但哈维兰逐渐发现这些角色缺乏挑战性,所以当大卫·塞尔兹尼克在给同事的备忘中写道「我愿意付出一切让奥利维亚· 德·哈维兰与我们签约,这样就可以让她饰演媚兰妮」时, 突破自我的时机到了。哈维兰被无私善良 的媚兰妮这一角色吸引,而不是像好莱坞其他 女演员一样,被个性强烈的郝思嘉吸引, 哈维兰请出了公司老板杰克·华纳的妻子,让她说服丈夫将自己借给米高梅。

凭此角色哈维兰获得了她的第一个奥斯卡提名,《纽约时报》称赞她的表演为「善良、端庄、温婉的角色塑造」,这个角色——优雅迷人又温和可亲,轻声细语又忧思重重,外表瘦弱又内心坚韧——也将勾勒出奥利维亚·德·哈维兰式角色的轮廓。

媚兰妮的受害者形象无疑影响了哈维兰后来的戏路,特别是当她出演的角色更多且更复杂后,饱受苦难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 ,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良宵苦短》中,她饰演的老师受到查尔斯·博耶饰演的罗马尼亚无赖的引诱,而陷入一场「绿卡婚姻」。(她未获得 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妹妹芳登凭希区柯克的<深闺疑云>获奖。)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4)

《良宵苦短》

但哈维兰拒绝在现实中也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她多次拒演 电影公司给她的那些维度单一、悲悲戚戚的角色,「我急切地想塑造更成熟的人 ,」她说道 「杰克(华纳)从未理解这一点, 他会给我一些毫无个性或特点的角色。」

因拒演造成延期,当电影公司试图延长她的合同时,她根据劳动法,将华纳兄弟告上了法庭。她在地区和上诉法庭的胜诉被称为 「哈维兰判决」,这使她在刚刚获得更多权利的演员中大受欢迎,也使她在突然丧失权利的雇主中广受叱责。

因为被列入黑名单,哈维兰被雪藏了近三年,后来她和派拉蒙签订了两部电影的合约。第一部电影《风流种子》使她与《良宵苦短》的导演米切尔·莱森再度合作,也给了她一个她在华纳兄弟一直渴望的角色:朱迪,一个固执的女人,拒绝了两次求婚,因一夜情而怀孕,但从未后悔。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5)

为了躲避小镇的流言蜚语,她计划「收养」自己的孩子,计划失败后她以「朱迪阿姨」的身份进入孩子的生活,而孩子是被她以前的一个追求者和他妻子抚养。同时她接管了她另一个前追求者(一个走私者)的公司 ,并将其改造为一个合法而兴盛的化妆品工厂,战争来临后又变为军需厂,产出更是大增。

《风流种子》不仅是像《慈母心》那样的对无私母爱的赞歌,虽然片中人物多次严肃地告诫朱迪她无法想象将要经历什么,但其实这些事情朱迪已经在默默忍受,而通常这些告诫也会遭到反驳 。

在今天,这部电影最让人惊叹的是它如何不动声色地将对美国小镇的批判,融入一部本该是赞颂团结的教会小区的美德的电影(一部粉饰华丽,符合道德规范的好莱坞制作)。

「你有罪过,你将用余生来偿还,」一位充满怜悯 的修女发现了朱迪疯狂的计划,她 想把孩子放在邻居的门前,希望这样就能收养孩子 ,而小镇的居民也不会怀疑孩子真正的父母。(修女又说她很庆幸自己来自布朗克斯,那里大家只关心自己的事,而这又是对关切高于冷漠的道德准则的违逆。)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6)

后来,朱迪的父亲——一个宽容开明的人——要求朱迪放弃监护权,声称「如果镇上的人怀疑孩子是你的,那么他就不会有幸福。」虽然这个观点被毫无痕迹地隐匿在一段长对话中,但这也是四十年代电影中最突兀的场景 :我们对郊区小镇的大多数温馨感觉——特别是从未在小镇上居住过的人——都是来自黄金时代的电影,那些电影和这部电影看起来完全一样。

而现在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却告诉我们的女主人公,他们那看似田园般祥和的小镇会残酷无情地迫害她无辜的孩子。后来发生的事情也都证实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养母得知了朱迪慷慨行为的真实原因后的冷漠反应。

我们在小镇上遇见的人除了保持现状没有任何远大志向,朱迪也从未遇见什么好事,直到她搬去纽约后来又去了伦敦。影片借鉴了一个狄更斯式的人物——一个孤独、强势的英国百万富翁(出色的罗兰· 卡弗尔)——来实现电影圆满但不那么美好的结局。

哈维兰的表演像倒叙的故事一样,有着多重层次和朦胧感。电影里朱迪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哈维兰以 一种渐进的方式表现了这种变迁,不仅是通过妆容发型等化妆技术,以及像自言自语的 多年习惯——朱迪从少女到妇人一直这样 ——也是通过嗓音音调的细微而自然的改变(当我们从二战跳回一战时变化十分明显;当我们回到正常的叙事时就没那么明显了,看到她的变化是细微的)。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7)

哈维兰基本上是个自学成才的演员,她没有接受过正式训练,但会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作品来提高修养。她选择在故事的四个阶段用不同的香水,认为这会帮助划分角色的成长历程。

如果这听起来像是虚夸且自诩为演员的人的夸张做法,那么证据就在那个著名的布丁里:哈维兰表现 的转变完全让人信服,在很多方面可以和芳登的巅峰之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是充满了对一个男人的深情,但那个男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相媲美。

凭借《风流种子》哈维兰与妹妹同登上奥斯卡影后宝座 ,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对获得奥斯卡女主小金人的姐妹。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8)

琼·芳登与奥利维亚·德·哈维兰

类似的(无论是奥斯卡还是其他方面)一部电影是《女继承人》,改编自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华盛顿广场》,由威廉·惠勒导演。

哈维兰饰演的凯瑟琳·斯洛珀头发中分,发辫盘成一圈,典型的「老处女」形象,「一个相貌平平,软弱无力的东西,没有一丝优雅的姿态」,她的父亲奥斯汀(拉尔夫· 理查德森)这样残酷而轻蔑地形容她 ,可能 郝思嘉都会跑来为她抱不平。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9)

《女继承人》

父亲是19世纪中期纽约的一个富裕医生,凯瑟琳是独女,她对社交圈感到非常拘束 ——以及和她已逝的迷人的母亲间的对比——所以她把自己封闭在刺绣和父亲的照看下。朱迪被镇上所有男人追求,但凯瑟琳只有金钱上的吸引力。

通过苦闷的眼神和呆滞的动作而非话语,哈维兰表现了一种笨拙的感觉,这实现了所有人预期的失望 ,她自己也痛苦地知道自己的确是这样。

当风度翩翩、一贫如洗的莫里斯·汤森德(蒙哥马利· 克利夫特饰)在宴会上引诱凯瑟琳,并开始疯狂追求她时,奥斯汀断言莫里斯是奔着金钱来的。声称为了保护女儿,奥斯汀决定揭露莫里斯,或者通过取消凯瑟琳的继承权来阻挠婚姻。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10)

这样就形成了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凯瑟琳逐渐成熟并趋向仇恨 (「我可是受过大师的指教」),以及莫里斯的神秘动机。克利夫特的表演有足够的对比度,使我们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真挚的动作和谄媚的态度相碰撞——作为演技的证明,不论是谁对莫里斯有偏见,我们都会以这种视角去看他。

在出演《堕落的偶像》一年后,理查德森用他洪亮多变的嗓音和古典 的姿态,雕刻出电影史中的一位专断的父权恶魔形象,但他也让人感觉他的理由是正当的。

夹在这两位演员中间,哈维兰做了一个实力强的演员能做的最难的事:她逐渐隐于周围环境中。没有伪壁花会像哈维兰这样收敛起自己所有的内在魅力,当克利夫特和理查德森互斗演技时,她表现得相当中立。当她坠入情网时,她也没有像《扬帆》中的贝蒂·戴维斯一样焕发光彩,并愈加娴静。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后排名(活了一百年的奥斯卡影后)(11)

《扬帆》中的贝蒂·戴维斯

如果有什么改变的话,凯瑟琳变得更加怀疑自我和寡言少语,动作更拘谨,语言更吞吐。电影中她经常受到侮辱和嘲弄,以致她完全不像个主角。像《风流种子》一样,凯瑟琳的变化也是用渐进的方式塑造,细致入微地表现过去的欺侮如何使她下定决心。

但苦难几乎让朱迪升华,凯瑟琳却落入一个被阶级和财富庇佑的冷酷恶魔手中——换句话说就是奥斯汀。笔直僵硬的站姿,令人生畏的严厉语调,如皇室肖像画般苍白隐忍的面孔,在哈维兰身上,媚兰妮、玛丽安和赫米娅的痕迹都已消逝不见。

自五十年代中期, 哈维兰 便定居巴黎,在1965年成为戛纳陪审团第一位女主席。去年在她99岁时,哈维兰被反老龄歧视的Oldie杂志授予年度人物奖——一项让她很开心的荣誉,她说这表示「她这把老骨头还有足够的劲头」。

她真是个嘴唇紧闭的傻瓜吗?胡说八道。

我是 magasa,阔别三月之后,我又一次举办了知乎 Live「与 magasa 一起聊电影」,本次 Live 将不设主讲议题,我负责回答所有听众提出的关于电影的一切问题。

本次 Live 的定价为 8.88 元,可能是知乎上除特殊庆典外定价最低的一次 Live。我希望践行「没有坏问题,只有坏答案」的理念,答出有意义的内容来。 也希望所有参与者,丢出你们关于电影的所有疑问,不管多么匪夷所思。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Live参与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