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道上,一个个戴着头盔和墨镜的自行车骑行者,飞速穿行而过;在广场里,一群年轻人脚踩滑板,乘风破浪般扭动着身体;在河道中,人们踩在颜色各异的桨板上,或行进、或瑜伽、或钓鱼……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骑行、桨板、陆地冲浪等城市户外运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话题也热度不减这些运动项目有何独特魅力?参与者又如何通过户外运动,释放生命活力、享受美好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陆地冲浪板用来健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陆地冲浪板用来健身
在街道上,一个个戴着头盔和墨镜的自行车骑行者,飞速穿行而过;在广场里,一群年轻人脚踩滑板,乘风破浪般扭动着身体;在河道中,人们踩在颜色各异的桨板上,或行进、或瑜伽、或钓鱼……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骑行、桨板、陆地冲浪等城市户外运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话题也热度不减。这些运动项目有何独特魅力?参与者又如何通过户外运动,释放生命活力、享受美好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相较于足篮排等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城市户外运动一般简单易学、难度不大,却同样能起到强健体魄、休闲娱乐的作用,吸引了各年龄段的爱好者尝试。在我国,自行车本就是代步工具,不少人参与骑行运动几乎是“零门槛”;相比于冲浪或滑雪,陆地冲浪受季节和场地条件限制较小,且同样可以让参与者体验“踏浪飞翔”的感觉;打上气就能走、用点力就能滑,桨板让人们轻松感受玩水的乐趣。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力,一些原本小众的运动项目得以“破圈”,进入大众视野,为人们日常健身运动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不断拓展着群众体育的边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些室内运动场馆的经营受到了一定影响。桨板、陆冲等城市户外运动,既适应了人们不断高涨的运动健身需求,也为市民了解生活家园创造了新机遇。或在骑行间隙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城市风貌;或在桨板上静观夕阳西下、享受拂面微风;或通过陆地冲浪融入社区群体、接触街头文化……人们在参与城市户外运动的同时,也在不断感受着城市的温度,扩展着城市生活的宽度。“夏天骑车出去,能闻到西瓜味和蚊香味”“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在线上“周游世界”,却容易忽略身边的建筑、街道以及花草树木。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户外运动,强化了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与城市的联系,让参与者在享受运动激情的同时,感受城市的温情。
不难发现,城市户外运动一般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在线下,参与者通过加入社群或俱乐部,切磋技术、交流经验。即便性格不同、职业各异,也能在共同的爱好中拉近彼此距离,结交新朋友。在线上,一部分积极尝试户外运动项目的爱好者,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运动经历和心得。留言区的交流互动,微信群的资讯分享,“打卡”助力形成互相激励的氛围,贴图成为展示个性的方式……线上引发的关注和讨论,推动潜在用户参与线下体验,进而激发更多人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下运动的瞬间。在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中,城市户外运动形成集聚效应,获得持续发展。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要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城市户外运动的“百花齐放”,丰富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让更多人体会到运动之美、健身之趣。一些商家利用户外运动的溢出效应,打造与之相关的个性化装备、文创产品、餐饮娱乐以及城市周边游等更为丰富的消费场景。不少城市加快运动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如太原打造的滨河自行车道,全长75公里,设置52套自行车助力系统,开通当天就迎来了9.5万人骑行“打卡”。事实证明,厚植健康生活理念、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城市户外运动的种子就能更加茁壮地成长,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欢乐,也为全民健身注入新的动力。
“一块(桨)板,串起的是人与运动,更是人与自然”“陆冲时,把节奏交给直觉,专心感受轮子在柏油路上的震动和衣角的风”……社交平台上网友的感受,诠释着这些城市户外运动的魅力。不过还需看到,一些户外运动尚处于发展的起步期,想要真正走向大众,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少数参与者在运动时过于注重寻求刺激,对规范和安全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规范是发展的前提,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无论是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还是结交朋友、放松心情,遵守规范、佩戴护具、量力而行、注意安全,才能在城市户外运动中更好发现生活的乐趣、释放生命的活力。
这正是:朝阳公园桨板行,京郊绿道单车竞。
遵守规范戴护具,少在腿上留淤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