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作者介绍
《世说新语》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世居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聪明过人,爱好文学。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得到看重。13岁时,受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历任左仆射、江州刺史。
刘义庆15岁就一路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位极人臣。后来与,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担任荆州刺史,颇有功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他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当时名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
第2页 名家点评
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下至缪惑,亦资一笑。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叙述名隽,为清言之渊薮。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第3页 写作背景
用历史家的眼光看,魏晋南北朝是“乱世”。这一时期的政治领域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在汉代,形成许多世代官宦的豪门大族,经过汉末大乱,这些豪门大族成为具有很强独立性的社会力量。他们有自己的庄园、私人武装和大量的依附农民,使任何统治者都不敢忽视。三国时魏朝开始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形成了门阀制度,巩固了士族的地位。这一时期政权不断兴替,朝代频繁更迭,士族的地位却很少受影响。因此,他们的子弟并不关心实际的事务,而尽情追求内心的超逸。
魏晋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大解放的时代。魏晋之际,人们从两汉的经学中解放出来,人格美被极大地高扬,主体的自我被认为高于礼法和名教。《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就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按照冯友兰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有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淡、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有的则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有的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世说新语》虽然没有虚构,但一定有所提炼,这番提炼就是小说的写作艺术。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第4页 名著概要
《世说新语》按照以类相从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三十六门,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侧重于晋朝。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本书相当多的篇幅是采自前人的记载,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些晋宋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或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书中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宗旨。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就全书来说,并不宣扬教化,也不用狭隘单一的标准褒贬人物,而是以人为本体,宽泛地认可人的行事言论。高尚的品行,超逸的气度,豁达的胸怀,出众的仪态,机智的谈吐,都是本书所欣赏的:勉力国事,忘情山水,豪爽放达,谨严庄重,作者都加以肯定:即使忿狷轻躁,狡诈假谲,调笑诋毁,也不轻易贬损。
这部书记录了士族阶层的多方面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情趣。士族的实际生活,不可能如他们宜称的那样高超,但是作为理想的典范,是要摆脱世俗利害得失、荣辱毁誉,使个性得到自由发扬的。这种特征,在《世说新语》中有集中的表现。对某些优异人物的仪表风采的关注,是因为这里蕴涵着令人羡慕的人格修养。
同样的例子很多。如《容止》篇记当时人对王羲之的评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又如《任诞》篇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兴,不拘法度,自由放达,这是当时人所推崇的。
《雅量》篇记载:“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默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日:‘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谢安是东晋名相,当时他的侄子谢玄在淝水前线与前秦八十万大军对敌。国家兴亡,在此举,他临大事而有静气,风度超脱。在魏晋的玄学清谈中,士人常聚集论辩,因此锻炼了语言表达的机智敏捷,这种机智又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
《世说新语》各篇中,随处可以读到绝妙话语,有《言语》一篇作专的记载。《世说新语》中所写的上层妇女,往往也有个性有情趣,不像后代妇女受到严重的束缚;人们对妇女的要求,也不是一味地温顺贤惠。如《贤媛》篇记载,谢道韫不满意丈夫王凝之,回娘家对叔父谢安大发牢骚:“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不少儿童的故事,如《孔文举》。孔文举十岁时,去拜见当地的大官李元礼门卫不替他通报。孔文举就说:“我和李大人是亲戚,你赶紧通报吧。”结果李元礼并不认识孔文举,便问:“你叫什么名 字?你和我又是什么亲戚?” 孔文举报了自己的名字后解释道:“从前我们家老祖宗孔子曾拜你们家的祖先李伯阳(即老子)为师,这么说来,我们两家从上古的时候起就有交情了。”李元礼和宾客们听了这话,都非常吃惊,连夸他是神童。只有一个叫陈韪的人不以为然,说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能成器。孔文举听说这话,立刻反驳道:“想来先生你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喽!”这则小说用对话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孔文举聪明机智的生动形象。
《世说新语》中这一类故事还很多, 如《周处》、《王戎夙慧》等。
在《世说新语》中,记言论的篇幅比记事的多些。记言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如实地记载当时口语,不加雕饰,因此有些话现在已很不好懂,如“阿堵”“宁馨”等当时的俗语。《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虽然直接记录口语,而意味悠长,颇具特色,历来被人们所喜爱,其中有些故事后来成为通行的成语典故。
第5页 名言佳句
1、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2、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3、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4、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5、华歆避难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6、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7、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