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情节:

一个邋里邋遢乞丐模样的人,从兜里摸出一本破破烂烂的书,对着主人公谄媚一笑:“少侠,我看你骨骼惊奇,这本武功秘籍我低价卖给你可好?”

南怀瑾就是这样一个“身怀绝技”的“乞丐大师”。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1)

他的“武功秘籍”非常畅销,有些人读了恨不能飞升,而有些人读了,便觉得自己花冤枉钱买了堆废纸,上了大头当。

是好是坏,风评对半开。好多文化人爱不释手,但也有北大教授怒批他:有辱斯文,文盲才读他的书。

是否有辱斯文咱暂且不提,不过文盲就没有读书的权利了吗?只要有人愿意读,南学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影响力。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2)

那这样一个在市场和文坛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乞丐大师”,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

“观音送子”,上下求索

南怀瑾生于1918年3月18日,是父亲南仰周和续弦赵氏的独子。这个儿子来之不易,其母日日念佛诵经才续上南家的香火,大家都称南怀瑾是观音送来的孩子。

宝贝儿子来之不易,南家上下对他都疼爱有加。他自小不爱学习课堂里面的知识,于是小学没读完,就弃学开始自行学习国学和武术。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3)

对他的选择,父母基本上是支持的,虽然觉得他今天学学诗词、历史、法家、道家,明天学学拳脚、剑道、卜术、医学,有些不着四六,但还是依着孩子的性子来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看似杂七杂八地吸收,对什么都感兴趣,没准以后还真能成为什么响当当的大人物呢。

就这样,南怀瑾在青少年时期一直都处于一个上下求索的阶段,他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未来将往何处去。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4)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国术馆毕业后,结婚生子。后来只身入川,协助袁焕仙创办维摩精舍并成为开山大弟子。潜心修行,闭关三年后又携家人迁至台湾,定居基隆。

“乞丐大师”,鼎极而生

受战争的影响,为了生活下去,南怀瑾开始下海经商

他和兄弟凑钱买了三艘船做运输,并成立了运输公司。但好景不长,生意刚刚有起色,因为战事混乱,他的船被撤退的国民党征用了。撤退时被征用谁还给你还回来?

于是第一次经商,南怀瑾便血本无归

后来南怀瑾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撰写出版与佛法相关的书籍销售。于是他连续创作了《禅海蠡测》、《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但基本无人问津。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5)

衰极而生,人的一生总是要出现转机的。南怀瑾的转机就是在杜月笙的引荐下,认识了他的得力手下杨管北

杨管北当时身体已经不好,无心管理帮会事宜,只专注研究养生打坐,这正对了南怀瑾的路子。

虽说一开始杨管北对南怀瑾这个小他十来岁的男人爱答不理,但经过六年的“洗脑”,功夫不负有心人,南怀瑾终于将他收为坐下弟子。

这持之以恒的韧劲儿,也算是南学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吧。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6)

有了杨管北的鼎力支持和赞助,最强关系户南怀瑾,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编著《中华五千年史》《中华民国纲史》的文学大家张其昀也注意到了南怀瑾。他邀请南怀瑾到自己创办的中华文化大学教授礼学,并诚邀其出任礼学院院长。

南怀瑾接受了聘书,但却说:“我不上课。”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7)

很多人都笑谈,他不上课是因为没什么真本事,心虚而已。但在后来,他在台北辅仁大学讲《易经》时,也确实吸引了不少推崇者。

“老子他说”,返璞归真

在文学、经济乃至科学领域,都有一个现象。一些严谨的学者,他们并不出名,或者说他们不以出名为成功的标志。

所以市场上、圈子里,就会出现很多被专业人士诟病的作品。

这些人往往写得很好,但不精。说得浅显易懂,但过于粗俗,不深刻。可没有办法,市场需要两极分化,大众佩服专业,但也需要“通俗”来调和。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8)

南怀瑾的作品和主张,说白了就是通俗,在很多名家大师眼中,就是“不入流”。

他的《论语别裁》被炒得热火朝天,骂他的,捧他的,好像都有各自的道理。

毁誉参半,两方文化人对峙起来竟然也能脸红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

要说《论语别裁》不正宗,毁经典,有辱传统文化,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9)

南怀瑾在书中不以说教为主,而是用自己对世人的看法,结合自身经历和对世事的感悟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不教读者如何做人,也不费劲灌输什么价值观,只如实道来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也正是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为经典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此说来,就不能一昧地去嘲讽他“不正经”、不专业、不入流。

当然,有些人偏执地要把它当成教科书去看,偏要被它洗脑,那只能说明,他们读书不多,思考很少。

这样的人无论在哪儿,都会被洗脑。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10)

学习经典,目的在于迷茫时解救自己。如果读经,学儒,论法,讲道,让你更迷茫,甚至更迷失自己,这书不如不读。

南怀瑾是杂学大家,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向他学习的。

在生活压力繁重的当下,也许大家并没有什么精力使劲钻研某一门,那倒不如每种都了解了解,什么都学一学,这绝不是什么坏事。

或许时间久了,也能在杂学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或者毕生所求呢。

南怀瑾的书忽悠了多少人(南怀瑾是大师还是)(11)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化简为繁再化繁为简,从纯真到老练,再返璞归真。

结语

南怀瑾的一生精彩又立体,他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方式和剖析角度,这让很多人在他的引领下进入了修行门,所以无论他是不是最正宗、最正确的那一派,他的引导都是一种福报。

“乞丐大师”领进门,“武功秘籍”已到手,至于之后的路该怎么走,还得您自己去探寻,自行去领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