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垵,“中国最文艺渔村”,是“城中村”转型最成功的范例之一。穿梭在这个文艺的渔村里,你会发现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种宗教齐聚一堂,闽南人的包容性不单体现在包容各种神的存在,更在于创造一个保护村庄的神——圣妈。

翻阅曾厝垵“圣妈宫”的历史,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曾厝垵最新的 古厝巷尾曾厝垵(1)

▲传统小渔村成了如今的文艺圣地

环岛路旁,曾厝垵村前有小庙曰“圣妈宫”。 宫庙一侧有墓,其碑刻曰“漂客合莹”。 原先此地为义冢,收葬流落海上无名尸骸,即“漂客”。据传,曾有溺亡的少女尸身漂流至此,逗留近岸礁石丛中不去,为村民收殓安葬。

埋葬地恰是风水“真穴”,少女尸骸吸收真穴灵气和日月精华,日久天长而有了神灵。某日少女托梦乡间耆老,自报姓氏、家门和生辰八字,求为其建立宫舍,能保全乡平安长寿、六畜兴旺、航海平安。乡民依言而行,“圣妈宫”香火由此而兴。

曾厝垵最新的 古厝巷尾曾厝垵(2)

▲淳朴的渔民为圣妈修建的牌楼

方言中“妈”读去声,尊称年长女子。圣妈,又有“圣妈祖”、“正祖”之称。农历八月初二为圣妈神诞,是日有牲醴供奉,夜间还搭台演戏酬谢神恩。传说某年年景不好,信众无法请戏。不想神诞日仍有戏团前来献演,言有老者已交定金云云。查村中并无此老,再查定金全是冥币。众人道,莫非圣妈化身?此后年年宫前请戏,不敢间断。类似神迹又有许多流传。如,日寇据厦时,想炸掉宫前石坪改为军用,耗尽炸药却无损分毫,再请日籍和尚施法,耗尽工时,也仅毁石坪尖端之一角。日人感到害怕,于是罢手。

曾厝垵最新的 古厝巷尾曾厝垵(3)

▲圣妈内香火旺盛

又如,某年剧团献戏,因戏主言缺少活鱼助演,出演中海水暴涨,有鱼跃上沙滩,恰成戏中活道具。见者以为神助。恰如宫前“有求必应”条幅所示,圣妈灵验至极。香客因而络绎不绝,中以厦门港及九龙江的渔民船户居多,也有来自东南亚一路,求其海路平安。

没有官府正式册封,圣妈未具有神格,宫庙一直只能是阴庙格局:“三面墙”,没有门;“高不过寻(八尺),宽不及弓(五尺)”,低矮狭窄;只有木主(牌位),没有神像。直至近年,村民才为其修上金身,搭建固定戏台与长椅,又建造高大山门,题曰“天上圣妈”。当地村民已将其升格为神祇供奉。

圣妈信仰源于收敛水国无主孤魂。此类慈举,实为厦门渔民船户之传统。

曾厝垵最新的 古厝巷尾曾厝垵(4)

▲每年八九月,圣妈宫要搭台唱戏

曾厝垵最新的 古厝巷尾曾厝垵(5)

▲中国传统戏剧题材都离不开贪官污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