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聚焦一组上海弄堂里成年人的爱情友情亲情,这类题材,要么被各路狗血电视剧夸张放大极端化处理,变成“婆婆媳妇妈大战三百回合”的互撕套路大合集;要么被裹挟为沉重的一地鸡毛一声叹息。
前者是用极端的变故和套路来硬凹戏剧转折,后者则更类似蜕尽美好之后的举手投降。
总之,“大人们”似乎不配与“爱情”“灵”这些字眼一同出现。
《爱情神话》的特别,就在于这是一个很上海的、很“灵”的爱情“神话”。
成年人的爱情“神话”,自然离不开情、也逃不掉“利”,
如果太侧重前者、容易滑向青春偶像的不真实;
如果太偏向功利的算计,又会过于晦暗、沉重。
《爱情神话》则找到了一个很微妙的平衡点。
在家长里短、弄堂市井烟火气的基石上,细腻描摹了复杂又微妙的怦然心动欲说还休。
影片中白老师(徐峥饰)和李小姐(马伊琍饰)的微信对话框,写了又删,删了又编,问了又等,等了又再看。
反反复复的煎熬、细腻,来回等待的在意、甜蜜,尽在其中。
《爱情神话》一眼窥见局中人的生活困境,但只轻轻巧巧揭起一角,如同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在窗边吃一支烟那般,夜一深风一起就散;故事里弥漫着的不是人到中年的无力感,而有着轻巧的光彩。
李小姐一夜之后不告而别,白老师辗转打听到住处,借口送你一本话剧的原著小说,上得楼去,是逼仄的楼梯、老旧的家具、坏掉的吊灯,喋喋不休责骂不停的老妈、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小小房间。
短短几个镜头、几句老妈骂人的“背景台词”,就将李小姐的前尘往事、生活现状交代清楚。
此后,李小姐辅导女儿功课、抽查她单词,选择的词汇、句子都很有意思,诸如“后悔做一件事”等等,字字句句都在往白老师脆弱的小心肝上扔炸弹。
心惊胆战的老白,还趁乱画了张速写,笔下人、心上事,微妙。
此后白老师成为免费家教和带孩子的“保姆”,影片通过孩子视角来人小鬼大讲感情,质感也很有趣。
影片中的街道、弄堂、店铺,老白的画、老乌的嘴、小鞋匠的咖啡,诸多细节都合适到位、巧妙有意思。
蓓蓓描述中老白的鲫鱼汤,老白早起准备的爱心早餐、发现对方跑了之后将爱心捣碎;
街道抑或弄堂、阳光或者一扇窗,都有着很浓郁的生活氛围,似乎处处有“情调”。
这种情调又不是脱离生活、刻意装出来的考究,而渗透在过日子的寻常节奏里,在地域和方言加持下质感更是非常浓郁。
三分通透,三分轻巧,三分高级,“灵”的呀!
对比当下其他华语影片,气质更是独特。
二,成年人的复杂世界,不被单一模块框定的感情。
《爱情神话》中的几次饭局,都很有看点。
从第一次的“情敌”修罗场到后续的老友局,再到最后的怀念局和观影局,氛围越来越混融。
·第一次饭局,白老师终于约到李小姐,精心准备好二人晚餐,倪虹洁饰演的Gloria却突然杀出来,哭哭啼啼慌慌张张讲她老公被绑架。
三人“修罗场”名场面,Gloria的每一个难题、李小姐都轻而易举理性且略带不屑拆解;
Gloria又黏黏糊糊哭诉这不行那不行,很好笑。
所谓绑匪一共才索要两万五、而上海飞土耳其往返机票都要一万多;
这光怪陆离、漏洞百出的麻烦事,特别有意思。
此后,白老师前妻蓓蓓上门,一番关于“剩饭也有人抢”“野猫”的针锋相对的明涵,也很精彩。
剑拔弩张一场,这群人后续的故事走向,却意外都成了朋友。
老乌觉得Gloria人生空虚、贪图情感和陪伴,认可李小姐压力重大、贪图钱财和条件,为此老乌和老白大吵一场,将几十年不说的“看不上但不拆穿你”一股脑砸向对方,风卷残云大吵特吵然后一拍两散。
最后,帮老白、老乌解决场地问题的,却是联手的李小姐和Gloria这两位。
几位再度一同出现在饭桌上,俨然都是老友。
什么前任、一夜前任、前任情敌,身份通通不重要,种种奇怪的过往纠葛、都可以被笼统放入“老友”的大酒杯中。
关系模式分明很“新潮”,甚至可以说“前卫”,但同时又很古典、很“家常”。
一桌人、一盏灯、几杯老酒、一段故事,那种浓郁的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什么类别的情感,有浮世温暖、又有街头巷陌烟火气浓郁的家常气息,很吸引人。
三,对刻板印象和偏见的谐谑调笑。
影片中随处可见对性别刻板偏见等内容的探讨。
白老师总是嫌弃、反对自己儿子用化妆品,动辄说他“男孩子不像男孩子”。
“男人不像男人”这样的论调,老白本人就是受害者,但转过头来依旧用这套刻板印象攻击儿子。
影片对此的批评、否定和消解,通过李小姐等人的态度表达得很鲜明。
众人聚会上,李小姐等人和Gloria都对这位“美妆达人”很有兴趣,挨个等他“诊断”发话该如何护肤。
就连老乌也批评老白“你这是性别歧视”。
影片中关于“没有如何如何的女人是不完整的”这种刻板陈词滥调的嘲讽,从一句“没有孩子的女人,人生是不完整的”,嘲讽出千百万般变化,更是精彩。
故事中工作场合雷厉风行的李小姐,或者身边总是有很多“卖相好男孩”纸醉金迷环绕的Gloria,都不是老套刻板印象中“常规女人应有的样子”。
至于蓓蓓,她说前夫时“我不过是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性别倒置之后说这句话格外有效果。
你看,故事中马伊琍、吴越、倪虹洁三位饰演的女性,每一位都很不“常规”,但所谓“正常”本身、何尝又不是一种简单粗暴的阉割甚或说“裹脚”呢?
倪虹洁饰演的角色,假装四两拨千斤浑不在意、拒绝老白的“认真”好意,一转头回到声色犬马的场合中眼中黯然是真,空虚也是真,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女人都应该妥协向“没有如何如何的女人就是不完整”的一刀切论断。
电影中关于刻板印象、女性身份的讨论很多,打法也很大胆,但并不干巴、生硬。
出现在有点好笑又有几丝“倒霉蛋”气息的老白的感情世界里,熠熠生辉。
四、真假未必取决于客观标准、而依存于主观感受。
故事最后将重头戏放在老乌吹牛的爱情中,让戏中人讨论那一段传奇究竟有没有发生过。
与其说重点在于探究是否存在的客观真实,不如说在于叩问“愿不愿意”相信的主观感受。
老白多年来都不信,只是出于朋友义务、在被逼到极限吵架之前都不拆穿。
究竟是不方便透露的“神秘人”到来更震惊,还是老乌之死让老白改变了看法,或许也并不重要。
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感受是真的。
角色可以是假的,但眼泪是真的。
在某个华灯初上的夜晚,老乌在老白的小院子里,和三五老友讲起那场刻骨铭心的异国绝恋。
说故事的人认真说,听故事的人认真哭。
灯光温柔、众人入戏,感情动人。
老乌说不知为何从未看过费里尼的《爱情神话》,影片最后众人为纪念老乌聚在老白家中看《爱情神话》,又一顿生猛吐槽“这电影看不下去”。
这三分真挚三分调笑、三分戏中戏映射的画风,处理手法也很聪明。
李小姐说她并不相信老乌的爱情故事,但她女儿白色裙子上胡乱涂抹的“垃圾”、已经被老白画成了一副精彩的画。
你看,若相信,那不慎被弄脏的裙子,或许都能成为美丽的画作、流动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