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会上出现了“淡化英雄榜样”“虚无英雄榜样”甚至“抹杀英雄榜样”的错误论调。我们在网上看到有人在抹黑董存瑞、邱少云等当代英雄,甚至对文天祥、林则徐等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也进行恶搞和诋毁。种种做法,不仅是对当今价值体系的摧残,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亵渎。历史虚无论者从虚无英雄榜样入手,借此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肆意改写,甚至亵渎。英雄是时代的丰碑、是民族的脊梁、是精神的旗帜、是前进的路标,英雄属于时代,也属于人民。从历史与时代的具体交汇来看,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代人的英雄。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声东击西、恶意中伤、本末倒置、混淆是非、简单比附、选择性虚无等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手段,竭力贬损和矮化榜样,意在诱导大众否定历史事实。“有些人刻意抹黑我们的英雄榜样人物,歪曲我们的光辉历史,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崇尚英雄铭记历史(用正确历史观崇敬捍卫英雄人物)(1)

  一个没有英雄榜样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榜样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善待英雄榜样就是敬畏历史,亵渎英雄榜样就是亵渎历史。我们“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榜样的事情”。历史虚无主义亵渎英雄榜样违背了历史的价值导向要求。真正的英雄榜样来自于人民群众。英雄榜样绝不是高大全的神,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历史虚无主义者将英雄榜样生活中的细节无限放大,小题大做;将历史枝节放大为全局问题,不加区分地蓄意渲染。如雷锋买了一块手表、穿件皮夹克就是奢侈浪费,搞小资情调;刘胡兰谈场恋爱,就是大逆不道……这是以碎片的、剪裁的“历史史料”,代替历史研究“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的原则,亵渎了历史的客观性。

  看待和评价英雄榜样的价值不能孤立和神话英雄榜样的个人贡献。我们赞美英雄,崇拜英雄,就是要学习英雄的榜样,发扬英雄的精神,以英雄精神为指引,凝聚起新时代的奋斗力量。肯定英雄榜样价值和作用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科学评判的前提下。历史虚无主义从道德伦理上质疑英雄榜样,以绝对的价值标准衡量英雄榜样。如夸大个别历史人物的力量,以此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见贤思齐,求正以得正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端正历史观,才能更好开创未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即将历史人物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思考,努力揭示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强调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是以人民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前提,而不能仅从抽象的人性角度、超阶级的标准去评判。

  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学习四史,学习英雄榜样的事迹,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英雄榜样,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目前,国家已从法律、制度层面关爱英雄,捍卫英雄,从道德层面鼓励英雄,崇敬英雄,通过德法并举不断营造出英雄辈出、争做英雄的良好社会生态。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杨婷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