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太平洋战场上,当你遭遇"龟缩堡垒"或"舍命猪突"的日军时,用"火焰喷射器"来一枪无疑是极好极好的...就像《使命召唤5:世界战争》里的那样:烧死他们!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1)

尽管"火焰喷射器"能够对敌人进行肉体与心理的双重打击,但它们在战场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仍然遭受质疑。一个主要原因是:单兵火焰喷射器射程有限,而且缺乏防护、又极易吸引敌方火力。

无论是《拯救大兵瑞恩》还是《风语者》中,火焰喷射器射手不止一次惨死在"自爆"的火焰中。 于是,是时候开发一款"机械化火焰喷射器"了...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2)

关于美军"机械化火焰喷射器"的初尝试,是1943年的M3A1"撒旦"。其是将M1A1型火焰喷射器塞到了M3轻型坦克上,本质上属于瓜岛战役后的一种应急产品。

而专用型号,也就是在M5轻型坦克上安装火焰喷射器的E7-7,它的想法甚至还要早于M3A1。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3)

正在登上天宁岛的M3A1"撒旦"

1942年11月,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NRDC)向标准石油公司提出,开发一款可以安装在坦克上的新型大容量火焰喷射器。这型计划中的装备当时被称作"Model Q"。Q即英文"Quickie"的首字母,寄托着"快速生产、方便制造"的期望。1943年1月,喷火器部分通过测试。于是,标准石油公司得到了另一份合同——继续改进"Model Q",将之安装在M5A1坦克上。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4)

为了安装"新式武器",设计人员对M5A1的炮塔进行了诸多修改,例如对炮塔旋转机构作了调整。与匆忙改造的M3A1"撒旦"相比,E7-7的炮塔可以实现360°全向旋转。而火焰喷射器所需的燃料箱和压缩空气瓶,则被塞入到M5A1的炮塔中。这套设备可以将燃料箱里的397升汽油或特殊油料,以每秒7.5升的速度喷射到27-37米远(特殊油料可以喷射到96-119米)。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5)

E7-7炮塔的构造图

根据化学战争服务组织(CWS)的命名习惯,它的名字应由其组成部分而来。于是,装备E7型火焰喷射器和E7型燃料箱的M5A1被称作E7-7。

有加装了太多"瓶瓶罐罐"的原因,E7-7的人员组成与普通的M5A1也不相同。它一共有三名乘员:1名驾驶员,1名车长/炮手,1名副驾驶员(兼职操作机枪和无线电)。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6)

E7-7的原型在1943年11月进行了测试,之后在1944年还制造了另外3辆试验车。但美国陆军此时对"轻型坦克上安装火焰喷射器"的计划已经失去了兴趣。

因为太平洋上的作战经验表明,轻型坦克实在是太脆了。在面对日本军队的反坦克炮或97中战时,装满燃料的E7-7将会是绝好的靶子。

所以,美国陆军将"安装火焰喷射器"的希望,重新寄托在M4中型坦克身上。而E7-7一共就只生产了4辆。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7)

1945年4月,这仅有的4辆E7-7随第13装甲团被部署在菲律宾吕宋岛,它们的名字都以"F"开头,例如下图上的这两辆:"Flaming Fanny"和"Fire Buggy"。

在巴莱特山口战斗中,它们被分配前往支援第25步兵师的战斗。在那里它对抗日军各式各样的目标,包括机枪火力点、掩体和碉堡。而25步兵师的官兵亦对其赞誉有加。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8)

炮弹击穿坦克装甲慢镜头(再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也没用)(9)

当然,E7-7并非唯一一款基于M5A1底盘设计的火焰喷射器。它还有个同样默默无闻的兄弟——E9-9,一位拖着油罐车才能上战场的"机械化火焰喷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