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考召”是宋代很流行的道家法术,在《夷坚志》中有大量记载,现在来看,这是种很神秘的“作法”。现在福建民间不少地区还能看到这种“遗迹”,这故事就是一则详细记载。

任道元-下(任道元-下)(1)

【原文】

次日归,情绪不乐。越数日,谓绲曰:“吾得梦极恶,已密书于纸,俟偕(吕本作“请”)商日宣法师来考照。”商至曰:“是非我所能辨,须圣童至乃可决。”

少顷,门外得一村童,才至即跳升梁间,作神语曰:“任道元,诸神保护汝许久,而乃不谨香火,贪淫兼行,罪在不赦。”任深悼前非,磕头谢罪。又曰:“汝十五夜所说大段好!”任百拜乞命,愿改过自新。神曰:“如今复何所言,吾亦不欠汝一个奉事,当以为受法弟子之戒。且宽汝二十日期。”言讫,童堕地而醒,懵然了无所知。绲拆所书示商,乃“二十日”三字。是时正月二十六日也。

次夜,任梦神将持铁鞭追逐,环绕所居九仙山下,几一匝。脑后为鞭所击,悸而寤。自此疮益大,头胀如栲栳,每二鼓后,辄叫呼若被鞭之状。左右泣拜,小止复作,遍体色皆青黑。

二月十二夜,绲还厥居,母不许再往。夜梦神云:“汝到五更初,急诣任氏,看吾扑道元。”绲起坐,伺期而往,任见而泣曰:“相见只此耳。”披衣欲下床,忽仆于席。八仆扶之坐,如有物拽出,扑之地上,就视已死。欧阳师居城北,亦以是日殂。绲自是不敢行法。

予大儿录示其事,因记《南部烟花录》,香娘为十八日,与此香字同。任卿佳士,宜其嗣续炽昌。后生妄习不谨,自掇奇谴,予见亦多矣。

任道元-下(任道元-下)(2)

【白话版】

第二天,任道元回到家里,心情很不好。过了几天,他跟梁绲说:“我做了很差的噩梦,已经秘密写在纸上了,等着商日宣法师来给考照(即考召,道家做法之一种)一下。”商日宣到了以后,他跟任道元说:“你这件事的是非,我不能给出说法,必须要经过圣童到场才能断决。”

过了一会,他们在门外找到一个村童,小童刚进来就蹿跳到房梁间,发出像神一样的语气(已附体)说道:“任道元,众位神灵保护你很长时间了,而你侍奉香火不谨慎,加上贪念邪淫之事,罪在不赦!”任道元马上深刻反思反悔之前的过恶,磕头谢罪。“神灵”又说道:“你正月十五那天夜里所说的那些话真是‘好’!”任道元百拜乞求饶命,希望神灵给机会让他改过自新。“神灵”说:“如今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也不差你这么个侍奉的人,你作为受法弟子必须接受惩处以告诫其他同门,现只宽限你二十天时间。”“神灵”说完,小童掉落在地上,醒了。他懵懵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梁绲拆开任道元交给他的那封纸(记录自己噩梦的)给商日宣看,上面写的是“二十日”三个字,那天是正月二十六日。

第二天夜里,任道元梦到神将拿着铁鞭追他,就环绕着他所住的九仙山下,几乎追了一圈,结果,任道元脑后被铁鞭打中,他心中一阵悸动就醒了。从此,原来米粒大的毒疮越来越大,最后,他的头肿胀像是栲栳(一种柳条筐)。

每天夜里二鼓后,任道元就大呼小叫的像是被鞭打的样子,家人围在他左右,哭泣下拜,向“神灵”乞求宽恕。任道元稍稍停止呼叫后,过一会又会发作,他浑身都是青黑色的。

到了二月十二日夜晚,梁绲回到自己家,母亲不许他再去任道元那里。夜里,梁绲梦到有神跟他说:“你到五更天头上,赶紧去任道元那儿,看我扑杀他。”梁绲坐起来,专门等到那时候动身出发,任道元见到梁绲,哭着说:“这是最后一面了!”他还要披衣下床,忽然倒在床席上,家中八个仆人要扶他坐起,但好像有一种力量把任道元拽出来,直接把他摔到地上,大家过去一看,任道元已经死了。他师父欧阳文彬住在福州城北,也在同日丧命,梁绲从此以后不敢再行法。

我(洪迈)大儿子记录了任道元的故事,于是我就想起来《南部烟花录》里面提到一个叫香娘的,说她的“香”就解为“十八日”,跟这故事所说的“香”字一样。洪迈说,任道元是个好人,他应该是会子孙繁衍昌盛,可是后来的人生路不够谨慎,走岔了,生出很多虚妄恶习,结果自招离奇恶报,类似的事儿我也是见多了。

【祥宏点评】:考召,道家做法之一种,可简单解为审讯鬼神,询问事物的因由,常常借助小童这样的媒介;圣童,福建某些地区流行的“作法”媒介,一般是一小童子(固定或不固定),在作法过程中,有“神灵”附体在童子身上解答或处理诸如“鬼怪”、占卜等问题;九仙山,位于福建泉州德化县;栲栳,由柳条编成的容器,形状像斗,也叫笆斗;大儿,《洪氏宗谱》说,洪迈长子名洪樾yuè,《容斋随笔》某篇又说长子为洪(木 莘);南部烟花录,通常指《大业拾遗记》,亦名《隋遗录》,唐宋传奇小说,全书二卷,记述隋炀帝宫廷秘事。唐会昌年间,僧人志彻得于瓦棺寺阁中。旧题唐颜师古撰,实则伪托;奇谴,离奇的恶报;嗣续,子孙世代继承繁衍、延续。嗣续炽昌指的是子孙繁衍昌盛;对任道元来说,如果担负着较大责任(比如法师),人们自然对他要求高,他不应辜负这一切。否则就会自招奇祸。

任道元-下(任道元-下)(3)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