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既是炎黄子孙传承不息、不可替代的精神生活,更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和中华节令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春节的味道,是古往今来全民情愫的共同记忆和群体释放,充溢着对宗族祖先、长辈父母由内而外的崇拜和尊敬,也昭示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下面,我就结合鲁北家乡独特的春节祭祖风俗,借平台一角,说说家乡春节祭祖的故事。不当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孝悌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1)

小时候老是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上新衣服,玩鞭炮,跟着大人们走亲访友。特别是,还有一个风俗,年三十的傍晚与大人们一起,去村头烧纸点炮迎接逝去的祖先回家过年,年初二再到逝去老人们的坟头烧纸,农村称送"爷爷娘娘"。家人们一起在老人们的坟头上烧纸、燃放鞭炮。那个时候,对大人们的这一举动感到新奇与稀罕,没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只是跟着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农村的这一祭祖方式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就像农家过年在正堂悬挂着的家谱写的那副对联一样:"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随着学历的增长,我对这幅出现在远古时代的对联,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道破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之邦所崇尚的对内尽孝对外尽忠诗书瓢香的文明家风与门风。


孝悌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2)

所谓忠,旧时指臣对君主的尽忠,现指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民族。所谓孝,顺从长辈,尊重长者,奉养父母为孝。两者范畴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延伸与拓展。一个对父母都不孝的人,其对朋友,其为官为事都不会好到哪里去,对亲生父母都视之为草芥,何种绝情寡义的事不能做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中道理,先哲一语道破。可见,无论大家小家,忠孝的美德都应该永远的传承下去。

说到春节的祭祖,是中华民族多年来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们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在我国的远古时代,家庭祭祀活动是最主要的祭祖方式和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孝悌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3)

所以,在我国特别是北方的春节时节必须祭祖,通过这种祭祖方式来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由于地域文化不同,祭祖的方式也会不同。在我们鲁西北,春节祭祖大都是在年夜饭之前祭拜,也就是说,家里的男人们在年三十的傍晚,点着香,带着鞭炮和纸钱,到祖先墓地的方向,先把"爷爷娘娘"请到家,摆上贡品,烧纸叩头后,再去吃年夜饭;等到初二早上再到墓地祭拜。具体是,天刚亮再把"爷爷娘娘"送到墓地,在坟地烧香、上供、烧纸、叩拜。然后,回家吃早餐,这个年也就过去了。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追根溯源,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春节祭祖方式,大体分为两类,远古时代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鬼神祭祀最早起源于商朝,当时的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即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被传承至今。


孝悌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4)

总之,从远古传下来的春节祭祖,在人们的心理上大体有三种思维定式一是祈求亡灵。由于人们对亡灵的惧怕,惟恐若没有好好祭祀祖先,他们就会作祟并惩罚子孙;二是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荫庇子孙,并为子孙解决难处;三是忠孝传承。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饮水思源,为孝敬而祭祖。


阅读说明: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平台。如果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评论和留言。让我们一起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加油吧。作者非常感谢您的关注、阅读和评论。


作者简介:梁家卿,笔名鲁源,作家、画家, 山东平原人,首届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学员,文联第九次、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