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笔开始写这篇文章,终究是有点犹疑的,因为我不知道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是不是有些价值的,是以偏概全的呢,还是有一点意义的, 有多少人会不屑一顾, 有多少人会觉得有点意思,有多人觉得是无病呻吟,又有多少人觉得有一丝畅快但这些平凡的事毕竟牵动着一个地方一些人时时刻刻千丝万缕的、或大或小的情绪,总得有像我一般微不足道的闲人娓娓道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直谏为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直谏为下(谏之我见)

直谏为下

拿起笔开始写这篇文章,终究是有点犹疑的,因为我不知道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是不是有些价值的,是以偏概全的呢,还是有一点意义的, 有多少人会不屑一顾, 有多少人会觉得有点意思,有多人觉得是无病呻吟,又有多少人觉得有一丝畅快。但这些平凡的事毕竟牵动着一个地方一些人时时刻刻千丝万缕的、或大或小的情绪,总得有像我一般微不足道的闲人娓娓道来。

我所从教的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学校。我们这些教员每天都教着颇有些对命运不服不忿,却又不可静下心来学习的学生。他们无知又可爱,他们无畏又茫然。我们这些教员多是凡夫俗子,就讲几件最近发生仍有印象的小事吧。

事件一、我的一位同事,暂且称她为河豚大姐吧,为什么呢,因为她每天都乐此不疲地教育学生,每天又毫无例外地被学生弄的气鼓鼓的。河豚大姐已小有五十,有家有业,是个忙绿的中年妇女。从某个角度来说,我很敬重她,她每天都能为我们这一屋子的人平添些许快乐。按理说,从教近30年早应对各类学生都淡然处之了吧?她不!她每天以我不能理解的热情苦口婆心地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进行教育,她对学生的斗争可以做到坚持不懈。但学生大多仍顽歪劣无畏。前几日,河豚大姐在课间十分钟又把学生请进办公室,听到她们之间的对话,我不禁莞尔失笑。是这样的,她上课时发现某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点名说之,学生嬉笑地跟她说,“老师我错了,我给你跪下吧!”河豚大姐当然不允许,这才把学生带到办公室进行理论。对我的同事们来说,这真的是无足轻重的一次小仗而已。但我却颇有些为河豚大姐后怕。这个学生只是没皮没脸地跟老师开句玩笑话,大有逗弄逗弄老师的意思。但试想他若真的践行他的玩笑话,玩笑式的一跪,会跪出什么后果呢?学生们随身携带手机的可不少,虽然学校明令禁止,但你能让老师们天天对学生们搜身吗?我们只能心有默契:他们只要不上课拿出来,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真的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跟学生磨叽这些问题,真有点小题大做的意味。但是倘若该生一跪,其他学生用手机拍照,然后传上网络,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呢?这就相当于传说中的蝴蝶震动了一下翅膀。试想一下,这个很有可能出现的画面:河豚大姐气鼓鼓地站着,怒视学生,而此生低头下跪,我们看不到这个学生的表情,但我大胆地推测一下吧,他应该是强憋住笑的。那此情此景被传上网后,我想人们会配上这样的标题吧,“老师无德让学生下跪”或“看这丧心病狂的一幕”亦或“试问老师,您会让自己的孩子下跪吗?”我描述的不失真,对不对?后续呢,我们用脚都可以想出来:河豚大姐会受到网友们的唾骂,人肉搜索,学校领导也马上躺枪,甚至可严重到让河豚大姐离职反省。那时,她和我们这些她的同事即使有一万张嘴,也说不清楚。您是不是会觉得我在骇人听闻?您会云淡风轻地说一句“不是没有真的跪下去吗?”。是的,当天没跪,但该生成功地吸引了眼球,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目的达到,得意洋洋。但若同样的招数再用几次,其他学生会坦然视之,亦或厌倦。那时该生若还想引起关注,很可能真的跪下,孩儿心难测啊!

再说一例,亦是前几日的事。九年级两个学生当然是一男一女下课时在楼道里深情相拥,甜蜜对视。被师发现,必须要管。我们都知道这可以解释为孩子们处于青春期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青春萌动谁没有过?但情难自禁到抓紧下课十分钟行之,还是大大地过了头的,是明令禁止的。中学生行为准则规范上是专门有提到的。我们作为教师对于学生出现这样的行为是有义务、有责任、有权利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的,当然最理想的就是把这种不良行为抑制于萌芽之中,而且更应该做的,做了更有效果的就是通知学生家长。为何?我们总说着一些口号,即家校合作,共同监管,不能光说不做吧?!另外,家长也有权利、有义务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不要最后真出问题时只会在第一时间简单而又粗暴地谴责学校,追责老师!这样的例子我们见到的还少吗?大多数时候尽管老师按部就班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跟家长沟通协作,但真出了事的时候呢,孩子跳楼了,家长会翻脸无情,把花圈摆到校门口,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对班主任和涉事教师不依不饶地谴责威胁,这不是我空口无凭地编造,这样的事情确实真真切切地发生过。凡事都是可以引以为戒的,为了不酿悲剧,为了不出大事,我们的老师们必须小心谨慎地行事,我们是要负责任的!言归正传,家长来了吗?来了,毕竟这样的事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任何校园内都不可避免的。您不要说您孩子所在的学校绝无此类事件发生,我们不会刻意地贬低别人,但我们必选还原真相。作为教育界的内部人士,我们怎么也是比家长们经得多,见得广的。我接着说,女孩家长表现如何我没有所闻,但是男生母亲到校后,她的言语、行为是刷新了老师们的认知的。在等待门卫联系老师这几分钟内,该生母亲奋力地踢踹校外一字排开的共享单车,从此处看,理智尚存,她也知道踢什么不用赔钱,宝马、奔驰离得很近,人家就没踢!见到自己的儿子后问“你除了搂过她,还搂过别的女孩子吗?”儿子答“总共搂过两个女人除了她,只搂过你。”我听后却隐隐不安,这样的对话应该是母子之间的对话吗?这其实更类似于从女友角度提出的疑问吧?但人间百态,我们不必执着于此。然而,男生母亲对老师又出惊人之语,“这下我可以放心了,这件事证明我儿子性取向正常!”此话一出,即使该班主任是位带班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师也当场愕然。这得是从何角度去思考,其母亲说的自然而然的一句话。这思路也太清奇,这理论也太前卫。如若家长不走寻常路,我们如何跟家长展开交流?但我们这位班主任还是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跟家长强调学生在校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我想幸亏是位前辈如此应对,若我必定脑袋僵掉。这就好比乒乓球单打比赛,你紧盯对方如何发球,结果对方却朝你晃她手里不知何时出现的一枚羽毛球,你会不会失声喊,“我去,天撸了个嘞,这也不在一个频道上啊?”有点类似吧?

当您觉得我以上说的话都是在抱怨的话,我真希望各位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接下来的我才想抱怨吐槽一、二事。

首先,今日看公众号,发现一篇文章标题是:“取消教师带薪寒暑假,教师都纷纷拍手叫好?”这篇文章我光看标题就觉得来气,但为了在此说道说道,怕这个题目起得掺杂噱头成分,我还是点开看了。原来只是“某乎”上一个高票问题:“取消教师的寒暑假,你同意吗?”首先我要腹诽一下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的心理,而且我还似乎知道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对大众心理的揣摩,不就是羡慕、嫉妒、恨吗?!还有什么?曾几何时,教师,尤其中小学女教师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是非常抢手的。为何?因为不知情的人认为教师职业稳定还可以免费辅导下一代,是很经济实惠的对象。但你真跟一个教小、初、高的教师结婚试试,你会发现你找了一个“不回家的人”。而且等她终于回家,你想把孩子丢给她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已经像泄了气的皮球,四脚朝天的陷在沙发里等着你伺候。和大家想象得大相近庭对不对?你会发出灵魂般的拷问——教师不就是上几节课吗?我们不抬扛,只随机如实描述一个七年级的班主任一天的工作。能当班主任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教语、数、外三大主科的老师,这是一个被认证为即骄傲又尴尬,即欢喜又痛苦的事情。我要举例来说的就是一位担任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的班主任兼年级组长。每天一到校她需要先统计各班学生到校情况。有无故未到校者得及时跟家长联系,以免学生无故旷课或在来校的路上发生意外危险。同时还会督促学生们做好班级及卫生区的卫生,这要落实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否则会在被政教处检查时扣分。政教处有一套完善到细枝末节的对每位班主任老师的炼化考核赋分方案。还没忙活完,上课铃响了,她买了早饭,但没时间吃了,匆匆地走进教室。老师们都已经训练有素了,不管上一秒在干什么,听到铃声就行动,准能神奇地在铃声结束前出现在教室门口。正式上课了,我们用白版讲课,每节课都会精心设计课件,精心选题、组题,这些东西都不是现成的,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制作和准备的,而且每节课后根据上课效果,老师们会进行教学反思,对某些环节重新设计和制作。做这些我们是乐此不疲的,我们这个职业绝对是要与时俱进的。各校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我们也怕被比下去,我们更怕自己跟不上时代被淘汰。我们并没有安全感。我所说的这位教师每天平均三节正课,这些准备工作一般需要两节课的时间。我有些不敢把我所说的准备工作称之为备课,因为大众听了会生气,他们以为我们背一次课可以用几年。我们不敢分辩,只能沉默。上完课,上午半天已基本接近尾声。她不去休息,干什么呢?跟着区里教研员组织的免费英语纠音群练习发音。您可能会惊讶老师们现在的学历不是很高的吗?也要继续学习?是的,我们这位教师是位青年骨干教师,全日制本科毕业,教学水平也不错但发音学,据我估计在我市是近三年才时兴起来的新鲜事物,我的估计也可能不准,毕竟我是孤陋寡闻的。下午进校,铃声一响,该教师又打了鸡血状开始检查学生,终于安顿好了,桌上已经有了两摞厚厚的作业本等待被批改,这是真得批改的,教务处会时时检查的。再者,英语老师会每堂课都会让学生进行单词测验,老师批阅后,还得找不合格的学生来补考,这无形中占用的时间又是多少呢?您可能觉得我们这是自作自受,但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把学生教会的。也许您终于想起来问,“她判完作业了吗?”恐怕,还没开始判。自己班或其他班有违规违纪的学生得说服教育,三言两语地把学生打发了?那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必须得深入人心,往往需要润物细无声。请您相信虽然您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一个班有50个左右个孩子,但我们花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绝对不会比您少。没有一个学生是不需要精心培育的!这些都是人,都是活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与之对应的行为,也都处在青春期。然后呢,有时可能还得跟家长联系,更有一些时候家长不请自来。跟家长打交道不容易的!哪个成年人 是傻子?糊弄几句就完事?遇到非得想跟老师理论切磋的家长,我们必须耐心诚恳地沟通。再者,学校里的老师都各有分工,一个萝卜一个坑。但老师也是肉做的身,并且也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老师自己会生病,老师的家人也会生病,或家里有大事、急事时,我们都需要请假。一个老师请假就至少调两到三个老师的课。这些工作一般来说都是年级长的分内事。到此,您也许认为我在夸大其词或认为我在吹牛!是啊,就连我自己若非亲眼所见,也会犯嘀咕,她干的有这么多吗,她身体真好啊!有时我不自觉地把自己和她进行一下对比,唯剩感慨:年轻真好啊!毕竟我们当初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当时都是不自觉地在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啰嗦了这么多,我也只是刚说完一件事,第二件事我说的话,会有些胆突突的,毕竟我的想法和大趋势和政策是有冲突的。我直接地说吧:“我认为真正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有必要实行降级制度。”现在的学生,即使是拿到了毕业证,他们的文化素质也是不达标的。有很多学生不会写字或写出谁都看不懂的楔形文字甚至就是一团团黑疙瘩。学生在考场上蒙都不愿意蒙了,空白卷子为之不少,调侃考试及阅卷教师的试卷更是层出不穷。很多学生在初中完全是不作为或者说是呈现躁动状态。更有甚者,自己不学也不让别人学。虽然有中学生行为准则及规范制度,虽然有法可依,但在学园里没人有实际能约束学生的权利。您会说,“老师啊”!老师不是手拿戒尺,眼里有光的吗?戒尺我们早已不敢拿,太烫手了,你朝学生比划一下试试,给你拍照,传上网。然后呢,老师变成了需要被批评和教育的对象,学生们已有恃无恐。我们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的义务确实尽到了,但学生们没在应该学习的年纪学习,我们更应该实行的是强迫教育。我们不想他们成为垮下去的一代!别的国家怎么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去看,去学,去比较,但我们一定要切合实际地为自己考虑,确保我们的每一代学子都成为能够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的中坚力量。另外,我也想提问一个问题:“我们的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怎么了?”现在不支持、不允许考试后给学生排名次,老师们想看分也得搞得神秘兮兮的。对,学生们考了倒数第一、倒数第二的事实被封锁掩盖起来,不用心怀忐忑面对家长及亲戚的询问,也不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但是,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而如今他学或不学已没关系,分数也绝不能够被说成是学生的命根。不管的文化素质水平如何,他都会被义务地护送到高一级的院校,然后在那里再开始恶性循环。这是我们义务教育的初衷吗?我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我们的初心,这是我们的使命,需牢记啊!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不适合被称之为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不配,他们何时盛开过?在孩子混沌无知,家长无畏不知,老师知而不能的境况下,给这些泼皮小猴子们戴上一道紧箍咒吧,为师一直在路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