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地球人看脸,中国人信命。自古以来,中国人相信,命的秘密从脸上就能够看出来。从一张脸上,能得出什么结论?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即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会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博士说:“面孔是一个人内心情感和生活经历的永久习惯记录,它就像一张地图,不仅能反映人的气质和性情,通过对它的正确解读,还可以改善各种人际关系。不要把解读面孔看做是一种算命,而是把它看做一种识别他人品质的工具。”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面相学,兼听则明,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更好地认识自己,逢凶化吉,避免踩坑,顺势而为。因此,“相由心生”不仅经过科学实证证明,也有其心理学依据,是我们识人知人的重要参考。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1)

相由心生,究其本意,人所拥有的面相是他们过去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所累积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深化到内心,也表现在脸上。心和脸乃至整个相状都相互影响,因而也被称为相由心生。随着现代医美技术的发展,更多有关面部改善的技术革新和理念突破正在孕育,消费者追的不仅是更美、更匀称,而且更加重视五官面部的微小调整对于整体运势所产生的影响。现代人试图通过改善面相的方式,从而改善命运,改善事业运,甚至改善桃花运。

一、“漂亮不重要,我只要桃花运”

“李医生,我是一名33岁的广告公司公关总监,长期熬夜加班和客户拜访工作让我的表情纹加重了许多,我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看起来更年轻,比如让我的脸型能短一点,中庭不那么紧凑,整体气场幼态一点,笑起来更加亲切。”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2)

从我们采访的新闻图片看来,这位从事广告业的邵女士,看起来面貌身材都十分匀称得体,气场也很强大,背着爱马仕Kelly包,浑身散发出一股职场女强人的气息。但显然受到大众媒体对“幼态感”宣传造势的影响,邵女士希望自己的面相往另一面发展,甚至希望自己“不要漂亮得那么强势”,给人以面部更加低龄化的第一印象,为此,她已经寻访了一线城市的近10家医院,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称心的解决方案。

从心理学上说,邵女士显然深受营销媒体对于“幼态就是美”的观念影响,从心底里接受了“美”的审美机制和“吸引力”的生物驱动之间因果关联,并且希望这两对机制能够在自己身上得到统一。这就触发了心理学所说的“偏执性焦虑”。从此,她的心理状态会受到这个需求响应结果的正负波动:只有实现了这一愿望,她的“自体感”才会完整,否则,只有漂亮,没有幼态,她将感到“自体感的碎片化”,即认定自己是不完整的,从而自尊心得到削弱。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3)

这既可以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角度得到解释,也与雅克·拉康对现代消费主义的批判理论不谋而合。在精神分析框架里面,心理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强化脆弱的自我,如果我们能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将邵女士当作一名心理病症的患者,那么这名患者极有可能受到过某些关于外貌的负面评价,她放大了这种评价,进而把评价和自己其他负面情感体验建立了联系。她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接受面部微调手术,自己的人生才能够更好。设想一下,如果医美医生对邵女士进行劝解,试图让她放弃手术,只会招致来自邵女士的“防御抵抗机制”,反而使她陷入防御性焦虑。

二、“你常常以为你在爱自己,然而却是在爱他人的爱”

拉康认为,潜意识是被建构而成的。人的欲望对象是已在主体的视觉空间里出现的物体,也就是说是人的世界里特有的物体。这个观点可能太过深奥,我们可以用浅显的例子快速学习一下拉康的理论。电影《盗梦空间》大家都看过,还记得《盗梦空间》中的主线任务吗?小李子只有顺利完成日本人交代的梦境植入任务,通过给富二代的潜意识进行植梦的方式,顺利说服富二代做出拆解商业帝国的选择,小李子才能达成回国看孩子的梦想。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4)

让我们回到这位偏执的邵女士,附身于她,用拉康的解决方案来急她所急。我们假想邵女士走访第一家医美机构之前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心理动员。这里一定有着关键的一步,是使得这位女士则默认了男权话语对“幼态审美”的统治是正确的,而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新的“视觉消费对象”——欲望的他者。

既然这个梦境已经顺利植入到潜意识,那么,这一“视觉消费”的成败决定了她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因此,面相问题得不到解决,邵女士的生活和情感质量也无法推进。邵女士迷恋的既不是面相好坏,也不是漂亮本身,她无意中已经服从了这样一条因果链:社会认同男性审美,而我必须服从社会的认同;男性认同这样的审美,而我必须因为服从社会从而服从男性的审美。

拉康说,这就好比一个男孩子,他在商场橱窗里看中了变形金刚玩具,这个变形金刚玩具实际上成为了他自恋的一种心像,他会想象着自己操纵着变形金刚的控制中枢,想象超人的能量与自己合二为一,构成一幅想象中的自我迷恋的美景。“你常常以为你在爱自己,然而却是在爱他人的爱”。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5)

“欲望给所有的“自然哲学”(philosophie naturelle)造成的谜,它以无穷深渊(gouffre de l’infini)的狂热以及它包含了认知的愉悦(plaisir de savoir)和以快乐来统制的愉悦的私下的串通并不与任何本能的失常(dérèglement de l’instinct)有关,那只是与它被纳入转喻的轨道有关——这些轨道永远地伸向对他物的欲望(désir d'autre chose)。”

所以,回到我们的主题,面相的好坏和漂亮到底有没有关系?在邵女士这里,邵女士由于受到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的诱导,她坚决相信面相和漂亮不仅有关系,而且会影响到她的公共交往基础和私人生活质量,决定着她对另一半、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和期望。为此,她甚至可以放弃“漂亮”本身,而去追求那个深深植入她的潜意识的审美价值导向。

电影显然把拉康这套“凝视哲学”放大化了,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何尝不是到处在接受“凝视的奴役”吗?每个人一打开手机就是要面对屏幕凝视所诱发的幻想,每个APP落地页都是在宣传凝视所投射的欲望。我们活在其他人的凝视之下,其他人的凝视的客体聚焦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欲望,贯穿于吃、穿、住、行、工作、生活和情感世界。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6)

三、“我只想像个男人,哪怕丑一点呢?”

无独有偶,在这家整形医院,我们又通过暗访的形式深入到一位男性医美消费者的内心,了解他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改变外貌的。

“李医生您好,我是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现在向您倾诉的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二十五年,简单地说,我希望我能看起来外貌更加粗糙一点、潦草一点,不要再发生被学生取笑的情况,他们暗中说我因为太漂亮而不像个男人。”眼前的王老师因为常年从事户外工作,面部和手部皮肤呈现出日晒的小麦色,但依然不掩天生的唇红齿白,面部线条柔润,俨然是个“花美男”。

李医生和善地笑着说:“我们医院开这么多年,要求变丑您是头一个。您需要的不是整形医生,是心理医生。”李医生婉拒了王先生的诉求。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7)

虽然我们的日常经验表明,重视外表的往往更多是女性,但在心理学领域的某些调查中,其实男性对外表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女性,并且如同上面那位邵女士一样,男性对外表的重视动机往往是当面相外表和他们的工作能力、社会地位、与他人的交互方式以及在集体中的权威性息息相关的。人们普遍接受了一些误导观念的影响,认为具有男身女相的男性更容易倾向于与其他一点特质发生联系,诸如特殊职业、心胸狭窄、花言巧语、斤斤计较、缺乏责任担当、小心眼、小白脸等相关性特质,导致这类男性群体倾向于发生一些心理排斥,不断贬抑自己的外形,在医美手段发达的今天,更有甚者选择通过技术手段发生改变。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8)

在心理学史上,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传承其衣钵的弗洛姆、荣格、阿德勒,对于男性成长主题中的一母题假设,基本是没有歧见的。男性的成长历程及其对俄底浦斯情结的战胜和超越,与其说是迫于具体、有形的、来自父亲的阉割威胁,不如说,是一个将“父之名称”、“父之法权”内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从无意识到自觉的发展阶段。

由于我们无法探究到体育教师王老师的更私密想法,我们仍然用电影案例进行举例。电影《香草的天空》被评价为好莱坞影史上第一步表现了男性终极噩梦的电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男主经历了由天之骄子到失去一切的人生跌落过程,经历整形手术后,大卫的容颜修复如初,但支配一生的父权幽灵并未解除,他每天经历着不断从噩梦中醒来去进入新的噩梦的循环。电影极力渲染了两名女友对他人生跌落产生的重要影响,而深入到男主内心,终其一生萦绕脑海的幽灵却是父权支配的恐惧和父系话语的缺席。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9)

从克莱恩学派的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看,不论一个男人人生经验多复杂,生命中第一个对手一定是父亲,是父亲将母亲从孩子的襁褓边抢走。依照拉康的论述,男孩意识到自己与女孩的身体差异,以此为起点形成关于自我的认识,并最终确认自己的主体身份。在拉康的表述中,女性的形象首先是一个差异性的他者,但同时是一个不完整的、匮乏的形象。

在拉康看来,对于成长中的男性,女性便是一个活生生的、遭到阉割的形象。即使当一个男性已然长大成人,获得了某种社会主体身份的确认之后,女性的形象仍是引发焦虑的形象,因为“她”便是血淋淋的伤口,活生生阉割威胁的象征。于是,男性主体身份的进一步确认与象征权力的获得,始终包含着成功地驱逐女性所引发的象征焦虑与创伤记忆的过程。

当唇红齿白的王老师在向整形医生提出诉求:“我只想像个男人,哪怕丑一点呢?” 他同时也在向一个潜在的心理医生提出病理诉求,本质上他们仍然是在重复荣格的原话:“我宁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好人。”如果是否漂亮意味着“好”,那么他们心底的声音是说,只有更像男人才意味着完整。与其作为一个美丽的人类被更多人拥护,更愿意作为纯粹的男人被身边人正视。

看面相与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解释相由心生的奥秘)(10)

结语

有句话说:“人多少都是精神病患者。”确实,在心理学领域,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他们对真实自我的经验叙述都充斥着极大的不可靠性。但正是由于他们善于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于是敞开了部分自我,促使医师以发掘深层意识的契机。当女人在说面相问题,也许她在意的是两性关系危机,当男人在说面相问题,也许他最焦急的是家庭关系危机。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面相学,兼听则明,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更好地认识自己。即便有面相学能够经受严格的科学考证,它能够为人提供的正面服务也是逢凶化吉,避免踩坑,顺势而为。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认识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欲望、开解自己的心结而获得积极正面的人生观。

参考资料:

《精神分析引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面具与真相》斯拉沃热·齐泽克

《拉康选集》雅克·拉康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