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为行与幸福为伴(给安全加码)(1)

以安全为行与幸福为伴(给安全加码)(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直以来

我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战略

织就了一张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防护网”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1 冷链食品“不掉链”

全程追溯,筑牢防线

我市以冷冻肉类、水产品等食品为原料的食品生产企业等为重点对象,以生鲜水产品及其制品、畜禽肉等为重点品种,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

同时,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监督检查和排查力度,对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登记建档,并录入广西冷链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八桂集中仓”),建立健全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体系,按规定实施“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扫码查询”的管理模式,确保全程追溯。

目前,我市成立5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班进驻各集中监管仓。其中,钦州港集中监管仓实行“四班两倒”制度,保持全天候24小时在岗值班。进口冷链食品入境出关后全部进入监管仓施行“三全”管理,按照“批批检测、件件消杀”的要求进行作业,严格执行“谁开证明谁负责”工作责任制,坚决杜绝“四证”不全私自出仓等问题发生。

2 全力守护“菜篮子”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我市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守查保”专项行动),聚焦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企业、大中型商超和连锁销售总部、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网络订餐、生鲜配送、农村集体聚餐等领域,狠抓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餐饮、特殊食品、食用农产品等重点环节,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力以赴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以安全为行与幸福为伴(给安全加码)(3)

执法人员到钦州市第三中学食堂仓库现场检查

坚持“守查保”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开展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市在产19家大米生产企业及5家大米小作坊开展大米生产企业加工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做到了食品安全承诺书签订、日常检查、监督抽检“三个全覆盖”;开展鲜湿米粉专项监督检查,并组织开展全覆盖监督抽检,共检查鲜湿米粉生产企业18家,抽检鲜湿米粉20批次,不合格3批次,抽检合格率85 %;开展小油坊等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宣传动员和进行小油坊升级改造现场指导,引导和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小作坊提档升级。

以安全为行与幸福为伴(给安全加码)(4)

在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兴旺食品有限公司开展鲜湿米粉“零点行动”突击监督抽检工作

今年以来,共抽检小作坊生产的食品53批次,查处食品小作坊6家,立案6起。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春季学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和高中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行动,共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522户,检查覆盖率达100%。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加大快速检测批次,共开展快检10127批次,对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处置率达100%。

3 舌尖安全“稳当当”

“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查什么!”

铁拳行动列入2022年广西市场监管11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紧盯“一老一小”(老人、婴幼儿食品)、“一药一非”(食品农兽药超标和非法添加)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查办一批让人民群众广泛称道、对违法分子有力震慑的“铁案”,遏制违法行为多发势头,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我市共立案查处食品案件574起,已办结506起,案值63.2万元,罚没款308.6万元。

以安全为行与幸福为伴(给安全加码)(5)

市检验检测中心检验员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开展农药残留检测

健康大厦始于一砖一瓦,食品安全凝聚一点一滴。我市将继续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补短板、拉高线、创品牌,实现钦州食品安全从养殖到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链条监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安全。

来源丨融媒体记者 李香晖 通讯员 曾宇

编辑丨吴登翰

校对丨黄宇琨

审核丨罗立彬

(钦州发布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十年 · 超凡

蔡丽新出席钦州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开园投产暨广西首台大兆瓦智能风机下线仪式并调研

❀ 十年 · 不凡

❀ 十年 · 蜕变

以安全为行与幸福为伴(给安全加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