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这部家庭情景喜剧想必很多人都看过。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1)

还记得我学生时代那会,一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这部电视剧。对于那时候的我,当然是超级喜欢夏东海这样的父亲了。

陪伴我们长大的小雪,小雨,刘星都长大了,扮演他们母亲的宋丹丹也退出了春晚的舞台。事件万物一直在变化,但是剧中的有些道理却值得我们细细去深思。

有人说《家有儿女》前两部是给家长看的,但是在孩子中好评如潮;后两部是给孩子看的,但在家长中却引起了热烈反响。伴随着《家有儿女初长成》的开播,引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怀,再次陷入了回忆的浪潮中,重温这部经典。

我算是《家有儿女》忠实粉丝了,在全剧里很欣赏小雪的出类拔萃,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刘星,同时有点心疼,可能和那时的我太像了,有着深深的共鸣。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2)

小学的时候因为特别调皮而且不爱学习,父母好像对我漠不关心,即使是弟弟做错了,父母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责任归咎于我身上,就像刘梅对刘星一样,不讲道理。

为了想在父母面前证明点什么,我努力学习,可是当我拿着95分的试卷激动地给爸爸看时,父亲竟然冷淡地把试卷一仍,然后很是严肃地说,这次考试是不是有猫腻?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3)

最初的兴奋变成了沮丧,继而是绝望,感觉心“哗啦”一下碎了,落到了毫无尊严的地板上。

弗兰西斯·培根说,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不幸的是,这种偏见,正是中国父母偷走孩子梦想的“导火索”

在有一集,《家有儿女》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刘星在家擦玻璃,激动地等着迎接刘梅对他的表扬。

没想到刘梅不仅没表扬他,还训他:“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你不就是想通过擦玻璃逃避写作业吗?我还能冤枉了你?我正式通知你,你得不到我的表扬,回屋做作业去!快去!”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4)

这种偏见,慢慢成为母子之间隔阂,有些心里话即使心里想说也不会对你说了。

还有个更细思极恐的情节

刘星和小雨坐在沙发上讨论着兴趣班的事,怪刘梅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

他们设想着:“如果从小培养我,我也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号……”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5)

一直以尊重孩子想法为傲的刘梅很委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立马反驳:“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教育我。”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6)

几句话,把刘梅弄得哑口无言。

其实,刘星这句看似“悖论”的话,现在看来,并全无道理,戳中很多家长的内心的同时,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是啊,如果当时父母耐心和我们讲道理,教育我们,或者强硬一点让我们去学,长大后我们多了一技之长,何乐而不为呢?

人无压力轻飘飘,童年时很快乐,长大后很后悔。童年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却未必对当初

的轻松无怨无悔。在成长中唏嘘遗憾是很多成年人不体面的局面。

高中有个大学同学的经历,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高中时,他不爱学英语,妈妈劝他也无济于事。

爸爸觉得,孩子大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要再逼他了。

大学毕业后,他才发现,最喜欢的工作都需要外语。

后悔之余,又问母亲,为什么当初不逼自己学英语。

蔡康永曾经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7)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成长大部分如此,但本不应该一定如此。

所以说,那些坚持下来的事,长大后变成了骄傲;那些轻易放弃的事,之后或许都变成了遗憾。时间面前人人平等,那些你轻易放弃的事情,成就了你人生轻描淡写的谬误。

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小提琴家吕思清造访,一首曲子让何老师感动得潸然泪下。

坐在一旁的演员王迅,眼里全是羡慕。

他回忆,自己小时候也学过小提琴。

可时间一长,兴趣淡了,又没人逼自己,最后没坚持下来。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8)

其实很多人,都曾有机会练就一技之长,成为别人口中的自己。

可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把兴趣变成了后悔。

我认为父母和孩子都有一定的原因,当然,这个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

我有位朋友她是位儿童心理学家,她说:

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一种潜在的与生俱来的天赋,怎么去发现并且去利用它很重要。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但是根本不知道孩子喜欢或者不喜欢,或者压根不知道孩子在这方面有没有造诣的潜质,所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孩子不喜欢,父母也就顺从了他,没天赋的学习最后都放弃了,所以长大后后悔也不足为奇。

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但快乐和学习从不冲突

很多家长误解了“快乐教育”的内涵,采取放任式的教育方式,尊重固然没有错,但是自律和自由从来都不矛盾。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9)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机遇孩子正确的指引,因为孩子小根本没有思考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时候替孩子做主完全没有错。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将孩子视若珍宝,儿童特质慢慢深入广大家父母的心中,儿童成长特质方面的基因检测也应运而生。

通过检测,发现孩子的天赋基因,窥探基因中隐藏的潜能密码,让孩子在快乐中培养特长,在未来中发光发亮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 10年后重温家有儿女(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