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萧规曹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成语故事安步当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成语故事安步当车(成语故事萧规曹随)

成语故事安步当车

【成语】


萧规曹随

【拼音】


xiāo guī cáo suí

【释义】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出处】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解释: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汉惠帝即位后不久,看到曹丞相(曹参)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曹参知道惠帝对自己有了嫌隙,就找机会跟惠帝说:“请问皇上,您和先帝相比,哪一个更英明?”汉惠帝说:“当然是先帝,这不是一目了然嘛。我怎么能比得上先帝呢?”曹参又问:“那我和萧何哪一个更能干?”汉惠帝很坦率地回答道:“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于是说,确实不错,陛下不如先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那么,他们平定了天下,又根据社会现实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我们既然无法超越他们,那么就按照他们的规定制度去治理国家。只要不失职就可以了,汉惠帝听了曹参此言,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

曹参用他持有的方法,沿着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条不絮地治理着国家,没有出过偏差,从而更加巩固加和稳定了汉朝的政治格局。而且由于汉惠帝时期正处于长期动乱之后,百姓特别需要国家的安定和政策的稳定。所以,曹参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合乎民心,并没有给百姓带来更多的负担。因此,当时的人民还编了歌谣,称颂萧何和曹参。他们敬重开国功臣丞相萧何,更感激在萧何去世后,继任者曹参没有让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发生变动,保持了汉初以来原有的设置,使百姓更加适应汉朝的统治了。

可见,萧规曹随,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曹参的做法也不等同于墨守成规,他是在认真分析,研究了社会状况后,做出了按照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处理一切事务的决定的。他的这一决定,是符合当时汉朝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状况的,是事实求是的做法。曹参有很准确的判断力,也很识时务,他知道,只要不失职,就已经是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了,也算是对得住高祖刘邦和前任相国萧何了,更是对汉惠帝负责任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