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掰谎,是特别耐人寻味的。对于贾母针对对象,有说薛宝钗,有说贾宝玉,又有说林黛玉,我认为谁也跑不了,贾母掰谎各打五十大板!

薛姨妈一家为什么不离开贾府(薛姨妈炮制金玉良姻)(1)

贾母掰谎源于元宵节女先儿讲的书《凤求鸾》,有意思的是这里边的男主就叫王熙凤。王熙凤进京赶考来到一个大户人家,遇到人家小姐雏鸾,两人一见倾心,才子佳人。本是当年最常在富贵人家内宅说的书。贾母也说平时没事也听着解闷。但元宵节这天贾母突然不愿意了,当众“掰谎”,贾母言外之意就是这部书胡说八道。老太太通共说了好几条。

一,才子佳人最没趣,将自由恋爱的女儿说成坏女儿,不是佳人。

二,女儿知书识礼却一见男人,不管亲友就想终身大事鬼不像鬼。

三,男子去人家却妄图人家女儿,有才也是贼,贼不像贼。

四,小姐识礼,夫人更识礼,人口众多怎么容得男女私下相会。

五,没有的事,编书人自己意淫。

六,我们家绝没有这样的事。

七,孩子们不懂这些事,变相说懂得这个礼。

贾母的当众发作,引出王熙凤之后的效戏彩斑衣引出“掰谎记”!贾母和王熙凤一唱一和,其实是将金玉良姻,宝黛爱情,王夫人,薛姨妈一干人全部囊括在内,敲打一遍!

薛姨妈一家为什么不离开贾府(薛姨妈炮制金玉良姻)(2)

贾母认为金玉良姻也好,宝黛爱情也好都是私情,都是不被认可的。所以很多人争辩贾母支持哪一方。我要说,贾母支持宝黛姻缘,而不是金玉良姻,更不是宝黛爱情!私情是贾母万万不能接受的。

女儿一见男人想嫁和男子去人家要拐人家女儿是说薛宝钗来到贾家一心促成金玉良姻之意。薛家一来,金玉良姻马上传出。薛姨妈更和王夫人说过宝钗要拣有玉的才能成亲(宝钗语)。

小姐识礼,夫人识礼就几乎囊括了薛宝钗,林黛玉,王夫人,薛姨妈了。薛姨妈母女志在金玉良姻,林黛玉志在宝黛爱情,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针对宝黛爱情。贾母的意思是你们都错了,这些都是不存在的,谁也不要胡思乱想!这句话回绝薛姨妈母女,提醒林黛玉,警告王夫人意味都有。

写书人胡编,我们家没有这事,既是告诉金玉良姻不可行。也是警告宝黛爱情太露骨了。毕竟就在前一刻,林黛玉忘情之下喂了贾宝玉一口酒,这是大忌讳,如此当众不避嫌疑显然贾母看到后不满意。宝黛二人已经十四五岁了,早不是两小无猜的年纪,这样做真当所有人眼睛瞎看不出来么?贾母虽然赞同宝黛姻缘,但宝黛爱情是绝不可以。

薛姨妈一家为什么不离开贾府(薛姨妈炮制金玉良姻)(3)

五十四回贾母掰谎,作为贾家繁华的最后一幕,将情又放在首要。贾母掰谎起因于林黛玉贾宝玉情不自禁当众暧昧。但却针对了宝黛爱情和金玉良姻,等于各打五十大板。更是点了王夫人,你的心思我明白。首先金玉良姻我不同意,你看到的宝黛爱情也不是真的。我家没这事。贾母可谓用心良苦了。当时也只有王熙凤能帮贾母圆这个话。其他人应该都是尴尬的。所以王熙凤一番搅闹,这事算揭过去了。但王熙凤毕竟第一个提醒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注意影响,贾母非常满意,随后让贾宝玉敬王熙凤一杯酒。王熙凤乖巧,不领这得罪人的人情,喝了贾母半杯酒,叫讨老祖宗寿!

当然,贾母“掰谎”并没有制止各方事态继续发展。王夫人还是抄检了大观园撵了贾母的准姨娘晴雯,扶持了自己看中的准姨娘袭人。所谓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王夫人此举明白无误向贾母摊牌,支持金玉良缘,反对宝黛姻缘。贾母无法,为了保护林黛玉再次掰谎,这次直接把贾宝玉说成还不懂男女之事,怕是上辈子丫头投生。至此,贾母彻底失去对金玉良姻和宝黛姻缘的把控,最后借由迎春成亲,无奈只有一句: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林黛玉至此危矣!

薛姨妈一家为什么不离开贾府(薛姨妈炮制金玉良姻)(4)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关注!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