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朱金科,中国战略策划专家,战略品牌营销专著《打赢品牌仗》作者

文字校对:王铁担

美术设计:李妙章

文章字数:5000-15000字

阅读时间:5-15分钟

建议视距:50cm以上以保护视力

(正文字体18px,足够大)

特别声明:文众cm以上以保护视力

(正文字体18px,足够大)文中除标明来源的照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写在前面

你知道吗?大部分的人在生活中都是战术家,不是战略家。

比如说,为什么大多数人要做年度战略的时候,脑袋会一片空白?因为没有战略思维。

领导力战略模型(年度战略并不难)(1)

而优秀的企业家,懂得把自己养成一种“战略型的人格”,也就是把自己培养成一名“战略型领导者”

壹、战略型领导者是怎样养成的?

“愿景具战略性、表达具说服力、成果具体可见,这就是领导力的极致展现,”沃顿商学院的麦克・尤辛教授如此表示。

领导者的作为关乎为群体订定目标、指点方向,以及启迪人心。领导者勾勒愿景、着眼大局,并且制定战略,以达成眼前的使命。

领导力战略模型(年度战略并不难)(2)

领导者聚焦于传达目标、打造团队、建立联盟,以及寻求成员的投入时,对成员的作用应该是启发和赋权。我引用毕德士的话:

“我相信,无论是六人的会计师事务所、小学、电脑工厂或一个国家,高效能的领导力都来自主事者的活力、授权他人的意愿,以及在个人与团体目标上激励人心的技巧。

在商业世界,一流的战略家奇货可居,他们能够像西洋棋大师预先推敲五步棋般解构市场。西洋棋大师只需要思路领先对手即可,一旦他决定怎么走,棋子就会怎么动。

但是,无论在任何组织,当领导者可就不是这样。领导者必须鼓舞他的臣子、骑士和士兵,如果想要每天看到世界级的品质与持续进步,那么到了明天,领导者要再次为他们全部加油打气。”

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人性18法则》作者罗伯・葛林所说的“第三只眼”,它能引领你着眼于大局,避免落入战术的羁绊。

卓越领导者有一种纵观全局为团队引领方向的能力,葛林在他的《战争33策》(The 33 Strategies of War)中写道:“大部分的人在生活中都是战术家,不是战略家。”

领导力战略模型(年度战略并不难)(3)

我们会纠结于我们所面临的冲突,以至于只能思考如何从眼前的战斗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从战略面思考不但困难,而且不是一种自然的天生能力。

你或许认为自己在做战略布局,但很可能你只是在研拟战术。

战略家能够跳脱一次战役、甚至是一系列战役来思考,他们关注的是持久战的方略,期望的是在屡败屡起之后,还能够一步步向胜利挺进。

他们不会只是因为敌人出现就战斗,只会在时间和地点都对的时候战斗。即使这样,他们也会问“是否有可能不战而胜?”这样的问题。

想要得到战略的独特力量,你必须要能够站到高处俯瞰战场,专注于你的长期目标,擘画整体战事,跳脱日常中许多战斗把你困在其中无法脱身的反应模式。

记住你的整体目标,这样你会更容易决定何时战斗、何时走开。

主管从个人贡献者转型为领导者时,所要经历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必须转换心态,从更高层次的观点来思考事情。

当你还是个人贡献者时,通常只需要从单一层次来思考目的、行动、工作和目标;而一旦你升任主管,一切都会改变,你要开始思考公司的目标、公司的使命、公司的愿景和公司的计划。

如果你想要不断提升自我,尽早开始思考这件事才是明智之举。我当年没有立刻开始学习,我为此深感惋惜。

要像战略愿景家一样领导,你必须从像战略愿景家一样思考开始。这表示你要用多个焦点来思考事情,从最高层、总体的观点,到最基层、特定的观点;

领导力战略模型(年度战略并不难)(4)

也就是说,从使命到愿景,到战略,再到战术。

这就是战略领导者的养成之路,再拆解详述如下:

1、使命(Mission)。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我们公司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我现在领导的这个团队,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2、愿景(Vision)。

我们要往哪里去?

这是联结使命与我们的产品、服务或目标的最后目的地,因此本质上势必具有理想色彩。

3、战略(Strategy)。

这是规划架构,勾勒出如何抵达愿景中的理想目的地。

4、战术(Tactics)。

执行计划时,个人必须执行哪些细节?

战术包括具体执行细节与职责,但应该属于协作性质,而且领导者在规划过程中,就应该授权给团队。

执行内容必须一清二楚,务必确保所有问题都已经讨论过,团队能够同心协力,并且熟知计划。

领导者必须明白的是,所有战术都应该要能够衡量,而且要有明确的个别负责同事。

贰、你的年度五大重要战略发展方向是什么?

一个有助于战略思考并对战略保持专注的好办法,就是在“五大方面”列出你的年度重要事项。

领导力战略模型(年度战略并不难)(5)

有了这张清单,你就能妥善规划时间和心力的配置,稳步朝着实现这五大方面迈进。

下面是某位销售总监写的一个范本:

1、协助员工和顾客。

尽力关照那些对团队成功最重要的人(你的同事),以及第二重要的人(你的顾客)。

藏在心里的善意,除非能够透过妥善设计、以实现崇高理念为目的的有效制度传达,否则终究没有什么意义。至于建构制度,则需要下功夫。

2、维持团队人力的最佳规模与组成。

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的招聘、任用、训练和指导。

3、管理关键指标。

团队要长期保持卓越,哪些行为是真正重要的动因?

话说“有考核的事物才会有人管理”,知道哪些是重要指标、找到考核方法,要求你的团队对那些结果当责,就极为关键。

4、持续开发新客户。

公司就像人生,要生存就要成长,要成长得先活下去。

每家公司都需要不断争取到新顾客,才能够持续成长。

5、维持现有顾客的满意度。

有些最好的成长机会,其实藏在你们已经拥有的满意客户身上。

知道如何辨识这些机会,并将这些机会真正化为成长,至关重要。

这个战略焦点有个附带好处,那就是你能够经常接触到实际顾客,从中得到洞见,而不是从产业报告中找线索。

无论你是不是销售人员,都应该拨出一部分时间,在第一线与购买、使用你们的产品的人互动。

听听看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你们的产品、哪里可以改进等。

听听看他们实际的说法,理解你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带给他们的快乐或引发的痛点。

用心理解顾客实际上说了什么,能让你成为更好的领导者,以及公司的拥护者。

做简报时,引用真实顾客说过的话,会比在屏幕上秀出一大堆数字,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听他们说故事,诉说他们的故事。亲自上阵,从第一手经验中学习。

结语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战略家,而是战术家。因为从战略面思考不但困难,而且不是一种自然的天生能力。

你或许认为自己在做战略布局,但很可能你只是在研拟战术。优秀的企业家,懂得把自己培养成一名“战略型领导者”,用多个焦点来思考事情,从最高层、总体的观点,到最基层、特定的观点;

也就是说,从使命到愿景,到战略,再到战术。我推荐一个有助于战略思考并对战略保持专注的办法,就是在“五大方面”列出你的年度重要事项。

【策划人朱金科战略观点】我们认为,成功的战略策划咨询,首先是一套以战略成果为导向的咨询服务系统,应当致力于解决企业6大核心困境:

1、如何突破竞争压制?

行业巨头收割,对手贴身竞争,增长遭遇瓶颈

2、如何形成品牌拉力?

产品同质严重,难获顾客首选,陷入价格血战

3、如何洞察市场需求?

需求过度满足,新品迭代无序,价值传递受阻

4、如何有效防御竞争?

创新总被抄袭,无法形成壁垒,经营成果失守

5、如何确保战略落地?

缺乏系统指导,执行难以合力,运营效果不佳

6、如何构建长期优势?

缺乏长期战略,应对变化迟缓,无法驾驭竞争

在此基础上,以企业家的个人意志力为圆心,以组织生态的集体意志力为半径,不断地扩大战果,挖深战略护城河。每一步都是进步,每一天都是积累,一切奇迹都是时间的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