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1)

踏雪无痕,为平面奔走之法,其锻炼项目有跑山、跑缸、走箕、跑沙、走桥、走绳、穿廉、悬绳等,练习者当一一苦练之。

本篇为轻功的高级功法,基础功法请阅读:丹田内功(基础功):性命双修,先修命功,后修性功;中级功法请阅读:飞檐走壁练法(中级功法),集各门派轻功之精华。

1.跑山

下面的锻炼功夫与飞檐走壁之法稍有区别,因飞檐走壁之法专练腾跃,而现在则主练平行奔跑。但两者在实际练习时却不可完全分开,有些项目可同时进行。

跑山之法,在初级功的马桩、梅花桩等功夫完成后,可以,不必练习顶功,就可直接开始跑山练习。在开始跑山之时,就要带铅瓦练习,因空身跑山是没什么功效的。带铅乩的方法和重量的逐渐增加,和练习腾跃功夫完全相同,这里不再复述。

跑山,乃是取山路多崎岖斜陡,比平地难度大,容易出功夫之特点。山路的长短不必太计较,练习者从山脚下起步,一直向上跑,直到山顶。感到疲乏可稍微休息,等到气平时,再从山顶往下跑。山高路长的,上下奔跑的次数可少些;山低路短的,不妨多上下奔跑几趟。如以3里路为标准,一般每天奔跑四五次就行了。跑得太多,过于劳累则易伤害身体。奔跑的速度,开始时不必太快,以后随功夫的加深而逐渐增加速度。

关于检验速度的方法,古时常用烧香为标志。在香上每隔1寸画一圈黑线,作为记号,开始奔跑时点燃放在起步之处,待跑回时,看香烧去了多少。当今时代,有了钟表,计时更为精确。如此练习1年左右之后,其奔跑的速度如比开始时快了1倍,则跑山的功夫就算完成了。跑山的速度,没有一个很一致的标准,出脚的快慢,虽可练习而提高,但仍受各人素质的影响,不必过于强求。

2.跑缸

在跑山练习1年以后,脚下已有了一定的功夫,就可练习跑缸了。只是在练习跑缸之时,仍须不断练习跑山,因跑缸在于练习轻身,而可在狭窄的物体上行动;跑山则练习脚步的迅疾,二者不可偏废。

所谓跑缸,缸即水缸,跑缸就是在水缸边沿上往来行走。所用的缸,以尖底广口为好,而且较深,底越小越好,如缸底大而浅的,虽然也可以在缸上边沿行走,但很不容易练出功夫。缸最浅也不能少于三尺,缸底直径不得超出一尺。

练习时,将清水盛满一缸,练习者身跳到缸沿之上,先用一脚尖点住,然后起步,在缸沿周围奔跑(如图1)。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2)

图1

开始之时,用不了走几步,就感到身体摇晃。因缸沿很狭窄,又是圆形,不容易着脚。而行走之时,又只能用脚尖一小部分,故难度非常之大。大约练习到一个月之后,就可克服这一困难,然后每隔若干日,则将缸中的水舀去一瓢,同时腿上所带铅瓦也要逐步加重。到后来则缸中水已全部舀完,而腿上的铅瓦已增至每腿带7斤,人在空缸上行走,如履平地,不再摇晃。此时再将同样大小的三根圆棍,搭成一个三角形,缸放三角架之上(如图2)。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3)

图2

依法练习,开始缸必然移动,待练至缸能不动时,再换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木球,也三角形放置,将缸安在上面(如图3)。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4)

图3

依法练习。圆球一遇微小的外力,则很容易滚动,所以开始时感到很不容易,几个月后,才可以勉强行走在缸沿。直练到行走缸沿而缸丝毫不动时,跑缸功夫就算完成了。

3.走箕

走箕的练法、目的和跑缸相似,故各门派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在跑缸之后再进一步,练习走箕;有的认为走箕实际上是跑缸的转变,并不是两种功夫。练习跑山有相当程度以后,即可进一步练习走箕,不必再练习跑缸,或练习跑缸则不必再练习走箕。我们以为,照前一种说法不免太费时间,但中间有跑缸做为中介,则是容易成功;而后一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在开始练习时困难太大。我们在这里将走箕的方法原原本本介绍出来,练习者可根据自己情况酌情安排练习箕是用竹片编织而成的,圆形,圆口直径约3尺,底部平圆,但略小于口,上大而下稍窄,深度约1尺5寸。全箕的重量约10斤左右,上口的边沿很狭窄,约半寸左右(如图4)。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5)

图4

练习时,先将箕装满小青石块,石重约二百斤。人即登箕沿而像跑缸之法行走(如图5)。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6)

图5

因箕口过于狭窄,不易立足,开始时稍走几步就会跌下来,以后逐渐进步,可以安然地行走箕上而不坠,则可将箕中的石减去5斤。以后每隔两个月就减一次,以5斤为一次。到减去100斤,箕中的石块仅剩100斤时,则每次只减去3斤;到箕中的石块仅剩70斤时,每次只可减去1斤;到仅剩50斤时,则每次只可减去半斤,到仅剩30斤时,人的体重,已重于石块,再减就更不容易,只要稍微多减,其箕立刻摇动。而人必跌下。故此时仅可每次减去一块石子,如箕中的石块已完全去掉,而人在空箕上行走,箕能不动时,则走箕功夫就完成了。

4.跑沙

在练习走箕完成之时,身上的铁锡碑已增到最重的程度,脚下的轻功也有了相当深的功夫,此时就可进而练习跑沙。在练跑沙之时,可以不必兼练跑山。

在空旷的平地上,先锄去实土"锄成一条沟,沟长约1里,宽约2尺。沟长可随意增加,但宽度却不能超过2尺,在2尺的狭窄之地奔跑,练成之后,在宽广的地方施展,自然优裕自如,就是在狭小之处,也不至于窘迫。如果练时不加限制,步伐任其散慢,则成功以后,在宽广的地方自然可以施展,但如遇上狭小的地方,就会感到碍手碍脚,功夫无从施展出来。沟的深度也在2尺左右,中间铺上1尺来厚的湖沙,上面用数层软纸覆盖,软纸厚约半尺(如图6)。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7)

图6

练习方法:

人站在沙沟的一头,起步向另一头奔跑而去,到头后再往回奔。开始之时,脚踏上去,纸面必然出现下陷的痕迹,就是箕上功夫练得再好的人,也在所难免。所铺的纸,每天练习前都应先将它刷平,然后再练功,每练一段时间,就将纸揭去几层,以看不到脚踏的痕迹为度。这样逐渐揭去,直到纸完沙露时,就将沙爬松刷平,人就在沙上行走。开始时,脚尖点到沙上,不但出现痕迹,甚至还会有少量的沙扬起。练功日久,功夫渐深,就可以使沙不上扬,由此更进,脚踏沙上,痕迹逐渐减浅,最后则泯然无迹。每天练功之前,仍须先刷平其沙,然后行功,否则无从检验。练到能在湖沙上行走而不留痕迹,则跑沙功夫就完成了,此时如解去身上所带的铁锡碑,将一浮起之物掷入水面,也可以踏之而渡水了。

5.走桥

所谓走桥,并不是真的在木桥、石桥、铁桥等之上行走,而是在两头埋置木架,再将布架上去,形状像桥,而人在上而行走。走桥功夫与跑沙有同样的效果,练习者可以在两者中间选择其一,不必两种兼练。但不论选择跑沙或走桥,都要在走箕功夫练成后才可接着练习。

布架的制做,前面已详加介绍,需要强调的是,架上的布一定要绷得特别的紧,不能稍留松动,木架也要埋得深、埋得稳,最好是在四周钉几个短桩,使它坚实牢固。练习时,练者跃登布架的一端,起步向另一端走去,如此往来奔跑,每天以50次到100次为度(如图7)。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8)

图7

布是质软的物质,而且又架在空中,只在两端木架上着力,所以虽绷得很紧,而人踏上去,也免不了往下陷。开始练习的时候,下陷的幅度肯定较大,人站上去,只觉得脚下无法使劲,一上一下,像起伏的波浪。如布绷得不是很紧,下陷的幅度会更大,又如木架埋得不牢固,还会晃动而使人跌倒。

练习3个月以后,布下陷的幅度就会有所减少,以后天长日久,功夫越深则布下陷的幅度就越少。如开始练习时下陷1尺,以后逐渐9寸、8寸,最后仅下陷几分。此时再将架上厚布除去,换上稍薄之布,照样绷紧,勤加练习。更换之初,下陷的幅度必然又重增加,以后逐渐减少,最后几乎看不出其下陷,这样再换上更薄的布,如法练习,最后能以薄软的绸绷在架上,人在上面行走如履平地,不见下陷之时,则走桥功夫就完成了。

6.走绳

走绳在“水面飞行"功夫中算是最为上乘,而且也是最难练成的。此功如练成之后,不仅能来去飘忽,迅疾如风,而且身轻如叶,即使在水面上奔跑,远渡广河,也能安然如平地,脚底虽不能绝对不沾湿,但沾湿之处,也只是鞋尖前的一小部分。草上飞、雪上飘,飞行绝迹,其技足以惊神泣鬼。

走绳的设施,也是在两端各用一架,架子用粗竹制成,下面一截埋入土中,上面则两竹交叉。后面再钉立一根木桩,而且粗绳一端牢缚于桩上,另一端则缚于两竹交叉之处,使架子不能向前倾斜。两架相距约七丈,中间用粗绳紧紧绷上。架子不必很高,中间的绳子离地2至3尺就可以了。

练习之时,人先纵身跳上一架的交叉处,用眼看准,然后踏绳前进(如图8)。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9)

图8

走绳比走桥难度要大,因走桥的布幅宽度至少有一尺多,落脚不会有多大问题,虽然布会下陷,但也没有多大妨碍。而走绳之绳,圆周不到一寸,站上去已经不容易,何况还要在上面走呢。行走之时,绳子必然下沉,只要稍一动摇;就会倾跌下去。所以走绳功夫,一定要在完成走桥功夫以后才能练习。

有了走桥功夫,身形稳定轻灵,踏上绳子,下沉的幅度就不会很大,不致于动摇倾跌。每日苦练,当练到绳子不再下沉时,再换上更细的绳,不断练习而绳子逐渐换得更细,到能用粗绒线绷在架上,人在线上往来奔跑,线也不会下沉,人如在平地行走时,走绳功夫就完成了,没有10年的苦练是做不到的。完成了走绳功夫,武术中的轻功也就算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至于内家轻功,又有另外的练法,别样的境界,另外介绍。

7.穿帘

穿帘功夫,因其练成之后,平身横窜,有如飞燕穿帘,所以有此名。旧时江湖中常见的卖解的钻刀门、钻火圈等把式,就是这一功夫。人们只见表演者一闪身就钻过刀门、火圈、看起来容易,但要练成此一功夫,其艰难程度并不少于前面的各项(如图9)。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10)

图9

第二步练窜杠。在练窜平台熟练有成之后,即改练窜杠。用木头制成架,两架间贯一横木,高约3尺。杠前几尺之处,设置像第一步的沙坑绳网。练者站立在离杠二三丈远的地方,鼓足勇气,向前奔跑,到近杠之时,两脚猛力点地,全身向前斜上窜去,飞过横杠,窜时身体要平直(如图10)。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11)

图10

第三步练窜板。当能在杠上平掠而过时,就将横杠换成木.板。木板开始时宽约1尺,逐渐增至3尺。因杠子所占平面很小,平身掠过比较容易,越宽就越困难(如图11)。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12)

图11

第四步练窜方匡。在能于3尺宽的平板上平掠而过后,就在平板上竖一个方匡。练习者向方匡洞中平窜而过(如图12)。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13)

图12

熟练后由一匡而加到六七个匡,重叠在木板之上。这样也能一掠而过后,功夫已相当可观了。再在匡的四周插,上几把刀,如能照样平掠而过,毫无损伤,则穿帘功夫就完成了。以后凡遇窗户孔穴之处,只要它的宽度可以容得双肩,就可窜掠过去,毫无困难。

8.悬绳

悬绳功夫为使飞抓百练索时所用。如在练过跑沙、走桥等法之后,可以不必再练习悬绳一法。开始之时,先在铁杠上练习,手握铁杠,一升一降,待升降功夫到家之后,再练风车。风车功夫纯熟之后,才开始换软杠练习。因在铁杠上练的是两臂的力量,如不是坚实的铁杠,就不足以承受人的攀援。所谓软杠,也就是皮条杠子。立一个坚实的木架,高约3丈,长约2丈,上端横木底下,每隔2尺钉一个小铁环,每个环各扣缚一根皮条,下垂下来。练者站在皮条中间,两手各抓根皮条,向上升起,两手耍参差攀援,一直攀到架顶,又降下来(如图13)。

武侠轻功训练方法(踏雪无痕练法轻功)(14)

图13

上下攀援熟练后,再练向旁横攀。人站在架子的一边,手握靠边的第一、第二根皮条,攀到半中,就将握第一根皮条的手撤去,将身一翻,紧抓住第三根皮条;再将握第二根皮条的手撤去,照法抢接第四根皮条。就这样一路向架子的另一边攀去,到边后,又依法向原先那一边攀去。更进一步,是练横窜,其方法没多大差别,只是抢接更远的皮条。如在靠东一二两根皮条之间,攀到半空,略将身体向旁边一荡,双手一起撤去,全身向西跃过几尺,抢住第五或第六根皮条。

依法练习。待功夫纯熟后,就可用一根粗绒绳取代皮条。以后每练一段时间,就将绒绳减得稍小,以至到最后绒绳不及一根筷子粗时,仍能握着练习上面各种方法,则悬绳功夫就完成了。须注意的是,练悬绳时,要带着铅瓦练习。此功练成后,如遇上危崖削壁之处,如稍有着手的地方,就可攀藤附葛,随意升降,即使是柔枝嫩叶,也可借劲。如用飞爪百练索,则可说万无一失了。

【习练轻功中级功的注意事项】

1.练功者在练习前后一个小时内不得饮食,以免出现内气受阻,脾胃受损。

2.练功者严禁多饮烈酒,不宜多吃过咸、过甜,过辣、过腥、过冷、过热的食物。

3.练功者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全面,多摄取高糖、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包括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足量的铁质),以补充大运动量消耗的机体能量,保证身体各组织修复的需要,防此身体发胖而影响练功的进度。

4.练功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睡眠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5.练功者要注意保证身体气血的畅通运行。铁衣、铁鞋在睡眠时可以暂时脱掉,铅瓦则时刻不可离身。带铅瓦练功期间,夜里睡眠持续时间不可过长,中间应起床稍作散步,然后再睡,以保证气血通畅。被铁衣、铁鞋等捆绑之处,可用手多做揉摩,或用热水,药物熏洗。

6.铁锡碑每隔一定时间增加若于重量,功法中只做一般规定,若不能适应,可适当推迟加重日期,不可勉强,应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练习。

7.中级功可与丹田内功同时期练习,丹田内功可安排在晚上子时(23点~零晨1点),此为练养结合,有了充足的丹田内气,轻功才可有望达到上乘境界。

8.练功后浑身发热出汗,不可马上洗冷水澡,也不宜用冷毛巾擦汗,以防感冒。


本账号内相关文章推荐:

丹田内功(基础功):性命双修,先修命功,后修性功

飞檐走壁练法(中级功法),集各门派轻功之精华

(各位爱好者,您们好!本“功夫武术酷”账号将向大家呈现各类搏击、功夫、散打、武术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国内外搏击、散打等赛事新闻、评论。欢迎关注本“功夫武术”账号!请点击右上方“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