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并不俗

所谓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荀子·强国》语:“入境,观其风俗。”《诗序》语:“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1)

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以风俗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性和多样性,在乡间有“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

鉴于风俗的文化特性,我们对传统风俗应有包容性。忽视传统风俗的文化性是狭隘和无知的表现。一些年轻人喜欢说,什么狗屁传统,都什么年代了,与我有毛线关系?或者动辄把传统习俗与封建迷信等同。其实这也是一种偏激的看法,是缺乏历史知识、不求甚解的表现。我问问你,你们过生日都吃蛋糕、吹蜡烛许愿、过平安夜吃苹果借用平苹谐音、向女子求婚要下跪等等“现代”行为,和所谓的“传统风俗、迷信”有什么不同吗?向所爱的人下跪可以,向先人、父母拜年下跪不可以?

鉴于风俗的地域多样性,当您看到某些媒体(包括官媒和自媒)或个人抛开这些特性去讲,整个中国应该如何如何,或者我们省哪里都是如何如何,就会知道他们是不负责任的,也是缺少文化知识的。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

所以说:风俗并不俗。

过年风俗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2)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汉民族以及和汉民族有密切历史渊源的其它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在我国也是一个全民节日,它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由衷展示。明朝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提到:“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一岁之吉。”这和今天民间过年风俗多么相似!

我们老家的年俗

序幕

过年风俗中各种祭祀、祭祖是不可少的。从腊月廿三的祭灶就开始了。我印象中祭灶并不隆重,只是家庭主妇烧掉贴在灶台上方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图像(一张薄纸),并无大规模的祭祀、放炮。待三十早晨请家堂之前再贴上新买来的灶君图。其他活动如蒸馒头、扫房子、煮肉等等不一一细说。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3)

腊月三十请家堂

大年三十早晨请家堂,大年初二送家堂并上坟是极其隆重的。以本人家乡为例,过年具有的独特隆重仪式就是从三十早晨请家堂开始的。

请家堂在我们老家又叫请“爷爷奶奶”,但这并非单指某个人的爷爷奶奶,而是对本家族先人的统称。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4)

三十一大早起来吃罢早饭,家里的主妇就开始装供:拿出家里存放了一年的祖子(或族子,音,一直不知道是哪两个字)挂在正房当中房间的北墙,下面摆供桌,桌上的供品是猪头(嘴里含着猪尾巴)、烧鸡、鱼、果品、馒头、干饭扣碗等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刚从文革破四旧那个年代过来,家族里的家谱还秘而不宣,上辈留下来的祖子估计是破四旧时烧了,所以挂不了祖子。我父亲只是用秫秸秆夹了一个红纸做的牌子,上写“三代宗亲”来代替了。

之后家里所有男丁集合,带上雷子(两响炮)、点燃的整把的香,在大门口放上拦门棍、出门放几个两响就出发了。请爷爷奶奶一般不到坟地里去的,只是走到村边一个宽敞的地带,跪下搓几个土堆,在土堆上插上从家里出来就已点燃的香,冲着坟地的方向遥拜,之后放几个两响,由长辈口中默念:老爷爷、老奶奶回家过年了!之后扭头往家走。这时候手里拿着剩下的点燃的香,这个香在回到家的时候不能燃尽。从这时起,家里逝去的先人就跟上一起回家了,所谓过年时不能乱说话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5)

回到家后,家里已准备好:正屋北墙挂好族子,下方摆放供桌、供桌上有供品、香碗;灶台上方新帖好灶王图像;房外屋门右侧贴好天爷爷地奶奶图像、香碗、下方贴好全神图像(都是一张薄薄的白纸油印的图)。这时,男丁们要把手里剩下的香插到房子里供桌的香碗、灶台上方灶王爷的香碗和院子里正房墙上天爷爷地奶奶的香碗里,所有香插好开始放炮仗、放整挂鞭。这时主妇点燃烧纸在天爷爷地奶奶前面开始磕头祭奠。炮仗放完、烧纸燃尽,请爷爷奶奶过程宣告结束。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6)

由于请爷爷奶奶的过程家里所有男丁出场,所以很多家庭请爷爷奶奶的队伍蔚为壮观。一个队伍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也不稀罕;现在不行了,大部分一大家都是几个人了。在当时那个农耕为主的年代,这也是展示家族的力量的最好体现,重男轻女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了解,河南、山东、绝大部分,晋中、晋南、冀南、冀东南,皖北、苏北、关中很多地方都有在这种请逝去的先人回家过年的风俗,只是叫法会有所不同,有的叫请先人、请祖、请爷爷奶奶不一而足;时间上或腊月廿九下午或晚上、或三十早晨或三十晚上有所不同。

请先祖的仪式是一种祖先崇拜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崇尚孝道、尊敬和怀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民间对此非常重视。小时候听爷爷和父亲说,工作、做生意在外的家族中人无论如何也要在请先祖之前赶到家,就像过耶稣教国家在圣诞前夕无论身处何国何地都要赶回去一样。老人们讲,请爷爷奶奶需要所有老少男丁都要去的,身体原因行动不了的除外。小时候父亲就对我讲,每年请爷爷奶奶时候我二爷爷都哭的一塌糊涂,因为一是他自己得了半身不遂不能下地活动、不能参加这种隆重的仪式;二是自己有两个儿子都先自己而去,有老年丧子之痛,请祖先还请来了自己的儿子能不难过嘛。

在过年期间请来爷爷奶奶供在正屋当中,上面挂着族谱,这套东西统称为“家堂”,请祖先回家过年又叫“请家堂”。

关于“拦门棍”,就是一支木棍,长度要达到自己大门口宽度,然后用纸钱裹住,据说是为了挡住别人家的神来自己家过年。在冀南、鲁中、鲁西、鲁北、鲁南、皖北、苏北、河南绝大部分地区地区,都有放拦门棍的风俗。拦门棍讲究的用桃木,讲究不起的就将就,用普通木棍,再不行用个玉米秸也行,中间裹上烧纸。这是用来拦孤魂野鬼的,因为有后代请回家过年的先人有吃有喝,没有后代的呢,没人请,没法过年。所以这个拦门棍是拦他们的。待初二早晨送神上坟时把拦门棍上的烧纸撤下,带到坟上和其它烧纸一同烧掉。据了解,凡是使用拦门棍的大概都和请祖先习俗有关。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7)

年三十晚上要守岁、撒岁。所谓守岁,就是要全家等待腊月三十夜里12点,也就是两个农历年交接的时刻;所谓撒岁,就是将芝麻杆洒在自己的院子里,意味着生活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也有的说将岁撒开,意味抛却烦恼忧愁。12点正点时刻到来时要煮饺子、上供、放鞭炮祭祀。腊月三十整夜灯、供桌的香不能熄灭。

正月初一拜年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起得很早,有的凌晨4点、5点就起来,甚至有些是守岁在子时祭祀后一直不睡。据老人说,大年初一起越早越好,之前他们小时候都是天不亮村里就拜完年了。而现在,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起的也不再那么早了。大多6点左右起床,煮饺子,放鞭炮,上供……初一这一天早晨煮饺子用的柴火是芝麻杆,而且院子里也零散的铺上碎芝麻杆。这象征着芝麻开花节节高。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8)

主妇煮出饺子来,先到天地、灶王、家堂处供一下,而男人带着孩子们就在院子里放鞭炮。过年期间每顿饭都要上供、放鞭炮。老人们说,吃了初一的饺子长一岁,不吃不长岁。吃饺子的时候,不能乱说话。老年间的人对过年充满着神秘。我奶奶讲她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年早晨起来煮饺子,整整一盖垫饺子没了,上面盖的草纸依然好好的。她说是一种叫“皮大虎子"(音)的东西偷走了。现代人就想怎么可能呢?难道不是穷的吃不上饭的人偷的?而我奶奶说,不是,就是皮大虎子干的。她找了村里的神妈妈儿(音),人家教她用掏灰扒在门台上敲打,口中念神妈妈教的咒语,之后等。第二天初二早晨,结果饺子真回来了!至于这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9)

吃完初一的饺子,就开始拜年了。自己家、本家、邻居,乃至由近及远半个村子。关于拜年,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受网络影响会以讹传讹。网络上有很多磕头拜年的视频,都是‬主播为‬吸引‬眼球编造‬的段子‬,没经历过的人看看解闷就行了,根本不能全信。拜年是有规矩的:

一是大人不可能给小孩磕头拜年,小孩辈大的也不行。成年人给小孩磕头的段子,纯属噱头和玩笑!不存在!

二是姑娘家,没结婚的,不磕头、不拜年,也不接受被磕头拜年。

三是女人结婚后初一要在男人家(也是自己家)拜自己家和同族长辈,但男女分头行动。也可以在亲戚来往中接受娘家侄子、孙子等亲戚的跪拜。

四是大人拜年磕头没有压岁钱。小孩得压岁钱,但都是至亲才给,远亲,不用给。

五是拜年磕头是在家堂前磕,不会对着人磕,更不会在大街上拜年。在外面拜年只是问好,或玩笑式的说一下,在外面街上拜年、对着人拜年、当面领受拜年,没那规矩。

六是初一到别人家拜年无论比自己辈大辈小都要去。到别人家要先给那家的“老爷爷老奶奶”即家堂拜年,这时主人是不会拉你或说客气话的。之后再给主人拜年,这时主人会客气客气,说点什么不用拜了、进屋喝碗水、抽一颗之类的话。到比自家辈分小的家里拜完家堂扭头就走,就别等人家主人出来给你拜了。

磕头拜年的习俗在上世纪60年代一度因破四旧而中断。但是破四旧那股风过去后又很快恢复了。那个年代的老年人对是否来给老人磕过头非常重视。待到新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农耕文化的淡化,磕头拜年逐步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问好拜年了。

正月初二上坟祭祖

大年初二上坟祭祖是过年最后一个隆重的仪式了。初二早晨吃罢饺子开始收拾:撤掉族子、供桌及供品,把一部分供品带上、再带上鞭炮二踢脚,撤下拦门棍上的烧纸连同其它烧纸一同带上;这次是要到真正坟地的,而不是像请的时候只是到村边。

上坟祭祖的仪式隆重体现在参与人数、爆竹燃放数量。和腊月三十请家堂一样,家里的所有男丁不管老幼要倾巢出动(不能行动的除外),而爆竹燃放量也是过年过程中最多的。国人大多数本来就爱攀比、爱虚荣,而这时正是攀比、显示实力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家里出了在政商军各界有实力派人物的则放炮数量更为夸张,其他实力稍差的也不甘示弱。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10)

有的家族自家上完坟后,还要联合更多的旁支家族去上祖坟。我们家祖坟在仓房口,在我还没出生的60年代以前都是要去仓房口上祖坟的,步行双程十五公里去上坟也是个大工程了。

正月初二中午过后,鞭炮声渐稀,年过去了。

而过年期间鞭炮不断是个重要标志。除了三十早晨请爷爷奶奶、初二早晨送爷爷奶奶上坟之外,每顿吃饭之前都要放炮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声从三十早晨持续到初二上午,响个不停,很是热闹。小时候在村里过年的时候,一过腊月廿二的年集,三里五村的鞭炮声已是不绝于耳了。这是因为年集上家长为孩子买了鞭炮后,孩子拆开星星点点燃放的结果。那个时候太穷,小孩儿放炮都是把整挂的鞭炮拆成单个的,一个个的燃放。所以过年期间感受到鞭炮的燃放节奏也可以基本感知过年的进程。

年后串亲戚拜年

正月初二之后基本开始考虑给亲戚拜年了。

一般来讲大年初二是不拜年不走亲戚的。

这是因为,初二是上坟祭祖的日子,走亲戚不吉利。有的家族还要到很远的外村去上祖坟,上完祖坟回来,远的,也许中午都过了,这样客观上去亲戚家拜年、接待亲戚来拜年,时间上也不允许。所以现在流行的说法回娘家走丈人拜年是大年初二,而且说成是全国约定俗成的风俗根本不成立的。至于现在的晚辈人很多这么认为,只是因为我国社会生活很多脱离农耕后,尤其是城市生活习俗占据主导地位后形成的。据民俗专家尚洁考察,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惯始于建国后,之前没有正月初二回娘家的。当然什么风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风俗习惯的变化和形成无不关联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回娘家日期提前,这也是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

除了现在大部分城市和一部分农村改为初二回娘家,全国仍有很多地区尤其是民间,回娘家拜年是大年初三、初四、初六,甚至还有正月十六的。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11)

例如晋南地区的襄汾、长治、运城、晋中的榆次,小店,清徐,太谷一部分;山东济南一部分、夏津、聊城的高唐、茌平、东昌、莘县、阳谷、冠县、临清一部分、莱芜、烟台,青岛一部分、潍坊一部分就是大年初三回娘家拜年。这些地方中,有的正月初二是鬼节(如部分晋南)、有的正月初二是祭祀亡故父母的日子(如部分晋中)、有的正月初二过年的家堂还没撤,因此出家的女儿不能回来(如部分鲁西北)。

正月初四是正宗回娘家拜年日的更多:山东德州大部分,潍坊大部分、临清一部分,莱阳一部分;山东惠民大部分地区;河北的衡水南部东部、沧州一部分、清河、邯郸东部一部分。这些地区在解放前很多都是正月初六才是正式回娘家日,解放后大部分提前到正月初四,而把正月初六留给年轻一辈的新亲回娘家。

这些地区,大多是因为初二是祭祖上坟(也有少数初三上坟)日子,过年期间在正屋祭祖挂的宗谱、供桌(统称家堂)是不能让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回家看到的。

另外还有青岛的胶南、黄岛一部分;辽宁瓦房店、河南邓州大部分也是初四回娘家。广东佛山新亲第一年初二,之后都是初四;海南的一部分称回娘家初四,以前都是十一或十二,不知何时改成初二的;

还有广东雷州,广西合浦、广西兴业也是初四;据说甘肃庆阳一部分也是初四回娘家。

综合这些来看,无外乎正月初二多数是祭祀的日子或与祭祀有关,这样的日子不宜走亲,所以才会有回娘家是初三、初四、初六的风俗。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了解老礼的越来越少、亦或知道了也不在乎的越来越多,或入乡随俗、或移风易俗、随性自然、不要太较真就好。

正月里逢五就是年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这天适合做生意的人开张,意思是接财神。

正月十五元宵节自不必说,这天我们老家那时候有散蜡的习惯,散蜡就是在家里各个主要部位点上蜡烛,如各个不同的屋子、粮仓、大门洞、水缸、牲口圈、鸡窝、厕所等等都要点上蜡烛。其实我理解这大概就是穷人的花灯吧。

春节见闻过年风俗(我老家超详细春节过年风俗)(12)

正月廿五早晨要打囤,这天有的说是填仓节,也有一种说法说是“田”的生日。早晨在放开鸡窝之前,用灶火里面烧火的柴火灰在自家院子里做出几个大圆圈形状,直径大约有两米多的样子,有的还再做出梯子的形状;在圆圈的中心放上麦子、玉米、黄豆、绿豆等各种粮食,然后用砖头压住。这代表粮食囤,预示来年五谷丰登。吃完早饭后放出鸡窝的鸡,它们争先恐后奔向“粮食囤”争吃粮食,此景蔚为壮观。

尾声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早晨要炒黄豆,我们家乡称作炒“料豆”,不知这是为什么。只记得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二月二炒出的料豆都是我们小孩期盼的美餐。噼噼啪啪的炒料豆声和豆香又重新提示仿佛过年还在继续。出了正月,白面馒头没了、肉没了、干粉豆腐也没了,窝头咸菜玉米粥又周而复始了。这时,炒料豆又成为一个激起过年最后回忆的标志也就不足为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