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叫人印象深刻的病人,胆小、絮叨、想长命百岁!
他是体检发现一个磨玻璃肺结节,边界清晰,长径1.6cm,内部有空泡征:
豪大夫以前科普过,空泡征是小于5mm的黑色小气腔(右图),可见于50%的早期肺癌和大约5%的炎症性结节。
当磨玻璃结节大于1.0cm,复查不吸收,且出现1-2个恶性征象时,要考虑微浸润腺癌的可能,年轻群体可以积极一点处理。
这位病人呢,65岁,胆小、恐癌,还想活到100岁,因为他说他太爷爷102岁才离开地球的,他爷爷也活了98岁,他身上有长寿基因。
所以他在2个月后复查CT结节未吸收,便强烈要求手术切掉,要剔除这颗长寿路上的绊脚石。
手术没有难度,病理也很安心!是个微浸润腺癌(MIA),不复发的类型。
肺癌的发展过程从一小撮癌细胞,发展成浸润性肺腺癌,大致要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肺腺癌(Ⅰ、Ⅱ、Ⅲ、Ⅳ期)。
这个过程长短不一,有的人一辈子停留在原位癌阶段,不再发展,就像很多小于1cm的纯磨玻璃结节,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没必要都手术。
而且呢,在微浸润腺癌以前的时期,癌细胞是个战五渣,还没掌握转移扩散的能力,手术切掉就治愈了,不会复发,不会转移。
所以这位病人是有希望冲击100岁的。
当然他依旧需要定期体检,就像给车做保养一样,每隔1-2年就检修维护一下。
简单来说,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癌可以不手术,定期观察即可;微浸润腺癌阶段就具备了进展为浸润性腺癌的机会和风险,年轻群体可以积极一点;而浸润性腺癌阶段,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所以重点是对微浸润腺癌和早期浸润性腺癌的狙击,这是战胜肺癌的关键阶段。
2016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约83万,死亡人数大约66万,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也就是说很遗憾,大部分病人发现时就错过了早期阶段。
我们今天结合CT图片,强化一下微浸润腺癌的认识:
这也是一位男士,65岁,胆子也比较小,体检发现一个1.2cm的混合磨玻璃肺结节。
结节密度很淡,边缘模糊,里面只有少量白色实性成分(<50%),可以先定期复查一下。
他隔了9个月复查,结节没有变化(提示惰性病灶)。
但他也是特别焦虑,恐癌心理特别重,当然这其实可以理解,很多有肺结节的人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就像青春痘一样,只有长在别人脸上才不叫人担心。
他后来就选择了胸腔镜微创切除,病理是个微浸润腺癌。
出院当天他又反复问医生,要不要打打化疗或者吃点靶向药?会不会复发?怎样做安全系数最大?还反复强调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不需要啊!
原位癌和微浸润腺癌,完全切除后不复发当肺癌≤3厘米,没有浸润成分时属于原位癌,浸润成分小于5毫米时属于微浸润腺癌。
这张图片是上海王兆宇教授做的微浸润腺癌的病理切片,肿瘤小于三厘米,内部有不足5毫米的浸润区。
微浸润时期属于明显的敌弱我强,肿瘤浸润成分有限,完整切除后基本不复发,不需要后续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影响寿命。即使散落出几个癌细胞,也会被免疫细胞绞杀掉,不费力。
我们看一组数据,吃个定心丸:
一项涵盖了524例早期肺腺癌的回顾性研究,包括原位腺癌(207例,39.5%)和微浸润腺癌(317例,60.5%),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均未发现复发。
在这种病例中,有另外两个发现:
1.非吸烟人群占大多数。在207例原位腺癌中,132例不吸烟;在317例微浸润腺癌中,201例不吸烟。这提示非吸烟人群也要重视体检。
2.这524例入组的病人,经过100个月的随访观察,有27人(5.2%)发生了异时性继发性原发性肺癌(SPLC)。就是说,这27位病人又长了新的肺癌,跟原发肿瘤无关。
这提醒我们,任何阶段的肺癌手术后,都应当重视定期体检,大约有5.2%的人群可能再次发生原发性肺癌。这也是我们把恶性肿瘤病史列为肺癌高危人群的原因之一。
以前很多朋友留言咨询,肺癌手术后还会不会再长新的肺癌?大家可以参考这一组数据。
这组资料来自“肺部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 (JTO, IF:13.357)”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欢迎关注。
#健康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