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讯(于佳 记者 唐继厚)省科技厅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以服务广大科技人员为初心,以提升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为使命,通过优化流程、完善规则、建设平台等工作努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科技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科技厅

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科技厅

东北网8月16日讯(于佳 记者 唐继厚)省科技厅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以服务广大科技人员为初心,以提升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为使命,通过优化流程、完善规则、建设平台等工作努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聚焦服务型机关建设坚持规范流程优服务

科技厅以打造成一流的服务型机关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实现最多跑一次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从科技管理到科研服务转变。一是分类规范。将各类科技计划事项按照普惠类、平台类、竞争类进行分类。普惠类项目用客观数据进行评价取消申报;平台类项目通过年度报告用客观数据考核打分直接评价排名取消评审;竞争类项目要建立明晰的评审规则,减少自由裁量权。二是梳理流程。目前省科技厅19个权力事项,已经完成了18个事项的流程梳理工作。其中8个竞争类事项从项目申报、材料报送、评审、签订合同等多个环节需要科技人员“多次跑”,变成了只需在会议评审环节“跑一次”或者“不用跑”就可以实现项目立项全流程。三是加强监督。将监督检查关口前移,将监督工作嵌入到工作流程的相关重点环节中去,成为工作的组成部分,将权力集中事项进行适当分权,使监督制约和分权贯穿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已经完成的18个事项流程梳理,增加监督制约环节近50个,实现了所有权力事项都有监督制约,所有权力事项都有多个处室参与的工作流程。

聚焦科技“办事不求人”坚持完善机制促公平

按照“先立规矩后办事”的思路,通过修订制定规则,把科技人员关心关切的形式审查结果申诉、专家的选择和使用、专家评审结果知情权、项目公示后异议的处理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则和操作程序,努力实现科技项目评审“办事不求人”。一是完善工作规则。使工作实际操作中更加规范、高效,减少自由裁量权,保证项目评审立项等工作公平、公正。目前8个竞争类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规则都已经制定完成并已经在工作中开始执行。二是简化操作程序。结合评审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管理环节和管理制度,如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黑科联发〔2019〕11号),提出整合科研项目报表和材料、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扩大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限等15条措施。三是强化末端管理。出台了《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终止工作规程(试行)》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变更管理工作规程(试行)》,使科技人员办事有章可循。

聚焦“科技管理一张网”,坚持建设平台做保障。

省科技厅积极学习浙江等有关省份经验,加快建设公开统一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着力打造“科技管理一张网”。一是做好科技项目归集,保障“一网打尽”。将现有科技计划、科技服务、科技数据统一纳入平台建设。目前系统架构已经搭建,省中医药项目、科技创新基地奖励、省重大科技专项一些科技计划申报已经或陆续将新的系统中开展,通过让信息多跑路,实现了科技人员少跑腿。二是做好标准化设计,保障信息共享。在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时,注重集约共享,对各类科技项目的申报表进行标准化的修订完善,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一表多用、一表多能”,杜绝各类信息重复填报,实现项目全周期“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报送”,打破了原有科技计划项目相互之间存在的“孤岛”现象,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三是做大共享专家库,保障评审公平。通过积极协调,实现和陕西、浙江、辽宁等9个省份共享专家库,专家数量从10000人增加到22416人,外省专家比例和高端专家比例大幅提升,基本可以保证盲评、回避,高端专家评项目等评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