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航

冯大年,冯家的祸根。不学无术,打架逃学,脑袋笨拙,常常喜欢搞特例事。

冯家父母老来得子,怨不得骂不得,他们心知肚明小儿子学习不上心,在学校是老师关注的重点对象。从娘胎出生,冯大年就是不省心的主,家里的小霸王,专门干一些小偷小摸的事,到了中学时,和一帮混混搅和在一块,搅得家人不安宁,犯错后惯性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罪行。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

冯大年养成的坏习惯,好吃懒做,不知悔过。他庸碌度日,荒废学业,在班上受欺负用拳头。看着冯大年一天比一天叛逆,不好管,冯母打通了冯晓琴的电话,她焦急地说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大年打了人,一手下去,出大事故,同学脑震荡。家长一口要价五万。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2)

冯晓琴每天风吹日晒,穿着外卖服饰,接单跑外卖,挣的钱一笔笔都是血汗钱,不但要给顾寅存学费,也要养家,为新生活崛起。冯晓琴听到冯大年所犯之事的严重程度,教训了一番。冯大年仍强词夺理,硬气地说:打伤同学,是同学一时犯贱。打伤同学,乃无心之失。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3)

冯晓琴愤愤不平,恨得不知该如何反驳。冯大年这个孩子,来到这世间,已是万幸。就算做出再混的事,有人帮他蒙混过关。《心居》原著关于大年身世,大年的成长,是冯家人说不出的丑闻。综合来说,大年青春期缺乏母性教育,父爱关怀,才塑造了顽劣的本性。

冯晓琴15岁怀下大年,大年的爸爸是同样不懂事的15岁少年。男孩闯祸后,随即转学。作为孩子的妈妈,晓琴舍不得拿下肚里那块肉,珍重生命,生下儿子,到乡下躲了一阵,至此对读书没了浓厚的兴趣,以休学结束学生生涯。孩子满月后,晓琴抱着抚养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扔给父母,自己一人去外面打工,一点不懂为母则刚的意义。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4)

嫁给顾磊之前,冯晓琴未婚生子的“秘闻”被查得一清二楚,顾清俞想把真相一字不漏告诉弟弟,晓琴已有当妈记录,进顾家大门侮辱门风,顾磊却是死心眼,第一眼认定的伴侣,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握紧她的手。晓琴用怀孕锁住男人的心,以怀上顾家的孙儿进入家门,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媳妇。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5)

冯晓琴得势,肚里有了另一个儿子,以为过上了阔太太,不用看公婆眼神的生活。至少能有正常的沟通,观点出现争议时,可以有合理渠道解释。哪知丈夫是窝囊废,大姑姐处处干涉弟弟弟媳夫妻生活,从中作梗。看着丈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冯晓琴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危机感,不知找谁诉说。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6)

顾家所住的万紫园小区,早年拆迁所得。顾士宏一家子13口人周末要在一块聚会,冯晓琴伺候小老虎,老人一流,做出手艺好的饭菜。为她后来联手展翔创业开养老院打下优质基础。冯晓琴不是那种轻而易举,对热衷的事,放弃的女人。说了就去做,落实到位。

顾磊离开后,冯晓琴曾为了讨说法和邻居打官司,死了男人的女人,能做到这地步,可见她的果敢。同样,开养老院,服务上海小区的老人,为他们创造便捷的休息环境,撇开冯晓琴婚前的 不忠贞行为,丈夫不幸而死,她风吹日晒,雨雪寒风送外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推崇。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7)

多事之日多事之年,冯晓琴为顾磊守护顾家,她不爱顾磊,却记得顾磊的这份好。对小儿子顾寅的学习狠狠抓,此时老家发生了另一桩大事,大儿子大年整出新动静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8)

1 饱受灵魂惩罚

冯晓琴30多年的人生里,成外地媳妇虽委屈,痛并快乐着。婆家的人,再怎么为难她,击不垮心底的防线。她的倔强和执拗,让顾家全体心服口服。她用事实证明,不是贪财敛财之人,任凭顾家人贬低她,她有自我的分辨能力。在顾家有容身之地,是冯晓琴期盼之中的情景。

《心居》原著讲到冯晓琴来上海10几年,结交的异性朋友成群结队,每一个都玩得开,陆陆续续成为了事业上的竞争者。冯晓琴能在大城市站稳,扎根,得益于这些成功人士的帮衬,她到上海不过16,17岁那样子,貌美如花,太想在这里做出成绩。于是卯足了劲,上岸。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9)

为了活下去,年纪轻轻有点姿色的冯晓琴在这座城市很快迷失了自我,用身体做生意,用余生的幸福赌博。顾磊的木讷老实,成了她下半生的情感支柱。顾磊为冯晓琴撑起了另一片天,但是冯晓琴婚前隐瞒已生子,已不是女儿身的实情,有点可耻。为何这样讲?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0)

第一点,冯晓琴在有两口之家之前,为拿下顾磊,迷惑顾磊,色诱顾磊,顾磊30多岁大龄男,对于如此有情调的女人,默默地喜欢。从侧面分析,冯晓琴这种见男人无数,既然不喜欢顾磊,拿定主意要和这样软弱无能的男人有夫妻之实,目的明确。

第二点:生活所迫,嫁给有上海户口的忠厚男,是必然走势。没特别的优势,不使劲往上爬,只有后悔的料。从这里,我们看到冯晓琴不说“羞耻往事”,并不是多伟大的事,全是要遮住那段肮脏的事迹。冯晓琴这么做,按照顾清俞曾经的说辞,拿顾磊当作成功殿堂的工具,利用完了毫无价值。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1)

看剧时,我想到了两种情形,大年和小老虎前后出生只差几年,冯家爸妈替女儿消除后顾之忧,让女儿全心全意在婆家守孝道,正是骨子里那份传统思想的影响。女儿早年不学好,可以替她分担。有本事立足社会,在世道混出一片天时,该为生的儿子尽责任。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2)

冯晓琴饱受着灵魂惩罚,一面是上海家中的儿子,小老虎很听话,乖巧上进,知道妈妈的苦。一面是老家那个不成器,处处跟她对着干的“弟弟”。这个弟弟身份很特殊,她很感激父母这么些年的养育,只是冯大年太没追求心。《心居》原著有这么一段话描写读中学,不思进取的冯大年:

“去年跟着镇上的几个流氓偷窑厂的旧机器,当废铜烂卖,被人捉住打得半死”

2 早年丑闻形成不好结果,懊悔,揭开不堪

冯晓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闭口不谈的家事。因为一旦摊开,对她和顾家人而讲,都不是一件好事。小老虎如果知道,自己的舅舅是妈妈15岁生下的哥哥,心底会受到排斥。正在青春期发育,务必要守口如瓶。她在心底默默发誓,纵使以后发展到哪种地步,这个孩子的亲妈是谁不要让他知道。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3)

和展翔风风火火地开养老院后,冯晓琴收到冯大年的提示,他要来上海找工作。软塌塌的性格,长相凶狠却不爱卖力,失职的冯晓琴意识到一个问题:子不教母之过,生而不管也是一大罪过。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4)

冯大年不喜欢读书,没干大事的野心。在顾家住下来,冯晓琴安排他学厨师,心里很抖豁,怕学不好。冯晓琴要断掉大年以往不切实际的想法,又是一番严加教育。她这么说:

你别学你姐夫,硬气一点,要做就好好做,拿出点骨气来,他好歹是上海人,娶了我这外来妹作老婆,再不济有底子,你呢,你有什么,将来找个非洲老婆全家一起捡垃圾吗?

初来上海,冯大年随即意识到两个问题,姐姐报的班,为他谋得后路统一解释为给他的以后做筹划。摆正心态,调整糟糕情绪,才是迈向成功的驳岸。谋生是一个男人立足脚下的必备方案。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5)

《心居》原著提及冯大年定居上海前,打包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行李,尤其珍爱制手办的工具,在老一辈的见识里,算不上正经事业。冯大年坚定来上海的念头,一是他业余发掘了手办的思路,一半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二是做手办有了固定的圈子,朋友推荐他为上海一家手办门店揽生意。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6)

过去的冯大年,是顾清俞心中过不去的坎,这个男孩的存在,象征着冯晓琴对顾家的背叛。冯晓琴被狠狠拿捏,不贞洁,不守妇道,婚前曾产子这是清俞的心病。

3 真面目,对大年永远的愧意

母子之间,没隔夜仇。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时间的决堤早将仇恨化为爱

或许从冯大年在上海拼命想留下来,那一刻冯晓琴的心融化了。他学烹饪,帮”不晚“养老院的叔叔阿姨做事,干活,当学徒工,适应大城市的生活,那时已经不再是那个无所事事的男孩。冯晓琴为大年的转变欣慰,大年的成熟稳重让她一夜间觉得功夫花对了,这孩子有救。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7)

把大年拉到正轨,让家中的老父母少一点忧虑,《心居》原著的冯晓琴相当安心,曾经那个什么都不干,不爱干活,光想着捞好处吃白饭的儿子能踏出荆刺。但她仍旧在另一件事误会大年,大年当面翻脸,觉得他受了冤屈。

顾清俞送顾士宏的小金龟丢了,一怒之下,冯晓琴想到大年很有可能当了一些钱。到上海生活一段时间的大年,行径让人怀疑。打王者的钱,给小老虎买的新款三叶草球鞋,吃的牛排花销大,定脱不了干系。《心居》这一细节,母子二人的争吵戳开最后的恩怨,冯晓琴认为大年骨子里的坏,仍旧没改。大年背地默默做好事,帮姐姐分忧,被当面误会。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8)

有能力养活自己,取悦外甥的大年,感觉委屈极了。当我读到《心居》这本书后半部分,为冯晓琴的愚蠢,指责而愤慨,她没参与过大年的成长,没关心过大年,唯一尽责的是帮大年在异地扎根报了该学的培训班。说真的,冯晓琴这类母亲,一生都在偿还对大年的母子债。她知道,自己在这段关系里一辈子只能以姐弟相称,盼着弟弟变好,有出息,闯出一片辉煌的天地,她早早辍学,弟弟虽对学习没兴趣,别的方面千万要抓紧,耽误了悔之莫及。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19)

4 辩解和怒吼

人间自有真情,事实胜于一切。一个家和睦的起点,所有话放在台面说才有还清白的时机。

迫于形势,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人生中,最有劲的是把一言难尽的经历云淡风轻地讲出,没什么可感慨,重要的一点,学会做人,讲真话,透真理。冯大年在关键时刻一字一句地道出那些钱的来历,手机里收款项目,偷偷摸摸做得事就这么被公布在谈论会。冯晓琴先是吃惊,问道:什么时候开始做得,冯大年笑呵呵地讲了:前年,上门有催单,根据快慢,单个人物收价迥乎不同,偷摸做事做出成绩,不经意间成全家人的热议点。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20)

冯大年抱有怨恨的意见,通过手办赚得额外收益理论上来说是家门之幸。冯晓琴以前觉得这个儿子高不成低不足,样样不行,养不活自己,更不用说学一门技术生存。手办这门工艺活出炉,冯大年的慧根被表扬,他的心略微有点不舒服。对冯晓琴说:

姐,你为什么不怀疑自己的儿子?你就知道欺负我,你儿子是上海人,姐你现在也是上海人,瞧不起我们外地人。

大年的辩解与发问,令冯晓琴陷入自身谴责,同样是儿子,不公平对待确实不够地道。小老虎和大年联手开网店的事情坦诚公开,当事人详细叙述了过程,这一场维护之战,顾清俞看出了冯晓琴的难言之隐。她问她:

你心里更偏向哪个儿子?

对于冯晓琴的答案,原著这样解析一样的藤,养在两处土壤,气候不同,一应服侍也不同。两个女人最后和解,她们笑谈教育观,生存法则,对后代教育的策略,顾家的战争结束。

心居冯晓琴追求者条件好吗(冯晓琴饱受灵魂惩罚)(21)

5 总结

软化悲伤最好的方式,自愈。告别难受最恰当的手段,释怀。

理解,并为奋斗的方向努力,才有希望过上更美满的生活。《心居》原著顾清俞和施源做回朋友,二人像知己一样回首曾经的点滴。有时,成年人的分开是默不作声,生命的尽头充斥着遗憾的篇章。再者说,冯晓琴和两个儿子的关系,这本书结尾并没有完整的说明。我想,原著作者想以此为戒,给那些想依赖自己改变轨迹的女人,一个警示:过多的偏见和鄙夷,会让一段亲密陪伴情感疏远,走进,才有长久陪同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