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与《绣春刀》有点类似,都是权力玩弄小人物的范本。看似是小人物的破局,实际上却是权力的肆无忌惮,以及背景处一个时代的失控。

这些年,特别关注失控这个事情,可能是历史看多了,总觉得荒诞和悲凉。

当权力凌驾于生命,凌驾于规律的时候,往往就是全面失控的时候,就是正邪最势不两立的时候,之后便是生灵涂炭。那个时候,你才能真正明白,权力是如何滋长人性之恶的,那是万劫不赎。

《满江红》,说白了,是用好看的密室逃生游戏作为迎合大众的饵,底子里仍然是一股子苍凉。只是苍凉何来,这是需要静下心来,一笔一笔算的。

其中一笔是规则,另一笔就是失控的权力。

满江红的负面舆情(满江红游戏规则)(1)

01

小人物永远在游戏规则里奔命。

历史的滚滚,不过是无数游戏规则的更迭。游戏规则越背离人性,背离众生,那么,这个规则就越短命。也即越自私,死得越快。

《孙子兵法》云,“围城必阙”,围城必得留一个缺口,让里面的人去逃生,要不然,里面的人就会殊死奋战,你会损失很大。但是,要是留一个逃生的口子,那么,里面的人就会想着逃命,不会跟你死战。意思是要给人希望,有希望才能持久的控制住人。

《孙子兵法》的这种游戏规则,深究起来,其实是会毛骨悚然的。

而《满江红》秦桧给出的游戏规则,明显是个死局。也正是这个死局,让深陷其中的小人物们,不断变化策略,以求成功。也因此,这个死局里面,小人物要破局,就只有一个办法:

看清规则的命门,然后,以此为利器,蚕食规则制定者的爪牙,或者兼并规则制定者的爪牙,最终直捣黄龙,破局。阵仗更大点的,就是取而代之,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概率不大,但代价惨重。

满江红的负面舆情(满江红游戏规则)(2)

02

历史的真相,一定藏在失控的权力中。

《满江红》,不管怎样,一定叫座,一是演员阵容太强了,就是张译演坏人,太出戏了,二是老谋子的号召力,三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那个时代。

叫座之余,果然也不负众望,《满江红》陷入了各种历史争论,有些甚至是诡辩。

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历史又是由权力者书写的,因此,我们所知道的历史,说到底,也不过是人家希望让我们看到的样子。

但是,有两点还是可以说说的:

第一、关于赵构。

这个人,从许多资料来看,就是个流氓,经常以虐待侍女为乐,声名狼藉。对于皇室文化水平很高的宋朝,赵构智力水平不错。这样一个帝王,是不是会允许岳飞这样厉害的武将继续厉害下去是个问题。

网上有说岳飞是军阀,当然该杀!这真是愚昧。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脱不了一个特殊性与普遍性的问题。如果认为岳飞是藩镇,要拥兵自重,威胁皇权,那么,这个视角应该就是赵构的视角。

“攘外必先安内”,这也不是近现代的创举。

所有的权力,都是排他的。赵构对于岳飞,大概就是这种恐慌吧。

第二、关于秦桧。

那个时候,有主战、主和、主降三派。那么,秦桧就是主降派的代理。秦桧为什么能成为那个权力巨大,代理主降的丞相?那一定是赵构授权的吧。

所以,我们说秦桧只是代理,真正的幕后BOSS是赵构。也就是说,秦桧就是赵构的舔狗,是彻彻底底的奴才。奴才只要给好处就行,是没有多少家国春秋的。权力到达这样一个人手上,一定会失控。因为,他只在意主子爽不爽,而不在意这个失控会不会带来什么后果。

从这两点讲,《满江红》的苍凉感就出来了。

权力的失控,实际上是人性的失控。

满江红的负面舆情(满江红游戏规则)(3)

03

《满江红》,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只是借用了一点历史的情绪。因为距离感,也就没有定论,没有实证,只有情绪,因此,《满江红》实际上是对大部分人的固有认知,进行了一次情绪宣泄。

因此,不妨就把它当个故事听,该笑就笑,该哭就哭,该悲壮就悲壮,该苍凉就苍凉,这也不失为一次自我情绪的自渡。

毕竟,真实的历史里,谁都是局中人,都只看到了自己视线范围里的正邪和荣辱。

你跑过去说:“岳飞,你就做个军阀,做一次赵匡胤吧,那么,历史就不会那么屈辱了。”但是,那个时候的岳飞,只知精忠报国,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成为国的代言人。你说呢?

这就是为什么皇权的不断巩固,一定是与意识心态的殖民是同步的。

但是,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一切的历史都只是偶然,一切的权力,只要掺杂了一个“我”字,就一定会面目狰狞,肃杀而冷酷,甚至荒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