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薄凉的时代,这是一个互相骂娘的时代?

2020年的春季,室外春暖花开,我却无法面对大海,全程反而都在室内度过,直到当年的五六月份。

原本,我以为自己经历过2002年到2003年的神奇的“果子狸”,已经看淡了道路随处被遮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要不了多久,一切都会成为过往云烟。

没想到,过度乐观也是一种错;三年过去了,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还没有消散,普通人的生活渐渐走入“归园田居”的意境里,冷暖自知。

2022年的寒冬已经展开,温度计上的水银柱已经退到零下。我所在的小区阒无人声,更无人影,只有偶尔经过的寒风摇动一下树梢,树梢上可能还有破碎纠缠的一次性塑料袋,在随风招摇。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

滚滚红尘神奇地再度定格,万籁俱寂。从一缕阳光出现在地平线,再到暖融融的金色笼罩整个楼宇,然后到万家灯火点亮,时空仿佛已经静止。

我的楼上有一家人并不讲公德,平时的动静一直都很大——可能这家人把这里当成了某个手工作坊?反倒是这么几天,楼上的吵闹声也没有了;就连我轻轻挪动一下桌椅,似乎都有一种打破了平衡的失序感排空袭来。——于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这种空寂和隐遁的生活状态: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什么地方才是家?有孩子的地方才是家——我并不排斥丁克一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这样。

这个时候,未成年人的网课突兀地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孩子需要在网课里学习、老师需要在网课上指导、学校BOSS需要在网课里凸显,学生家长更是想在网课里展示擒龙伏虎手——一场网课,芸芸众生在里面浮浮沉沉地挣扎,七嘴八舌地聒噪。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正踏上希望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要我说,这是一个薄凉的时代,这是一个互相骂娘的时代;这是一个口口声声“尊重知识”的时代,这是一个不顾形象,互相撕咬的时代。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2)

现实万象,投射到教育里会有几分?

在这个由火柴匣子堆叠起来的现实里,在以利益为第一诉求且所有人都不以为耻的现实里,生活的停摆并不意味着冲突不会发生。

在某个地方的居委会,四名工作人员交换的工作意见是——“找个黑地儿,关他三天”、“把他的行为往某某某某行为上靠靠”、“他的软肋是他的孩子”、“看看哪个帽子适合他”。

毫无疑问,“他的软肋是他的孩子”,这一句话击碎了所有人的生活信心的铠甲,击碎了人们的道德底线。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3)

又在某个地方,一名廖姓BOSS和三名临聘人员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家门。

落座之后,其中三人围成一圈,遮断战场的视线和可能而至的增援。随后,廖姓“大帅”就开始抽男主人的嘴巴子——很有一派周星驰电影《功夫》里那帮人的气势:一旦出行,乌云盖顶。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4)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5)

这件事,让人愤怒的点还不在这里,在于——这些人在进行拳脚输出的时候,男主人的两岁小女儿想去帮助爸爸,反被吓得哭出声来,下意识地要逃离可怕之地。

我在这两件事情里的态度非常明确:真相不明之际,如果没有“他的软肋是他的孩子”、如果没有“登门打人”,我并不选边站队。

事情刚刚出笼的时候,我就码过一篇文字,说明了这个观点:可能涉事的另一方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注意,我没有污名化哪一方!)。事实证明,我的猜测不假:事发原因也并不完全如被侮辱一方叙述的那样——还是提请各位注意:千万别搞错了,我绝不站在执剑者一方!

在这两件事里,孩子是一个重要元素,他们在每个人的心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位置;为了孩子,很多人可以站在一起,形成一条稳固的阵线。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6)

这种想法,根植于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根植于人们的多余精力无处发散的今天;叠加上网课时代的到来,学生家长群体特别容易携带着这么一种情绪,参与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并且影响到整个教育效果。

你为什么不相信?你不是总说:学校小社会,社会大学校吗?未成年人的父母在现实里的遭际,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心态,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因素中的一个变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7)

学生家长——网课中的撕扯一极

学生家长群体基本可以用2000年为划分标准,分割为两种状态。

2000年之前的学生家长们忙于吃饱穿暖的基本生计,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基本生存条件担忧。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真的不具备什么教育背景。客观上,他们无力主导教育;主观上,他们无暇主导教育。

他们更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到了学校,好好学!一切行动,都要听老师的!如果调皮捣蛋,小心打折你的腿!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8)

2000年之后的学生家长群体,九成以上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某种程度上,他们或者受益于急速演进的城市化,受益于房地产经济的蓬勃发展,他们自以为自己已经登上了紫禁之巅,过上了前无古人的奢侈生活,拥有不次于马云、马化腾之流的财富影响力,他们的自我认知产生了质的改变——不再崇敬老师这个群体!

不要说男人心易变,所有人的心都易变;一旦有了这么一种想法,他们会得寸进尺地去寻找教师群体的问题。

他们以为自己的加入是教育之光,事实上,父子骑驴式的、学生家长越过底线参与的教育,反而让教育列车趋向失控——掌控教育主导权的老师,不得不放开对教育列车的方向盘,看着它在情绪驱动下冲上巅峰,再迅速向着悬崖底部坠落。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9)

网课事实是线下教育的一种延伸。线下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家长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态度,网课上的态度可能会加倍放大——在网课面前,学生家长能够认清自己和自己孩子的平庸,那只是教师群体的一厢情愿。

比如,这么一则学生家长怒怼教师的短视频火爆网络,赢得数以十万计的点赞和留言、评论——一名五大三粗的学生家长接到教师的电话,对着话筒一直在咆哮:“我把孩子叫到学校,就是让你们替我教育的!你没有教育好,跟我们反映,有什么用?我来教育?我来教育的话,要你们老师干什么?!你来给我们家赚钱,你来替我养孩子?!”

我想,你应该看过这么一则短视频吧?毕竟,它的流传范围之广,超乎想象。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0)

这则视频理性吗?真的理性吗?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罢了!因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乌合之众的组合,在智商为零的情况下,群起声讨教师群体!

谁搞清楚了事实真相?不从事教育的人,绝对无法想象,未成年人的恶能够达到什么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在这里,我们就暂时不谈未成年人的恶,不谈在这方面需要学生家长参与,我们只来谈谈学习!

单就学习而论,不要说未成年人,就是对成年人来说,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谁天生就喜欢学习?来,你来告诉我!

所谓“学习让我快乐”,那不过是“学霸”通过“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走到万人敬仰的境地之后,后天生出的一种功成名就的感受,哪里就先天地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基因里了?

上面提到的那一则视频里面,即便抛开这名学生家长孩子可能出现的品德问题,有没有可能是:这名孩子的学习态度出了问题的确需要学生家长参与矫正呢?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1)

这些学生家长给人的感觉是,他在采用“养猪式育儿”,或者是“养蟑螂式育儿”的方法:我只管生生不息地生,只管吃饱穿暖,其它的事儿都交给老师了——这哪里是交给老师,这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放任孩子为恶”找借口啊!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2)

学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一任老师呢?故去了?

退一万步讲,这种学生家长的态度可取吗?他的咆哮距离辱骂教师,还有多远?

如果这种情况倒退三十年,这种学生家长的孩子绝对难以在校园里存在,早就被开除回家了——某种程度上,你认为“以前的教师好”,也有这一层原因。

网课时代、公共卫生时代,能够外出是一种特权,他们的身份往往让人艳羡。大多数情况下,一些学生家长会失去经济来源,教师原本微薄的工资,此时也可能让人们感觉到酸溜溜:教师这个群体,不上班就把钱挣了?!——有一部分学生家长会这么说的,您别不相信,一如当年人们聒噪着:教师在寒暑假期间,为什么要发工资?

在这种酸溜溜的心理支配下,他们会在网课期间,试图找出教师们各种各样的错误,并以此为乐。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3)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反正我经常刷自媒体,总能在其中刷到不少学生家长的吐槽网课教师的微头条——某某老师这里的授课知识点错了、那里的授课知识点错了、这里的作业改错了、那里的作业改错了、这个教学形式不好、那个教学形式不好……。他们能找出教师的一万处错误,甚至包括老师的手机像素不佳、画面没有及时切换等等等等。(我已经懒得去截图了,您可以自行搜索)

如果你看过我的文字,一定会知道:我的同行和学生家长两方,我不会一直站在某一边!可在这个时候,我站在教师一边!

第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能不在微小的地方犯错????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4)

更何况,我觉得:以百分之九十学生家长的认知水平,他们能够发现老师的错误,只能证明:老师马虎了!或者说,老师就不稀得去仔细看一些应该由学生本尊来认真完成的、极为简单的知识点!

这有什么问题吗?在我看来,没有什么问题!

比如我,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80人左右,我还有自己的生活需要忙碌,我的工资也只够买一台手机;我没时间、也不想在手机上,一点点去扒拉那些拍摄水准参差不一的作业图片!

更何况,从一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来看,完全走的是肾,根本没有走心,我还真不乐意去细看,怎么了?!

其实,假若这些学生家长发现了错误,他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单独告知自己的孩子就好,不应该把老师拉出来示众,把这个错误化成一柄利剑放在老师们的脖子上!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5)

第二、再退一万步讲,教师在这里非常非常不合格;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你想过吗?

我给出自己的答案——问题在于“凌霄”!他们当初为什么没有把好准入关?!

如果他们把好了关,通过准入制度进到教师队伍里的老师,至少在课本知识方面,不存在可以让学生家长质疑的地方!

用事实说话

说了这么多,意思只有一个:在网课期间,学生家长们有充足的时间,希望他们搞清楚“谁是学生”,不要转移怒火,不要把心思放在“对老师挑刺儿”上,而是多放在“不能被自己约束”孩子身上!

否则,就会出现如下事例——

河南某地,一名老师在上网课期间,屡次遭遇未成年人在直播间里辱骂——“骂得非常难听”。气愤之下,他的丈夫甚至一度关掉电脑,终止了网课。

这种状况一直在持续,从来没有改变。

最终,10月底、11月初那一次网课,她没有挺住,倒在了网课里,再也没有醒来。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6)

刚开始,她的骤然下线没有引起任何人关注;直到两天后,冰冷的她才被人发现。

这件事情最后被定义为“网课爆破”,我觉得有点转移视线的意思:淡化了参与者的“未成年人”背景,没有去谈“这些未成年人,怎么就能精准找到正在直播的网课,谁在其中牵线搭桥”的关键问题。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7)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8)

还有这样的事情——

河北衡水,一个公认的“教风浓,学风正”的地方。

11月23日,当地一名学生在网课期间迟到,被老师批评了几句。他的妈妈立刻还以颜色,在班级微信群中,多次对老师进行“擒贼先擒王,骂人先骂娘”的语言输出。

相关文字没有说明当时班级群中的其它家长如何反应,我猜测:大部分人都会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还好,在“叔叔”的威慑下,这名学生家长道了歉(视频中,学生家长略带微笑)、关了小屋,也拿出了500块钱。但是,这样的事情还会出现吗?很难说!

因为很多学生家长戴着有色镜片看待老师,而且,镜片的颜色一直在加深,从来没有减淡!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19)

补白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无论局外人如何叫嚣,走过二十四年教学风尘,我始终坚信:我的认识,一定会比局外人要深刻一点点

当然,我也一直在说:我并不会一直站在同行一边,或者一直站在学生家长一边——这个世界很复杂的!

所以,大家恨不恨我,我都不在意——缘来,我们相逢一场;缘去,我们各奔东西。

不过,各位的留言,我都会注意看过;只是因为时间所限、条件所限,我真的无法一一回复——几百条,每一条回复几十个字,也有五六千字了呀!

网课中学生沉迷网课(学生家长的滤镜戴得竟然更加理直气壮)(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