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要)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能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实践论原文解读(实践论精解第二十四章)(1)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抓住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实践论原文解读(实践论精解第二十四章)(2)

(如上所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上面虽然说明过了,但认识的运动,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前文中我们曾经引用列宁的指示:“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是由感觉到思维,由思维到实践。依照这一指示,可以知道,认识的总过程,包括由感觉到思维的过程和由思维到实践的过程。

上面所展开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只说到问题的一半,并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至于十分重要的那一半,则是由思维到实践的过程。因为认识是从实践发生的,人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发生了问题,就要认识那困难,解决那问题,于是就形成了理论(即论理的认识)。然后依据所得的理论,组织实践,指导实践,实践就可以继续发展下去。如果得到了理论而不去组织实践,指导实践,则实践势必停顿了。

所以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便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实践论原文解读(实践论精解第二十四章)(3)

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理论与实践,具有有机的不可分离的联系,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因素,由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理论,能够组织实践,指导实践。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最重要的。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对于革命的重要性,由这一句话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斯大林发展了这一句话的真理,他说:“理论如果是在和革命实践密切联系中形成的,那么它就能成为工人运动的极伟大的力量;因为理论,而且只有理论,才能使运动具有信心,使它有确定方针的能力,使它能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因为理论,而且只有理论,才能使实践不仅了解各阶级在目前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而且了解这些阶级在最近的将来会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论列宁主义基础》)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而流血奋斗,其英勇事迹是可歌可泣的,但他们不能摸索出救国救民的革命理论。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伟人才在领导人民革命的斗争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综合百多年来中国革命的经验,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

实践论原文解读(实践论精解第二十四章)(4)

伟人本人非常重视革命的理论。伟人思想——中国革命理论的创造,是一件极其伟大而又非常艰巨的劳作。毛主席对于无产阶级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具有百折不挠、移山填海的无限忠心。他对于历史、社会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对于领导革命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他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作精确的科学的分析;他善于集中群众的经验、意志和思想,又应用到群众中去。

因此,他能依据历史进程中每个特殊时期和中国具体的经济、政治环境及条件,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作独立的光辉的补充和发挥,并用中国人民通俗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适合于新的历史环境和中国的特殊条件,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群众与全体劳动人民群众战斗的思想武器。

实践论原文解读(实践论精解第二十四章)(5)

中国民族,由于有了伟人思想,不但是能够战斗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有近代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民族了。伟人不但自己重视革命理论的创造,还经常劝告党员重视理论,学习理论。他说:“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特殊地说,干部应当着重地研究这些,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在革命建设的过程中,一切党与非党的干部,一切工作者,都要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特别是要依据伟人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整顿党的作风》)

实践论原文解读(实践论精解第二十四章)(6)

1921年7月,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油画)。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

然而理论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或因为它好看,而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伟人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能够指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取得胜利,使中国能够得到独立、民主、和平与统一,并将由社会主义的阶段而走向于共产主义的美好的将来。

所以重视理论,学习理论,必须采取“有的放矢”的态度。仿照伟人的话来说,“的”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伟人思想。我们所以寻找这根“矢”,就是要射中中国革命与建设之“的”

实践论原文解读(实践论精解第二十四章)(7)

如果真能运用伟人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正确的理论之后,而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正像一个人得到了真箭,却“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这样的人就是古董鉴赏家,几乎和革命不发生关系。”

空有革命的理论而不应用到革命的实践中,那种理论就没有什么意义。理论是解答实践中所提起的问题的,解答了问题的理论,必须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使实践继续发展。所以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必须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