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曝“河南沁阳一中为实现升学率目标与部分学生签订保证书,将把模拟考试不过二本线的学生劝退”一事,4月10日,该校副校长朱和平向澎湃新闻表示,“保证书”针对的仅是高一年级暂未上二本线的少部分学生,而且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手段,校方没有签字,更没有盖章,不会有学生因此被劝退。他表示学校有不妥之处,但强调初衷“真是为了学生”。

高中被劝退还能上别的学校吗(不过二本线被劝退)(1)

为了实现这样的升学目标,有的学校是狠抓应试教学,还有的则在学生身上做文章,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对成绩靠后的学生做技术处理。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由学校出面动员成绩靠后的学生选择高职单招,因为在高考升学时,可以把这部分学生排除在外,由此提高升学率。这把高职多元选择,变为“差生”的选择,学校本来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高职单招,可却用带有强制的方式,安排成绩差的学生去报考,这给学生错误的教育观教育(令学生更进一步加深高职低人一等的认识),与我国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战略背道而驰。学校在这样做时,也会强调这是“为学生好”。再就是,有的示范性高中、重点高中,会在地方政府的安排下,和另一所普通高中,建立“转学”关系,成绩不好的学生会被要求转到这所学校,届时高考升学时,这部分学生就不算在重点高中,由此提高重点高中的一本率。

据报道,网帖曝出的保证书显示,学校要求学生“本人分数保证在一本线以下50分以上(或年级名次进步50名以上),如连续2次不能达到此分数底线,但超过本科划线,自愿转入沁阳市覃怀中学学习;如低于本科划线,愿意接受学校做出的劝退处理。”对于学生转入另一所中学,学校并没有否认,只是否认了劝退处理。而要求成绩不好的同学转到另一所学校,也是地方打造一所升学名校的普遍做法。

高中被劝退还能上别的学校吗(不过二本线被劝退)(2)

这样的升学名校有意义吗?对于当地的学生来说,其实并无多大实质意义,因为是把所有能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聚集在一校,打造当地的“超级中学”,这是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反而影响更多学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破坏当地教育生态。但是,地方政府部门和学校却认为打造这样的“升学名校”是为学生好,以光鲜的升学率,来突出办学成就。

从2014年开始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已经做出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的决定,我国已有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多省取消一本、二本,这一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大学平等竞争,以及引导基础教育办学,摆脱对一本率、二本率的功利追求。在一改革背景下,学校确定的办学目标,还是一本上线多少,这是升学政绩观在作祟。如果真为学生好,就应该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给他们适合的教育,引导他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做出适合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而不能再要求他们去实现单一的升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