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关系,我们出行需要健康码才可以,那古代人经过各个关卡需要什么东西呢?

在说这个通行证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关口。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1)

01关津制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关津制度。关的繁体字是“關”,根据《说文解字》,可以很形象化看到,外面一个门,里面两个丝,其实是两个人拿着木棍来守着门口,也就是“以木横持门户也”。

所以关者,有关口、关卡,基本上都是一些要塞的地方去守着。而刚才说到的关津,津是三点水,与水有关的,就是在水路的关卡。

所以在《资治通鉴》里讲:关,往来必由之要处;而津,济渡必由之要处。即是水路上必须经过的重要地方。

这些关津制度,在战时就负责守卫边境。而关口除了在边境设有之外,在不同省份或大城市之间也会设置,用于控制人口流动。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2)

甚至在一个国家之内,如果有人犯法,希望逃离一地,国家内设有不同关卡的话,就可以扼守。除了战争之外,在和平时期,这些关卡亦会以关市制度出现,即商品贸易征税的一些关卡。

今天,我们国与国之间旅行要用护照,其实护照这个词,是到了近代1845年才在中文里出现。那古代人怎么去旅行或者去外地呢?

02古人“护照”

早在战国时期,当时的通行证叫做“節”,这个字一看就是与竹子有关。远古时期,把竹子砍开两半作为信物,这个就是“節”的起源。

周礼中说到,西周时期,门关用符節,货贿用玺節。货物的交易,都需要用到这些通行证,无節的话,就不能到达其他地方。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3)

節是用竹子来做的,但竹子的耐用度比较差,所以到了战国时代,这些節就变成了用当时最常用的金属一一青铜来制作,也就是说,当时的护照是用青铜做的。

到了汉代,通行证就改了,名字叫做“传”。如同现代人一样,离开家乡通常都是两类事情,第一就是公务,第二就是私事。

所以当时的“传”,也就分成了两种。“传”一般是用木片来制作,上面会刻有你的名字、出发日期、颁发的官员以及你出行的目的。

公事方面,古代没有像现在视察这么多,一般是采购物资或者押送犯人等等。当时手拿着公事这个“传”,甚至可以随时征用当地的马匹。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4)

至于私人活动,“传”除了记录要去哪里之外,因为当时不能拍照,为了加强防伪,会在“传”上面记录这个人的特征,比如年龄、身高、肤色等。

相对于现代的指模、瞳孔等,当然就更容易冒充了。到了东汉时期,“传”又改了名称,称为“过所”。过所和传,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不过相对而言简化了。

原因当然是与当时的时局有关,因为从西汉至东汉,社会局势都是比较乱。

03”护照“简化

到了魏晋南北朝,孝文帝初期面对过一场饥荒,他们原本的首都在平城,平城发生饥荒之后,孝文帝唯有批准首都的居民离开首都,入关内去寻觅食物。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5)

但因为碍于人口迁移的通关制度,所以当时孝文帝专门加聘人手,协助办理过所,花了4天才帮助这些灾民完成所有过所的申请。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为什么要设这么多关口?当时不是已经有户籍制度来分辨不同地方的居民吗?这是因为当时的户籍制度,不像如今一般共享大数据。

户籍制度下,我这个省份有一份登记,但别的省份不一定有我这边的登记。而古代人基本上在一地生活,所以其实也用不到身份证。

所以本文所说的通行证,是一次性的,我要从一地到另一地,就需要这份证明。到了唐代,这个过所就变得更加现代化,首先不再是竹简,已经变成了纸质文书。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6)

这份过所,也变成了一式两份,一份在持有人手上,另一份则是由官府备案,每次的期限通常都是30天。里面亦详细描述所有资料,比如年龄,甚至你带了多少牲畜,或者是奴婢,都需要记录在案。

而且,唐代更加细致的地方是,如果你无过所的话,你是绝对不能离开你的常居地的。

04唐僧是非法出境的

在西游记中,唐僧每去一个国家,他都要出示唐太宗给予他的通关文牒,但实际上,唐僧是非法入境者。

他离开大唐是没有取得批准的,他是自己私下走的。《西游记》里面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就说他是由大唐派去西天取经的使者,但事实上这个是捏造的。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7)

由于他得到不同地方的一些僧侣协助,加上地方政府有一些私下放走了他,所以他是完全没有取得通行证就离开了大唐。

那他回来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根据唐朝律例,没有出关证明出关的,要被监禁两年。所以当唐僧回到大唐边境的时候,他就先上书唐太宗,希望可以获得赦免非法出境的罪行。

如果没有被赦免的话,除了他自己违法要被判刑外,当时放他出关的相关官员,都需要入狱两年。当然因为唐太宗是位明君,他也明白唐僧是为了去求佛法,所以最后都赦免了。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8)

05进一步演变

之后到了宋代,因为宋代海上贸易活动蓬勃,所以当时的通行证,就不单是人需要,当时叫做“公据”,无论是人还是货物,出外都需要公据。

到了明代,通行证又改为“引”,可以称为路引或文引,其实也大同小异。只是有一项新规定,只要离家100里,就需要申请,令人口流动性进一步降低。

因为明代算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国家,希望减少人口流动。

今天说的护照,是到了清末近代才出现的事物。而我们现代真正有出入境关口这个概念的,应该要追溯到1930年。

唐僧取经到现在的哪些国家(古人出关出境需要哪些凭证)(9)

当时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有很多租界。这些有租界或邻近边境的大城市,例如上海、广州、哈尔滨,都有一些正式的护照查验处,去查验外国人的护照,才让他们入境。

自此之后,中国才开始有现代化的护照和这些通关设施。本文关于中国历史上人口流动、过关的历史就说到这,如果你喜欢,欢迎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