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是我国市制长度单位,也称为“市尺”。 《大戴礼记·王言》中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在历代诗词中,“尺”也成为文人们写作抒情的常用词语,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么,一尺究竟有多长呢?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诗教部部长沈利斌作为现场评委老师,在《浙江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也为选手们讲解了这“一尺之谜”。
沈利斌,1982年7月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诗词创作教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诗教部部长。
《菩萨蛮·十四夜过南浔镇》
清·洪亮吉
高高下下游鳞绕,侵人不已侵巢鸟。
一碧作鱼天,空明不起烟。
东西楼似织,出水高千尺。
玉手尽垂空,长廊接断虹。
沈利斌:在“东西楼似织,出水高千尺”这句诗中,千尺比较接近300米。一尺有多高,这个问题在历代都不一样。例如我们现在认为一尺大约是33厘米。古人称“七尺男儿”,若是按现在的标准来看,“七尺男儿”的身高有将近2.3米。“七尺男儿”这个词的出处比较早,大约在战国时代。当时的“一尺”,大概在23厘米左右,所以七尺男儿的身高大约只有1.6米。
,